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39597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同名1324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表式:SCCS-JL-7.5-02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NO70501单元10-03地块住办商品房项目基坑监测工程(13-22号楼)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审批: 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部 年 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与特点35、周边环境36、地质条件47、围护设计48、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5二、监理工作依据5三、监理工作方面主要控制要点6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6(一)、监测的主要内容和范围61现场巡视72周边环境监测73基坑围护体系监测8(二)、控制监测点布置81布置原则:82测点布置91)周边环境监测点布置92)基坑围护体系监测点布置103)监测点

2、布置汇总表11(三)、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11、监测初始值测定112、施工监测频率123、资料整理、提交及流程12(四)、报警指标14(五)、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14五、特殊情况的处理15一、工程概况与特点1、工程名称: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NO70501单位10-03地块住办商品房项目2、建设地点: 上海市闸北区,东至平陆路、西至云照路、南至汶水路3、主要参建单位如下:建设单位:上海华泓钜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查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检测单位:上海众材

3、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平行检测单位: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4、设计简况:项目总建筑面积313313.37m2,地上建筑面积213261.60m2,地下建筑面积100051.77m2。包括24栋住宅楼,3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栋幼儿园。除配套幼儿园外,住宅区及配套物业管理用房、商业建筑下设整体地下室,一般为地下一层,北部局部为二层地下室。其中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 5.56.6m,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二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9.210.25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5、周边环境根据现有收集资料,主要对场地东、南2侧管线进行监测。I、II、III期分别布点,点位编号为GXi。区域管线名称到I期围

4、护边的距离平陆路上水约5.3米电力约6.6米燃气约9.5米雨水约10.7米污水约11.3米汶水路上水约84.9米电力约83.5米燃气约87.6米电信约85.2米信息约86.7米雨水约90.4米污水约88.3米(2)临近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本项目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主要包括北侧铁路及围墙,东侧围墙及祥腾财富广场2栋高层,南侧高架。各建(构)筑物沉降监测点采用墙上标法,用“L”形圆钢标志埋设于近地外墙体中。(3)坑外地表沉降坑外地表沉降点布置在每侧基坑中间部分,每个断面共计5个点,监测点埋设采用长约20cm的钢钉打入地面。6、地质条件拟建建筑上部结构分别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5、基础形式分别采用天然地基、桩筏基础。桩基拟采用 PHC 桩,静压法施工;其中 33 层住宅及 19 层商办楼拟采用22 层作为持力层, 桩端入土深度约 59m; 26 层住宅楼拟采用21 层作为持力层, 桩端入土深度约 52m;18 层住宅楼拟采用1 层作为持力层,桩端入土深度约 45m; 6 层别墅拟采用1 层作为持力层,桩端入土深度约 37m;二层地库抗拔桩桩端入土深度约 31m,一层地库抗拔桩桩端入土深度约26m。根据 “上海地区暗浜数据库”检索,建筑场地内发现 3 条疑似暗浜。由于场地杂填土较厚,且局部分布有水泥地坪、废弃基础。7、围护设计2-2剖面,重力坝:搅拌桩采用双轴搅拌桩270

6、01000,前后排桩内插6m48*3钢管,其余同1-1剖面;2a-2a剖面,两排27001000双轴搅拌桩,顶部设200厚C20压顶;6-6剖面,钢板桩拉锚/土工法+斜抛撑;6a-6a剖面,设15m400小齿口拉森钢板桩,H400*400腰梁、支撑;7-7剖面,SMW工法:38501200三轴搅拌桩,内插H700*300*12*24型钢“插二跳一”,定设圈梁。2)支撑体系:格构柱:基坑地面以上采用480*480型钢格构柱。立柱桩:采用灌注桩,桩径650顶部扩大至850。加固体系:坑周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双轴搅拌桩27001000,加固深度为坑底下4m至坑底以上第二道支撑底;坑内局部深坑加固采用

7、双轴搅拌桩27001000。8、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通过监测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桩基施工和基坑开挖期间周边的建筑物、道路、管线正常运行;(3)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基坑围护的变形情况,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

