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39429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劳动和社 会保障有初步认识;第二步,实地调查,掌握湖北省*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具体方针政策;第三步,走访群众, 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群众的满意程度;第四步,案例分析, 剖析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 告。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从城市到农村的不断落 实、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 重视,我们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做一次课题研究,以求更加 深入地了解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查其落实情况,并 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 议。具体研究目标如下:深入学习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

2、度的内容及其法律保障调查社会保障的落实情况,分析现有的执行机制是否合 理找出促使我国社会保障走上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道 路的科学依据提出合理建议,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其 进一步发展。“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措施 走访湖北省*市*镇镇,实地调研 20XX年7月7号20XX年8月17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种不安定因素及各种 矛盾不断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 生的大事,政府对此的重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 家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做出的每一项法规、政策及举动, 都密切的关系到了人民的生活

3、和国家的发展,都在社会和群 众中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的生活 得到保障,减轻了负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但 同时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落实力度、地域自然条件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 有序的体系,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备,各相应机构在落实现 有的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漏洞和不足。因此我们对湖 北省*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查,从而进一步了 解我国现有的各项社保政策,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综合 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和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社 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是民生之本,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朝 阳产业。该

4、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由无到有,由低到高,由点到 面,随经济增长稳步提高,在近几代社保人的努力下,该地 区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善、符合本地自然条件、有益于民计民 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该地区常住人口 88。6 万,户籍人口 75。8 万,其社会 保障工作成绩优异,每年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都在*镇地 区名列前茅,以 07 年为例:养老保险参保单位 2531 家,人数 11。13 万人,比上年 增加 0。97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 2483 家,人数 12。87 万人,比上年增加 0。98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 2821 家, 人数 13。57 万人,比上年增加 3。46

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单 位 1831 家,人数 6。77 万人,比上年增加 0。94 万人;医疗 保险参保单位 2523 家,人数17。90 万人,比上年增加2。56 万人。该地区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也加快建立覆盖 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社会保险与社 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为维护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 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亦步亦 趋地前进,根据特有的社会状况,该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下面举例进行分析:体系结构的缺陷:近年来,*市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仍有包括部分大

6、学生、中小 学生和婴幼儿以及部分城镇老年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群体 没有纳入到医疗保障范围,他们的看病就医问题已经成为社 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部分大病、重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 程。法律法规依据:20XX年6月8日,*市政府下发了关 于建立* *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 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向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转型,医疗保障体系将不断完善,覆 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起付标准为 1300 元,超 过部分按 60%的比例报销,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 的最高限额为 7

7、万元。学生及婴幼儿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起付标准为 650 元, 超过部分按 70%的比例报销,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 付的最高限额为 17 万元。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 1400 元, 其中城镇老年人个人缴纳 300 元;财政补助 1100 元。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 100 元,其 中个人或家庭缴纳 50 元;财政补助 50 元。城镇老年人以每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为大病医疗保 险年度。在每年 9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 纳大病医疗保险费,从次年的 1 月 1 日起享受大病医疗保险 待遇。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

8、,自达到参保年龄之日起90 日内持本人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城镇老年人大 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当年的医 疗保险费。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 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的 12 月 31 日。学生儿童以每年 9 月 1 日至次年 8 月 31 日为大病医疗保 险年度。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本校在册学生和儿童大病 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学生儿童在每 年 7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前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大病医疗保 险费。非在校少年儿童和散居婴幼儿在每年 6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由其家长持参保人员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街道

9、社保所 办理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手续,按缴费标准一次 性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自 9 月 1 日起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申遇。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需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发的 *市城镇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和 *市学生儿童大 病医疗保险手册就医。城镇老年人和学生儿童住院治疗或进行特殊病种门诊 治疗的,就医时由个人先交付预交金,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定 点医疗机构记帐。结算时,按规定应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 付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其 余医疗费用由个人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这项大病医疗保险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大病有保障,将住院和门诊大病列为保障内容,化 解大病重病风险。二是政

