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407802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祖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 目 录一、教学基本状况1学情分析22岗位分析23教材分析2、教学资源环境、教学目的与重难点二、教学设计理念设计理念32.教学流程三、教学过程3任务引入3任务尝试3知识准备4任务回归5任务评价5四、教学后记51.多元评价2.教学效果6.教学创新头腔共鸣在歌曲祝愿祖国中的解说与运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们好!我是*选手我的参赛作品是:头腔共鸣在歌曲祝愿祖国中的解说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教学基本状况、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流程 、教学后记四个方面进行报告。一、教学基本状况1学情分析本课针对于中职文化艺术类音乐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1音乐班学生设计,她们具有乐谱视唱、钢琴演奏以及演唱中声区声

2、乐作品的能力,但在演唱高音时缺少科学的发声措施,特别是头腔共鸣的发声措施。同步她们还具有微时代的一切特性,热衷手机、Q、微信,有问题问百度,不喜欢理论知识。2岗位分析 她们此后的就业方向是各类艺术团队、演艺公司从事声乐表演、声乐培训等工作,工作岗位规定需要她们具有精湛的声乐演唱技能。教材分析 根据学情、职业岗位以及十二五规划对教材的规定,我选用国规教材群众文化艺术专业用书声乐一书作为教材,依托该书中第七单元第二节头腔共鸣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歌曲祝愿祖国的演唱与训练。前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歌唱中的呼吸、咬字等演唱技能,本课是继呼吸和咬字之后的又一重大技能,属于专业技能课。4、教学资源环境在教

3、学中,充足发挥我校教学平台和教学检控系统的作用,以动画、微课、声谱分析软件、Q群视频、全民K歌软件、极品钢琴AP等信息化手段。5、教学目的与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的及重难点l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知晓头腔共鸣的发声原理能力目的:初步掌握头腔共鸣的演唱措施,完整的演唱歌曲祝愿祖国情感目的:通过歌曲演唱体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祝愿。l 教学重点:知晓头腔共鸣的发声原理及措施。l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B乐段以及结束句时声音高位置的保持。二、教学设计理念1.设计理念为了把抽象的发声原理变得清晰明了,同步实现声乐大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监测,信息化教学技术就成为本课教学的必要选择。运用任务驱动法

4、、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学生借助于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伙法,措施充足运用网络教学平台,3D动画,声谱分析软件,Q群视频等多种信息化资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完毕教学目的。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2学时完毕,强调声乐的学习是在分析模仿、练习体会、应用掌握中最后实现情感的升华。三、教学过程l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任务:学习本节课微课视频,电子教材,熟知上课流程任务:极品钢琴APP练唱歌曲,达到音准、节奏精确的限度任务3:全民K歌软件录制音频上传到班级群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接受任务,学习微课并运用极品钢琴APP和手机录音软件,完毕课前学习

5、。教师根据网络教学平台上任务的完毕状况,监听学生上传的音频文献并进行诊断性评价,及时调节教学方略。l 课中实行:任务引入学生观看校团委发来的告知视频,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发布演唱祝愿祖国的任务。引入本节课的演唱任务。任务尝试学生接受任务运用分组演唱的方式进行任务的实践,教师通过学生的演唱,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教师进行现场演唱。学生对比教师示范找出问题:1、自己的声音比较散,没有穿透性2、高音的演唱比较比较吃力3、感情不够充沛教师进一步深化问题,运用Foobar声谱分析软件将课前学生演唱声谱和教师演唱声谱对比分析,指出问题的本源头腔共鸣的缺失,引出本课的课题及教学重点。知

6、识准备1、原理认知教师:呈现歌唱家演唱高音时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表情上的共同点。学生:通过观测图片,讨论歌唱家演唱高音时的特性。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进一步化,教师呈现头腔共鸣发声过程的3D 动画,并将重要发声部位定格、放大。得出:头腔共鸣是指声音从声带产生,通过口腔达到头腔所产生的声音。因此,打开口腔是获得良好头腔共鸣的核心。认知检查:为了检查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让同窗们找出生活中哪些表情,有助于我们打开口腔?请同窗们上台演示并解说。通过学生的解说归纳总结出打开口腔的措施:张嘴同步提笑肌倒着吸气抬小舌惊喜状态立咽壁半打哈欠开喉咙从3动画到口诀的归纳变化了老式教学中教师解说抽象学生全凭想象的局

7、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重点。、发声练习结合口诀进行开口哼鸣和闭口哼鸣的发声练习,D动画对比教师示范,手势带动指引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打哈欠、提笑肌、立咽壁、开牙关的状态下进行开闭口哼鸣的练习。通过开闭口哼鸣声音的一致性检查学生练习的对的与否。3、问题探究教师:那影响我们头腔共鸣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教师将因素归纳为两大类,并用3D动画展示问题浮现的因素、现象及解决方案问题一:当声音没有高位置的保持只有气息支撑的时候声音会浮现挤、压、散、白的现象,高音演唱比较困难。解决方案:运用开口哼鸣来演唱此部分。运用手势带动使口腔处在打哈欠、提笑肌、立咽壁、开牙关的状态下进行演唱歌曲。问题二

8、:当声音具有高位置没有气息支撑的时候,歌曲中长时值及较长乐句难以保持,头腔共鸣效果不佳。解决方案:学生两两合伙,双手互相掐腰,体会腰腹的扩张及力量的支撑。任务回归1)、分场练习、解决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进行分场地练习:学生:1、组长指引成员根据3动画、微课、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训练、录制歌曲B乐段运用Foobar软件生成声谱并发送到班级Q群。教师:运用Q群视频对每个场地学生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纠错指引。学生练习后回到公共教室,教师呈现学生课前,并用声谱分析软件进行课前、课中共鸣效果的对比,通过对比高频泛音明显增强,声谱分析软件的应用为老式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评判根据。2)、视频欣赏、解决歌曲学

9、会解决歌曲,即是对歌唱者的规定也是音乐专业走向工作的必备能力,为了把歌曲感情转化为学生心声,学生观看短片,小组代表刊登感悟。随后教师的演唱示范,让学生体会歌曲力度、速度、旋律特性对歌曲情感体现的重要性。任务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专家在线点评中推选出优秀小组,完毕了祝愿祖国的学习。专家的点评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l 课后拓展课后学生完毕祝愿祖国的录制作业,最后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进行课前课后作品对比,从音准、节奏、演唱措施、情感体现上给出相应的分数。四、教学后记教学反思从多元评价,教学创新,教学效果三方面分析1.多元评价分别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进行多元评价2.教学效果在结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经学生课前课后演唱歌曲的对比学生的声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祝愿祖国以全班合唱的形式获得了歌咏比赛的一等奖,激发了她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3.教学创新l 创新:声音可视化 D动画和Fooar声谱分析实现了发声过程和歌唱声音的可视化,让感觉、意念的东西通过信息手段呈现出来,为声乐教师增长新的有效的评判根据。l 创新2:合分合的教学模式检控系统和教室分离的衔接,有效的解决了声乐大课中教师无法一对一监控的困惑,减少了学生练习的互相干扰,极大了增强声乐大课的教学效率。以上就是本次参赛的所有内容,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