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40066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期中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动物学家在南美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身上长有长毛,胎生、哺乳。根据树懒这些特征应归类为()A.哺乳动物B.昆虫C.鱼D.鸟2.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 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 D.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3.通过学习认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我们知道空中飞行的动物()A.都是脊椎动物B.都是无脊椎动物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4.下列常见的动物中,名字中

2、都有一个“鱼”字,但真正属于鱼的是()A.鲸鱼B.娃娃鱼C.章鱼D.带鱼5.下列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A.壁虎断尾B.乌贼释放墨 C.蜥蜴变色D.蜜蜂跳圆形舞6.明明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里面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A.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C.使鱼向四面散开,充分利用水体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7.小林同学仔细观察山地野猴和动物园的猴子,发现了猴子一系列有趣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野猴看到陌生人时逃走B.动物园的猴子向人“行礼”C.野猴爬到树顶摘桃子D.动物园的小猴子向游客

3、索要桃子8.渡渡鸟灭绝后,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A.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B.产生粪便供树生长C.有助于大颅榄树种子萌发D.保护不被其他动物伤害9.麻雀因啄食农作物曾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A.破坏生态平衡B.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C.影响农作物的传D.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10.下列有关“尝试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B.“尝试与错误”是先天性行为C.“尝试与错误”是社会行为D.体型小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型大的动物11.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4、,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生活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12.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个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A.甲B.乙 C.均明显减弱D.不确定13.用凡士林涂满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最终的结果是()A.开

5、始昏迷,逐渐正常B.蝗虫的呼吸平稳C.蝗虫会窒息死亡D.蝗虫能正常生活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鱼都生活在水中 B.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C.水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 D.动物的形态和结构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15.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河蚌的贝壳游泳B.蝗虫的气管呼吸C.蜥蜴的鳞片保护D.家鸽的羽毛飞行16.根据法国养蜂业联合会的资料,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让法国每年都有大量蜂群灭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些植物将不能充分传粉 B.短期内生态平衡受影响C.蜜蜂有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D.蜜蜂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6、物质循环17.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B.青鱼、草鱼、鲢鱼、鲫鱼C.鲢鱼、鳙鱼、鲤鱼、鲫鱼D.草鱼、鲤鱼、鲢鱼、鲫鱼18.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A.蚯蚓B.蝗虫C.鲫鱼D.河蚌19.动物有的体温恒定,有的体温随环境而变化。下列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A.东北虎B.家鸽C.蝙蝠D.蝴蝶20.蚯蚓等环节动物共同具有的一个特征是()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身体里有脊柱C.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D.足、触角等分节21.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

7、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22.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A.提水B.举重物C.投篮D.自然下垂23.下列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是()A.海葵B.河蚌C.螃蟹D.蚯蚓24.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下列动物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A.蛙B.兔C.蛇D.鹰25.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而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理由是()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B.蝙蝠能滑翔C.蝙蝠四肢有爪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同学观察了黄蜂的繁殖:

8、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雌黄蜂在每个巢室内产下一枚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出的幼虫即以亲代储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开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1)黄蜂的繁殖行为是(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

9、,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法。27.(8分)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不同的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叫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它却学不会黄莺的叫声。(1)a的鸣叫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作用的结果。(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a的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28.(12分)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

10、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与肺相通。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50年代婆罗洲的许多雅克

11、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喷洒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被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可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对猫有很大的杀伤力,猫的数量减少又导致老鼠大量繁殖。在由老鼠带来的大规模暴发的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万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这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1)蚊子属于昆虫,身体由、三部分构成。(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3)从资料中可以

12、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若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中起重要作用。30.(10分)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他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组家蚕为实验对象。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自己用受精卵孵化的蚕(3)实验过程中,应以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4)下图是该同学对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上放置方式的设计,

13、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空中飞行的动物有脊椎动物,如家鸽、蝙蝠等,也有无脊椎动物,如蝗虫、蜻蜓等。4.D题中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只有带鱼属于鱼。5.D6.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菜市场的鱼池中,鱼的数量多,鱼可能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所以要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氧气,保证鱼正常地呼吸。7.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猴子爬树摘桃子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其他的几种行为均为学习行为。8.C大颅榄树的果实被

14、渡渡鸟吃下去后,果皮被消化掉了,种子外边的硬壳也被消化掉,这样的种子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9.A麻雀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一个营养级,如果缺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10.A“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甚至不用经过“尝试与错误”。11.D雄蛙的鸣囊可以发出声音,有利于求偶。12.B蚯蚓的呼吸依靠体壁(可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进行,在烘干的土壤里蚯蚓的生命活动会明显减弱。13.C用凡士林涂满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堵塞了气门,蝗虫无法呼吸,导致死亡。14.B水中生活的动物大多数用鳃呼吸,鲸鱼虽生活在水中,但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15.A动物身体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河蚌的身体柔软,外有贝壳,起保护身体的作用,而不是游泳。16.D17.A18.B蝗虫是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