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40626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检测(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18吉林模拟)在氧化钕(Nd2O3)等稀土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4CO2NO2=N24CO2,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CO)、v(NO2)、v(N2)、v(CO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CO)v(NO2)B.v(NO2)v(CO2)C.v(N2)v(CO2) D.v(N2)v(CO)解析:选A。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CO)v(NO2),2v(NO2)v(CO2),4v(N2)v(CO2),4v(N2)

2、v(CO),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2对于可逆反应2CO(g)2NO(g)N2(g)2CO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平衡不移动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氦气,平衡不移动D降温,平衡正向移动解析:选D。A项,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错;B项,加入的NaOH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正向移动,B错;C项,恒温、恒压下通入氦气,体系体积会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平衡逆向移动,C错。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

3、到平衡状态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和平衡状态时浓度不相等解析:选C。根据图像分析,改变条件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增加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状态与平衡状态反应物浓度不相等,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4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发生A(g)B(g)C(g)反应。反应过程中c(C)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在050 s的平均速率v(C)1.6103 molL1s1B该温

4、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11 molL1,则该反应的H0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A,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1c(C)0.2 molL1解析:选C。A项,在前50 s,C的浓度变化量为0.08 molL1,所以反应速率1.6103 molL1s1,正确;B项,在250 s达平衡,C的浓度为0.10 molL1,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时A的浓度为0.4 molL1,B的浓度为0.1 molL1,则平衡常数K0.025,正确;C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时B的浓度比原来多,则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

5、反应,错误;D项,再充入1 mol A,相对于加压到原来的2倍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的浓度比原来的浓度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正确。5(2018石家庄模拟)某温度下,反应2A(g)B(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B若ab,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解析:选B。A项中增加B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ba,A错误;C项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ba,C错误;D项中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体

6、积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则ab,D错误。6(2018盐城高三模拟)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其中容器中5 min时到达平衡。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COCl2COCl2COCl25001.01.000.85001.0a00.56000.50.50.5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容器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D若起始时向容器加入CO 0.8 mol、C

7、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解析:选C。A项,容器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2)0.32 molL1min1,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v(CO)0.32 molL1min1,故A错误;B项,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和比较,升温,COCl2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项,依据中数据求算500 时的平衡常数:CO(g)Cl2(g)COCl2(g)起始浓度(molL1) 2 2 0转化浓度(molL1) 1.6 1.6 1.6平衡浓度(molL1) 0.4 0.4 1.6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

8、O的转化率为100%80%,依据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CO(g)Cl2(g)COCl2(g)起始浓度(molL1) 2 2a 0转化浓度(molL1) 1 1 1平衡浓度(molL1) 1 2a1 1则有10,解得a0.55,故C正确;D项,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向容器中加入0.8 mol CO和0.8 mol Cl2,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CO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7某温度下,反应2A(g)B(g)C(g)的平衡常数为1,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g)。20 s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物质A(g)B(g)C(g)物质的量/mol1.20.60.6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0.6 molL1s1B20 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达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100%D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为0.5,则反应的H0解析:选D。由题意知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2v(B) 20.03 molL1s1,A项错误;20 s时,Q0.25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错误;反应是可逆反应,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不可能为100%,C项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从1变为0.5,平衡常数变小,反应放热,H0,D项正确。8(2015高考安徽卷)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

10、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9(14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11、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曲线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起始充入的CO为2 mol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和 2 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会减小(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H2)_;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

12、变”)。(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p2)。(5)已知CH3OH(g)O2(g)CO2(g)2H2O(g)H192.9 kJ/mol,又知H2O(l)=H2O(g)H44 kJ/mol,请写出32 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3) CO(g)2H2(g) CH3OH(g)起始浓度: 1 mol/L 2 mol/L 0转化浓度: 0.75 mol/L 1.5 mol/L 0.75 mol/L平衡浓度: 0.25 mol/L 0.5 mol/L 0.75 mol/Lv(H2)0.15 molL1min1,K1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4)注意:升温平衡左移,而升压平衡右移。答案:(1)b放热(2)AC(3)0.15 molL1min112减小(4)(5)CH3OH(g)O2(g)CO2(g)2H2O(l)H280.9 kJ/mol10(10分)(2018茂名模拟)二甲醚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以下为其中一种合成二甲醚的方法: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3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