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40899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处年度工作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诲处年度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1、加强老师学习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老师的思想观念,稳步进步老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程度。2、建立健全老师业务档案。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课题管理工作。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视导工作。5、加强教诲处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二、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本年度学校的工作目的和要求,坚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进步办学效益和品位为目的,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研力度,进步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三、详细措施(一)、加强教学管理,标准教学常规1、着力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和养成教

2、育,抓好班主任队伍建立。上好晨会、班队、思品等课程,重视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教诲处加强随堂检查力度。3、不断鼓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4、进一步标准和强化教学常规工作、课堂教学。课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上下。老师在教学中应保持必要的激情,营造平等、和谐的气氛;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全面落实教学目的;板书标准工整,能提炼、概括知识要点及其逻辑关系,展示思维的过程;语言明晰

3、准确、精炼生动,逻辑性强,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优化课堂教学构造,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有复习导入、新知探究、过渡衔接、小结稳固、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与指导等根本流程,学生课堂练习能及时反应,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魅力的课堂。、作业布置及修改。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都应有为稳固学习效果而精心设计的根底性作业或理论性作业。这些作业应与课堂教学目的要求相一致,实在做到实效训练,杜绝重复低效的题海战术。每单元学习后应研究设计专题检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错题归类成集,不时翻

4、阅,使之一错不再错。老师批阅的作业与试卷,均要当作学生学习效果的反应材料来研究,特别是半对和错误的答案要研究为什么会错,如何改良教与学,不能仅以打分了之。学校检查作业要进展质量和效果评价,不能只重数量。、备课。老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平时授课要有超前1-3课时的教案,不得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备课工作要表达对课标、教材、教学目的、教法、学法、作业训练等内容的研究与反思,真正搞清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和“为什么”,撰写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市场上购置的现成教案可以参阅借鉴,但决不能照本宣科地搬进课堂。学校检查备课笔记不能只查有无和多少问题,要把重点放在评比备课质量上。、听课、评课。教诲处要加强随

5、堂听课的力度,对新上岗的老师听课次数更要增多,听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并检查备课情况和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5、重视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继续抓好“两操一课”。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二)、开展教研活动,进步师资程度1、继续加强第三轮老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组织老师认真自学,教诲处要予以指导,不断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2、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3、做好新老师的“传、帮、带”工作。学期初,教诲处为新老师安排指导老师,给予全面的指导。4、各课题组继续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要按原定方案进展研究、结题。本期将举办课题研究培训会。5、各教研组制订好工作方案,每期确定一到二个研究专题,由教研组长组织老师学习相关文章,并组织开展沙龙式教学研讨活动。6、发挥好“农远”设备和教学资的作用。本期开展镇级骨干老师和“农远”教学应用新星评选活动。7、开展“三学一研一读”活动。即: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教学方法,每位老师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书籍,写2万字语言文字标准的读书笔记。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