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39638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期 (总第137期 )山西水利科技No. 1()Total No. 1372001年2月SHANXI H YDRO TECHN ICSFeb. 20011006 - 8139 (2001) 01 - 87 - 2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郑怀山(山西省稷山县水利局043200 )文摘 : 以汾河下游原家庄畸弯缺口的治理为例,采用全段围堰明渠导流等工程措施,完成了在过流的主槽弯道上筑新堤工程,按治导线实施了裁弯取直。提出了对平原冲积性河流畸形发展的弯道,仅靠控导护岸,因水流顶冲点不断变化 ,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必须把裁弯取直与疏浚清淤工程相结合,才能理顺河势,达到标本兼治。关键词:河道;

2、裁弯;堵河;治理引言汾河下游稷山段 ,属平原冲积性蜿蜒型河道 ,坡降为 1/ 4000 ,断面呈复式形态 ,主槽宽在 60 100m 之间 ,复槽滩面宽 240 500m ,主槽河底与复槽滩面高差为 116m河床段为结构松散的砂壤3 5 4,60 %土由于土质抗冲性差护岸工程少,河槽摆动频繁,畸弯增多 流路加长泄洪不畅,堤防标准不足5年,一遇 ,1988 年 1996 年遭受了三次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 13亿元 。31 问题提出原家庄畸弯缺口,位于汾河稷山段该段河道行,洪宽620m弯道由于历次洪水冲淤变化,使主槽向,右畸形发展,弯顶下首的旧堤防有 30余米 ,冲淘入河 ,主槽超过堤防治导线

3、继续向外滩演进 ,如平面示意图 1 。在裁弯工程实施前 ,该弯道上下游 , 已按规划治导线和 20 年一遇标准筑了新堤, 留下的 210m缺口为正在过流的行洪道。面临的形势是一旦发,大水,弯道将继续恶化,可能造成旧堤顶冲新堤被,毁洪水泛滥成灾直接危及到稷山县城和四个村庄,314 万人的安全 。所以 , 必须对这一继续恶化的畸型弯道 ,尽快采取工程措施 ,确保险段工程安全度汛。2 施工方案比较由于汾河原家庄段所处位置特殊 ,地形险要 ,涉及到县城 、村庄以及 108 国道的正常通行 ,对这一工程如何实施 ,曾有三种方案 。第一方案,加高培厚呈折线形状的旧堤防,对520m 主槽弯道布设笼石控导护岸

4、工程 ,防止其继续恶化 。第二方案 ,沿弯道向后退让15m 筑堤防, 与缺口上下游的新堤相连接,对弯道采取强制防护措施,控制其发展 。第三方案,裁弯取直变被动防护为主动治理,封堵 210m主河槽筑新堤与上下游新堤顺直连接,一步到位彻底根治 (如示意图1),1 旧堤防2 新堤3 210m 主槽缺口4 贴坡护堤5 锁坝6 导流坝7 临时围堰8 360m 引河9 下游围堰图 1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第一方案的优点是堤防工程施工条件好,但占地多 ;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土方工程量小,也便于施工 在短期内可完成新堤的衔接封口。但对畸形弯,道的防护而言,第一方案采取笼石坝控导防护,可,使河道水流得到一些改善,减缓

5、弯道的冲淘发展,但不能排除 因河势没得到彻底控制在不同流量状况,下 ,畸弯段流态变化和顶冲点的移动,致使控导工程冲毁失事 弯道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大损失 。第二方,案中 对弯道强制防护,工程难度大投资多 防护条,件要求高 同时沿弯道新筑堤成为控制河势的主体,工程 隐患仍然存在 。但第一 、二方案中不牵涉开挖,引河 ,以及村与村之间的土地纠纷等问题,可保证工程按时开工 。 87第 1期(总第 137期)2001年 2月郑怀山 :变被动护弯为主动治理的一种新尝试No. 1 ( Total No. 137)Feb. 2001第三方案虽然施工条件较前两方案差工程略冲淘背水坡角,基础沿坡角加宽用麻袋装碎石,

6、3m ,为艰巨 ,需做锁坝 、导流坝等工程,但其河势顺畅,堤料铺筑 。防运行安全布局与治导线一致疏导与防堵相合,下游围堰在弯道下游92m处 用粘壤土填筑至,有利于长久地控制河势,经济防洪 。但人为开挖引设计要求 。河 ,占地赔偿要做许多群众工作。综上所述 ,从安全31挑流坝工程3可行 、经济合理 、施工条件 、工期等方面反复比较虽位置在引河口对岸利用两条笼石丁坝控导造,然第三方案难度最大,但为了不留后患,避免重复投床水流 ,逼迫主流在引河中通过,减轻下游锁坝和新资建设 最终选择了第三方案。筑堤的压力坝长14m ,嵌入河岸坝高与滩面齐,4m ,3几个分项工程的实施平 。该工程是堵河筑堤和裁弯为一

7、体的关联性工314堵河筑新堤工程程,最关键的一项是要在过水的210m主河槽上筑在上 、下游围堰工程完成后进行排水和基础开,新堤 。须在开挖引河工程和临时围堰工程完成的前挖 ,堤坝底宽43m ,堤顶宽 8m ,河底与设计堤顶高平提下进行 。均为迎水坡 背水坡 1迎水坡面填筑9m ,1 2 ,11 5 ,1开挖引河工程至滩面齐平后设3m 宽马道 。两端清除杂草后,与3 1为缩短引河线路,减少工程量同时保证水流顺原堤防削坡错台搭接,土料要求砂壤土与粘壤土搭,畅下泄 , 在原弯道上游260m处裁弯取直, 如图1配上坝 ,两台推土机专门整平碾压 ,层厚013 示 开挖引河长360m ,过水断面底宽5m

8、,边坡1014m 。因滩面取土深在1 212m 之间 ,含水量满足,1挖深 1 1为赶工期台推土机全段同要求 不需要洒水处理坝面分工序流水作业,在筑,8,1 5 ,354 3m ,时开挖 ,底层淤泥段人工完成,待进口以下各段达到坝过程中 ,重点对铺土厚度,填土块度 ,含水量大小 ,设计深度后扒开进口过流 。碾压遍数压实后的干容重进行检查。,1围堰 、锁坝工程31贴坡护堤工程3 25( )临时围堰工程,布置在距引河口下游5m 处为防止水流顺老河槽继续顶冲土堤,在弯道上1的老河槽上围堰顶宽10m ,高1由于整个工程首 堵河新筑堤的迎水面做铅丝笼石贴坡96m。,1 8m ,安排在 3 5 月份的低水位期施工,设计流量为 1604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s,利用开河的部分土料,采用立堵的方法向对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