8、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4)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给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5)通过跟踪监测,使施工科学有序,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二、监理工作依据2.1.1、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设计交底、会审纪要。2.1.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2.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2.1.4、经批准的基坑监测方案2.1.5、业主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2.1.6、监理合同2.1.7、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交底2.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1.9、建

9、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2.1.10、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2.1.11、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2.1.12、其他有关的规定、规程及政府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三、监理工作方面主要控制要点1、对监测单位资质的审核协助业主对监测单位及人员资质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监测单位是否具备相应专业资质,是否具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管理体系等。2、对监测方案进行审核,实现有效预控。主要审核监测方案的针对性和完整性是否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和本工程的要求。3、及时收集基坑监测报告,并仔细查看基坑监测报告中有无漏测和

10、有无报警情况,发现以上情况及时通知基坑监测单位恢复漏测监测点,同时对报警点要求监测单位加大测量频率。对报警点部位加大监理对土方开挖、基坑周边等工程的检查力度,并要求施工单位对报警点部位施工进行合理的调整,编制好有效的应急预案。如遇险情,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收监安质监督部门汇报。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一)、监测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根据本工程基坑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监测内容主要分为周边环境、基坑围护体系和地下水三大项。1现场巡视现场巡视检查的方法以目测为主,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

11、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基坑支护结构a.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b. 围护墙顶部有无裂缝出现;c. 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d. 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基础施工工况a. 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b.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c. 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d. 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基坑周边环境a. 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b.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监测设施a.

12、 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b.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2周边环境监测为了掌握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周边邻近建筑物、市政管线受施工影响的变形情况,科学地、合理地指导施工,确保邻近建筑物和市政管线的正常使用。按照有关规范,根据周边环境,同时参照设计提出的监测要求,设置以下监测内容:a.地下管线水平位移、沉降监测;b.临近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沉降及裂缝观测;c.坑外地表沉降;d.深层土体位移(测斜)。3基坑围护体系监测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两侧水、土压力都处于动态中,因此围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变形都在变化之中。为了掌握在施工中围护结构自身受力及变形状

13、况,使围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的起到挡土、挡水功能,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科学地、合理地指导施工,确保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安全,并对可能出现的危害及时做出预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有关规范,同时参照设计提出的监测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设置以下监测内容:a.围护墙体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b.围护深层水平位移(测斜);c.坑外地下水位监测。(二)、控制监测点布置1布置原则:测点布置位置及密度应与围护结构类型、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匹配;同时参照围护地墙位置、附属结构位置及开挖分段长度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同时应重视监测断面的布置,主要了解变形的范围、幅度、方向,从而对基坑变形

14、信息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为围护结构体系和基坑环境安全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2测点布置1)周边环境监测点布置(1)地下管线水平位移、沉降监测为了掌握桩基、基坑施工对地下市政管线的影响,及时掌握其变形情况及变形量,确保邻近道路及其地下市政管线的安全。在收集到管线探测的图纸后,拟在基坑周边3H影响区域内按15m25m间隔布置地下管线监测点。监测点埋设一般原则为:管线取最老管线、硬管线、大管线,尽可能取露出地面的如阀门、消防栓、窨井作监测点,以便节约费用。按市道监办及市建委的要求,距基坑最近管道应埋设一排直接点或模拟点,间隔1525米一点。监测点的埋设应做到既能全面掌握信息,又要讲求经济效益。管线间接点埋设采用长约8cm的钢钉打入地面。根据现有收集资料,主要对场地东、南2侧管线进行监测。I、II、III期分别布点,点位编号为GXi。区域管线名称到I期围护边的距离平陆路上水约5.3米电力约6.6米燃气约9.5米雨水约10.7米污水约11.3米汶水路上水约84.9米电力约83.5米燃气约87.6米电信约85.2米信息约86.7米雨水约90.4米污水约88.3米(2)临近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本项目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主要包括北侧铁路及围墙,东侧围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