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40737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八只小狗抬花轿优秀教案设计意图:在一次的语言活动后,我随意问了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些儿歌,思欣小朋友说我最喜欢以前中班学的小熊过桥,其他小朋友一听纷纷点头都说:我也是,我也是。接着思欣又说许老师,你再教我们一些好听的儿歌吧。看着小朋友期盼的眼光,我不禁沉思起来,孩子们平常接触童谣比较少,优秀的的童谣就更少了。小狗抬花轿是篇融知识、教育、审美与娱乐为一体的优秀文学作品,它朗朗上口,具有深入浅出的诗性深度,浅显易懂的道理,表演性强,因此,我选中了它。为了使幼儿充分感知童谣的内容,我制作了形象生动的课件,并通过动作、节奏、表演等多种形式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气氛活跃,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集故事、

2、音乐、图像为一体的动态教学环境。活动目标:、能根据课件内容分析角色形象特征,想象作品的情节发展,尝试提炼童谣内容。、感受童谣的韵律美,能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诵。、初步学习分角色表演作品情节,体验表达童谣的情趣。活动准备:花轿图片、课件、打击乐器、字卡、可插卡的火车图(如)、表演道具:扇子、绳子、简易花轿重点: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本上,学会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诵。难点:能根据课件画面进行提炼童谣内容,学习感受童谣的韵律美。活动过程:导入:出示花轿图片: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坐过花轿?我们一起来听听坐花轿的故事吧。一、观看课件,讲述、理解童谣内容。1、演播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幼儿尝试根据课件画面提炼

3、童谣内容。)图中有什么?(幼儿:八只小狗)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小狗在抬轿子)教师引导幼儿把图中的内容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八只小狗花轿)出示字卡条:八只小狗花轿4)轿中有谁?它在干什么?(请幼儿用一句话说出:老虎坐轿把扇摇)出示字卡条:老虎坐轿把扇摇3、继续观看课件,幼儿自己尝试根据画面提炼童谣内容,并逐句出示字卡条。1)看了这个画面,你能象前面一样编一句童谣吗?(一只小狗跌一跤)注意字数和押韵。2)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会怎么对待这只小狗的呢?(老虎对它踢一脚)3)想想如果你是小狗抬着轿子,累得不得了,一不小心跌一跤,老虎不关心你,还踢你一脚,你心里是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小狗气得汪汪叫)4)小

4、狗气得汪汪叫的时候,老虎却在干什么(老虎呼呼睡大觉)5)最后看看小狗抬轿子抬到哪里了?(小狗抬轿到山腰)解释山腰一词。6)小狗抬着轿子已经很辛苦了,老虎还那么欺负小狗,小狗它们想了个办法?你们也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他们的办法是怎么教训老虎的,最后再说说小狗们的好办法,然后再结合一句话想个办法可真妙)4、请幼儿模仿小狗抛花轿的情景。(嘘!一二三,往上抛!)5、结果老虎怎么样了?小狗高兴得怎么样了?(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哈)6请幼儿给这首童谣取个名字?(八只小狗抬花轿)二教师把字卡插入火车图中,并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节奏朗诵童谣。请幼儿用自己平时朗读的方法读这首童谣,。

5、教师出示火车字卡板,木鱼打击乐器,然后教师用木鱼有节奏的敲打并朗诵童谣。引导幼儿感受其韵律,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和平时读诗歌有什么不同?请幼儿尝试用教师方法朗诵一遍,感受有什么不同。(老师用木棒打节奏,幼儿朗诵。)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呼呼睡大觉。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可真妙;“嘘!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哈、幼儿分组练习。(一组打节奏,一组朗诵)、尝试不同的节奏朗诵。1)移动字卡,师:除了用XXXXXXX的节奏朗诵,你还能用什么节奏来说这首童谣?(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节奏型说童谣,如: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

6、摇;还可加符点节奏等)请个别幼儿用自己创设的节奏朗诵这首童谣。、了解童谣的含义。)师:你觉得这首诗歌和我们平常学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小结:童谣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往往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有很多童谣是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流传,慢慢传到现在的。三幼儿分角色表演童谣。1、教师帮助幼分析童谣中描述的情景,引导幼儿生动表现童谣中的人物的表情,动态。如老虎坐在轿里摇扇子的得意神态,小狗抬着老虎上山累得气喘的表情,老虎踢小狗时的霸道,小狗气得汪汪叫的动作等等。2、幼儿分成两组,9人一组,1人当老虎,8人当小狗。(出示轿子,一组角色表演,一组打击乐器朗诵童谣)四、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教育幼儿平常要学会

7、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活动反思:整个活动组织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活动过程自然流畅,适合幼儿的学习节奏,课件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和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体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与高效学习状态的和谐统一。在活动设计中,观察性、开放性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讨论、交流,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并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如:当我请幼儿帮小狗想办法治老虎时,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表达欲望,他们发挥想象,乐于交流,表现出较强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若能在活动前让幼儿熟练掌握几种基本节奏型,活动中能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并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探究节奏型的时间,幼儿可能会创编出与老师不同的节奏型来朗诵童谣,并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