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402097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从事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微波电路、微波技术以及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接受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电路设计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从事微波电路和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

2、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2、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电磁兼容设计和射频电路设计的知识;4、掌握微波器件、微波电路、微波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微波技术应用和对微波系统进行研究、设计、维护与管理的能力;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7、了解气象知识和雷电防护技术。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四、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分析基础

3、、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微机原理、微波电路与器件、射频电路、微波电路EDA、电磁兼容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微波与天线测量、频率合成技术等。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含上机)、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课外实践)六个方面。其中课程实验主要有电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及其应用实验、HDL可编程器件实验、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微波电路与器件实验、射频电路实验、微波电路EDA实验、微波与天线测量实验等;课程设计主要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等;教学实习:电子实习主要有电子实习、毕业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