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40877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小丸)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朱少璇,冯金华,卢克伟,谢志宏关键词 氢溴酸右美沙芬 摘要:目标 考察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胶囊的稳定性。方法 进行光照试验、高温试验、高湿(室温)试验、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考察,用相同因子评价释放度的稳定性。结果 小丸的各项指标均在要求的范围内,释放度相同因子均较大。结论 所制备的控释小丸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胶囊;稳定性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ledrelease pellets of 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

2、de.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ppendix XIXC of China Pharmacopoeia (2021 edition,Part ) for stability test,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st,accelerated test conditions and control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ll the indices accorded with the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

3、at the controlledrelease pellets have a good stability.Key words: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 controlledrelease pellets; stability 氢溴酸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ydromide)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品,作用和可待因相同或较强,诊疗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不产生依靠性和耐受性1。该药一般片每日需口服34次,血药浓度波动较大,易引发口干、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为此,我们研制了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胶囊(规格:30 mg),以此来降低服药次

4、数,维持口服后血药浓度平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根据药典2021版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报道以下。 1 仪器和试药2RS4智能溶出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10A型),旋转沸腾床造粒机(GPCG1)流化床,BP110S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企业,d=0.1 mg),快速搅拌制粒机(上海信谊制药设备企业),SH 010 恒定湿热试验箱(上海试验仪器总厂),250D光照培养箱(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企业),电热培养箱(南通科学仪器厂),玻璃干燥器,聚酯瓶(广东佛山市有机制品厂)。氢溴酸右美沙芬(上海新亚制药企业,纯度为100.01%),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胶囊(自制,规格

5、30 mg),乙腈(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和结果2.1 色谱条件3色谱柱:YWGC18柱(25 cm4.6 mm);流动相:以含0.007 mol/L的多库酯钠和0.007 mol/L硝酸铵(NH4NO3)在乙腈水(体积比73)的混合物,用冰醋酸调pH值至3.4,作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理论板数按氢溴酸右美沙芬计算应不低于2 000,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5。含量测定时进样量20 L;释放度测定时进样量50 L。2.2 含量测定方法 参考文件3,4方法进行测定。2.3 释放度检验方法按药典2021年版附录释放度测定方法第二法,取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胶

6、囊,相当于氢溴酸右美沙芬30 mg。以水900 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 r/min,依法操作。分别于1、3、7 h定时取样5 mL。立刻经0.8 m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在30 s内完成,同时补充等量介质,取续滤液照“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用外标法计算介质中样品浓度,并求出不一样时间的释放度百分率。2.4 释放度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用相同因子法定量评价小丸稳定性试验前后的释放度改变。其基础方法为2:f2=50lg1+1/n n t=1Wt(Rt Tt) 20.5100f2相同因子;Rt原始样品时间累积释药百分率;Tt试验样品时间累积释药百分率;n释放度试验取样点数;本试验取1、3、

7、7,故n =3。Wt权重因子,因1、3、7为关键考察时间点,故确定W1=W7=0.33W3=0.34该方程为方差总和的对数转换形式。f2越大,表明两种制剂体外释放度越靠近。当f2=100时,体外释放度完全相同; f20 则表明体外释放度差异大。2.5 控释小丸的工艺制备2.5.1 空白微丸制备将淀粉(400 g),微晶纤维素(150 g),蔗糖粉(450 g)置高速搅拌制粒机中混合均匀,加入50%()乙醇溶液制成湿料,将湿料经挤出机筛板挤出,等状颗粒置滚圆机内滚圆。选择35目丸芯,备用。2.5.2 包衣微丸制备将空白蕊心置于旋转沸腾床造粒机(GPCG1)硫化床中,以底喷方法进行上药喷液包衣,将

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主药分散于醇溶液中作为上药内层包衣液,测含量,分别以乙基纤维素,Sureleas为外层包衣液,在连续搅拌下进行包衣。将上述包衣小丸在烘箱内干燥,检验合格后装入胶囊,包装,得产品。2.6 影响原因试验2.6.1 光照试验取一定量胶囊分别放置于表面皿中,置4 500 Lx光源下约25 cm处非包装放置,于0、5、10 d取样测定。结果见表1,3批胶囊各项指标在要求范围内,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亦在标准范围内。f2值亦较大,表明小丸经光照试验后稳定性良好。表1 光照试验样品测定结果(略)2.6.2 高温试验取一定量胶囊置于60 恒温箱中放置,于0、5、10 d取

9、样考察。结果见表2,3批胶囊各项指标在要求范围内,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亦在标准范围内。f2值亦较大,表明小丸经光照试验后稳定性良好。表2 加热试验样品测定结果(略)2.6.3 高湿(室温)试验取一定量胶囊置于恒温调湿箱25 ,92.5%(KNO3饱和溶液)中,于0、5、10 d取样考察。结果见表 3、4 ,3批胶囊在相对湿度92.5%时,平均增重16.9%远大于5%。引湿性试验表明,小丸吸湿后,胶囊变软,小丸体积稍增大。本品有一定的吸湿性。小丸在75%相对湿度下,平均增重2.1%,小于5%。3批胶囊各项指标均在要求范围内,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亦在标准范围内, f2值亦较大,

10、表明小丸在75%湿度(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说明本品应密封保留。表3 引湿性试验样品增重结果(略)表4 引湿性试验样品测定结果(略)2.6.4 加速试验样品按上市包装(聚酯瓶包装)密封于温度(402),湿度(755)%(NaCl饱和溶液)放置6个月,0,1,2,3,6月末取样测试。结果见表5,3批胶囊各项指标在要求范围内,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亦在标准范围内。f2值亦较大,初步表明小丸稳定性良好。表5 加速试验样品测定结果(略)2.6.5 室温留样长久考察试验条件和方法:温度(252),相对湿度(755)%(NaCl饱和溶液),样品按上市包装(聚酯瓶包装)密封放置24个月,于0,3,

11、6,9、12、18、24月末取样测定。结果见表6,3批胶囊各项指标在要求范围内,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亦在标准范围内。f2值亦较大,表明小丸室温放置使用期最少可达2年。表6 长久室温试验样品测定结果(略)3 讨 论3.1 FDA认为,当50f2100时,从生物等效性考虑可认为制剂含有相同的体外释放度。本试验稳定性试验中,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在标准范围内,释放度因子均较大,所以可认为小丸含有相同的体外释放度。另外,将小丸于各时间点的累积释药百分率对时间进行释药方程拟合,结果仍很好地符合零级释药,表明小丸仍保持控释特征。3.2 经过对所研制的控释小丸进行影响原因试验、6个月加速试验和2年留样观察,考察胶囊性状、颜色、含量释放度等,结果表明小丸的稳定性良好。所以认为本品辅料和工艺不影响原料的稳定性。本品的使用期可定为2年。参考文件:1郭磊.镇咳药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制剂、合成、生化分册,2021,21(1):9.2刘清飞,周莉玲.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的稳定性研究J.中成药,2021,26(5):349.3冯金华,谢志宏.HPLC法测定氢溴酸右美沙芬控释胶囊的释放度和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21,20(5):4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