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科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396394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教育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教育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教育科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研究开 题报告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苏光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由我申报的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研究课题,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CXL8),现根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措施的规定,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并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进行评议指引,也请课题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在国内高校兴起,开始是对个别由于心理障碍导致损害自我生命行为的大学生予

2、以紧急援助,进行心理征询和辅导。而后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大,年龄上从大学生扩大到高中生、初中生直至小学生。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有进一步向低年龄延伸的趋势。从内容上看,起初是对个别的、少数的有心理障碍或不适应的小朋友进行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随着对心理健康结识的深化,避免先于治疗,重于治疗,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从目前已经起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来看,大多还处在以“专项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征询”、“个案研究”等以“矫治”为中心的补救性层面。相比较而言,整体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注重高中学生心理品质的整体提

3、高,却还是一种单薄环节,这就是本课题提出的时代意义及现实背景。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针对我校在农村的地区特点和学生在“高档中学”的成长特点来研究,切合本校实际,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按一定的构造形式运作,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措施、评价等操作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的全面实行提供一种样式。三、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本课题研究,摸索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学生科、教科室、团委、班主任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探寻营造有利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具有农村高中特点的心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

4、适应现代生活和开创将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措施、途径及其操作方略。为实现以上目的,把本课题的内容分解为:1、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摸索和活动开展的研究2、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渗入的研究3、农村高中生心理征询工作的开展4、学校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5、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管理机制:行政管理按教育部有关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建立在校长领导下,分管校长负责,学生科、教科室、团委、班主任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件的长远规划和年

5、度、学期工作筹划,制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培训,回忆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行和研究。学术性组织管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把“心理学”作为学校管理、育人、教学的基本理论加以推广应用。评价体系:为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的过程和获得的效果,必须在研究中同步摸索评价体系的建立。我们目前打算把评价的范畴拟定在对“心育”学科课程的评价、“心育训练活动的评价、学科教师学习心理指引和智力训练的评价。评价的措施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措施,评价的内容着力于评价各项教学和活动的准备工作、设计水平、实行过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获得的实

6、际效果等。争取较为客观地、较为精确地评价其质量,以指引此后的工作。四、理论根据1.心理发展理论:个体心理发展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得到发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承认的行为方式。其中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个体生理发展较快的小朋友期和青少年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核心期,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一系列成长中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觉得,人的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良的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从事某种不合适学习的成果。通过发现和变化不利的环境条件,采用一定的教育、强化和行为训练等措施,就可以

7、变化。矫正或治疗人的不良行为。行为主义理论对于幼儿期和少年期的成长行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五、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措施和实行环节(一)研究思路通过本课题研究,摸索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学生科、教科室、团委、班主任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探寻营造有利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具有农村高中特点的心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开创将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措施、途径及其操作方略。(二)研究措施1行动研究法。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在课题的引导下,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研究、实践、总结工作,

8、在合伙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结识,以理性的结识指引实践,不断推动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逐渐形成研究的成果。2.个案分析法。在课题中心理征询、心理矫治的研究,重要用个案研究法,以摸索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成因,矫治的途径、措施和效果等,通过某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积累,寻找避免的措施和矫治的经验。3.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调查符合农村高中学生现状的心理据此编写出针对性较强、内容丰富、先后排列有序的农村高中心理健康学科课程的校本教材。(三)实行环节本课题初步定为年规划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稳步推动。1.研究准备阶段。(5月8月)选定课题,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于研究前做三

9、个方面的工作:(1)召集部分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构成本课题研究小组。(2)召开动员会,组织教师分析目前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评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际和既有资源,充足结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增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急切性。(3)制定研究方案和实行筹划。2.实行研究阶段。(9月12月)第一阶段:启动研究(9月12月)1、建立学校实行“心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心育”研究会。、开展问卷调查、座谈调查、收集理论、报刊杂志和网上资料,做好筛选、整顿工作,编写合用于高一年级的第一册校本教材。3、继续装备心理征询室,引进和培训心理征询教师,开展心理征询工作。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0、的校本培训工作。第二阶段:中期报告。(1月8月)1、编写教师“心育”论文集,学生心理自我维护案例集,学生心理成长故事集。2、形成阶段总结,整顿评价资料,形成评价报告,在此基本上写出本课题中期报告。第三阶段:继续研究。(月12月)1、编写合用于高二、高三年级的第二、三册校本教材。2、做好实验班的研究和后测工作,写出研究报告。、心理征询室工作成效,有个案材料的积累和论文刊登。4、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评价工作。修订高中三册校本教材3.总结验收。(月-5月)1、编辑“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2、制作研究过程录相(或VCD)材料。、写出结题报告,迎接结题验收。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强调校本研究

11、.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2.高一、高二和高三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三册3.农村高中学生心理成长故事集八、课题研究的条件本课题成员研究力量强。参与本课题组研究的成员都具有夯实的理论底蕴,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特聘湖南师大专家肖汉仕和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李正坤先生为本课题的研究顾问,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引。特别是学校领导的加入,将直接予以课题构成员以充足的指引,从而保证课题始终能朝着科学、前瞻的方向迈进,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本课题物质基本坚实。学校文献资料丰富,信息技术设施满足需要,经费上予以充足保证,每年将安排一万元左右作为课题开展

12、经费。本课题研究基本良好。本课题是在前一轮的省级立项获奖课题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几年的研究,学校形成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这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本。九、课题的组织领导、研究分工和具体职责课题领导小组:组长:苏光成员:赵夏泉唐植勇 涂义安 王中辉宋善军 周喜迎罗莺莺以及全体班主任和学生科、团委会全体人员。课题研究成员具体分工如下:赵夏泉:负责本课题研究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指引本课题的设计和研究具体实行,督促研究的贯彻。涂义安:负责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摸索和活动开展的研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进一步的筛选、比较,基本探明现阶段农村

13、高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所需求的心理知识。这里的“现阶段”有两个现状:一是农村高中学生现今所处的地区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等客观因素形成的特点。二是农村高中学生在本地上小学、初中期间尚未受到过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背景下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需求(短期内,多数农村小学、初中仍无法开展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调查拟定内容的基本上梳理知识点,排出先后顺序,形成学科课程讲义。经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后,编写成每个年级各一分册的“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在编写讲义的同步,要培训班主任队伍,学习环绕讲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形成活动设计资料,配合、丰富、巩固学科课程的学习,并为此后专项

14、的活动课程研究打好基本。王中辉:负责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渗入的研究。 宋善军:负责学校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我校搬迁到新址建校,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之中,我们在建设校园物质环境的过程中,着力从如下几方面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1)建设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给学生享有美、热爱美、鉴赏美、保护美、发明美的心理感受,在优美的校园和常有的文化背景中感受丰富的教育。(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为学生提供苦中有乐、发扬个性、心理愉悦的学习环境。(3)营造尊师爱生、宽容和谐、互相增进的师生关系,强化学校以人为本的教

15、育理念,为学生发明和谐发展,走向成功的心理环境。周喜迎: 负责农村高中生心理征询工作的开展。罗莺莺: 负责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十、课题的经费预算与经费管理本课题为省级自筹经费课题,经费由本校自己筹集,在研究过程中,每年学校预算经费1.5万元,由课题主持人管理使用。具体预算如下:研讨会会务费3000元 图书资料费 000元专家征询费 3000元 调查费 000元其他费用300元十一、参照文献1.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叶一舵北京:开明出版社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傅林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及其演变.金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5生态模式-世纪的学校心理服务模式. 王宏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