10、府补贴高,政府每年为参保的城镇老年人补贴 1100 元,每年为参保的学生儿童补贴 50 元。三是个人缴费少,城镇老年人每人每年仅缴纳 300 元, 学生儿童每人每年缴纳 50 元。 四是覆盖人群多,此项大病 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 200 万人,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 疗保障体系。五是制度衔接好,此次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与现有城镇 职工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互助金 等制度有效衔接。把“一老一小”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改善民生 的重要举措。为了保障“一老一小”顺利参保,湖北省*市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了多项措施,使“一老一小”取得了 突出成绩:截至 20XX 年底,*镇地区参

11、加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 单位 163 家,参保人数 66555 人。其中,城镇无医疗保障老 年人 10079 人,占年初调查参保人数的148。21%,学生、儿 童 56476 人;城镇户籍 45190 人,农业户籍 11286 人。另外, *镇地区有 4。10 万农业户籍学生、儿童已自愿选择参加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市区已为 223 名城镇无保障老年 人、学生儿童审核报销医疗费 35。45 万元。“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实施以来,所属范围内 的大多数老年、儿童和学生都积极参保,政策影响范围不断 扩大,受益人群不断增加,有关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 善,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经济

12、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后盾。然而,越是发展就越容易发现问题,尤其是站在政策最 前方的受益群众最容易发现体系的不足和执行过程中的问 题。为此,本小组专门与受益群众进行了访谈,所谓“群众 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群众的意见亦是值得重视的:首先,大多数群众在谈及这项政策时,认为政府能够有 这样的举动是对民生问题的极大重视,但也不能说明政策就 是完美无缺的。他们认为,“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政策中所 涉及的各项医疗费用报销条件限制太多,比如大病治疗过程 中占医疗费用比重较大的器材费并没有包括在报销范围内, 折合下来,真正能够报销的费用往往只是少数,大部分费用 还得由群众自己负担。当然,这并不完全是政策体系的问

13、题, 国家的经济水平还处在欠发达状态,要发展就不能只顾公平 不顾效率。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可以和经济 得到同步的发展。其次,多数群众有这样一种看法。在他们的就医治病过 程中,医院一方往往利用群众对医药方面知识的不了解加以 冗杂多余的用药和检查项目,院方认为群众有医疗保险,所 以并不会因此而加重负担。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和做法在是 极其恶劣的,这不仅是对国家财产的掠夺,更是对社会资源 极大的浪费,在经济迫切要求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这两种 情况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本小组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 是国家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群众知识 的欠缺。因此,加快完善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制度

14、体系和加大 科教文卫事业的宣传力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城镇或农村中年满 60 岁的老人,且不含有下列各条件中 的任何一条的老年人属于“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的范畴: 享受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 享受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发放的离休退休退职费、退养人 员的生活补助费;享受工伤保险基金发放的一至四级工伤人员的伤残津 贴,公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享受建设征地超期人员生活补贴; 享受自主择业军事干部退役金,移交地方管理军队干部 退休金,无军籍职工退休金;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社会原因: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居 民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

15、养”的社会建设目标,根据* 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湖北省*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局加紧实施了“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 障待遇的政策。现实原因: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 市区内城镇户籍居民男 60周岁以上、女 50周岁以上老年人 15003 人,其中 80 周岁以上 634 人,70 周岁至 80 周岁 3056 人,70周岁以下 11313 人;1000人以上的乡镇5 个人数为 8796 人,占总25个乡镇人数的 59%。由此可见,老年居民在*镇地区占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 比重,做好老年居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 一大飞跃,也是*镇地区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

16、之重。只有老 年人的社会保障落到了实处,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意义。地区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使人们了 解该项政策,人们采取自愿申报的方式参加这项社会保障活 动。本政策从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满足无社会保障老 年居民条件的老人可通过当地社会保障机构领取“*市城乡 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个人申请表”,照实填写 表中各项信息,再交至当地社会保障机构审核,符合各项条 件的申请表一般在交表20个工作日后可以领取每月200元人 民币的补助金。每月 20 日,市劳动保障部门会通过金融机构把福利养老 金按时打到老人的账户里。需要注明的是,在 20XX 年 1 月 以后申请的老人同样可以领取 1 月至办理当月的保障金。在我们小组针对这项政策对 *市*镇镇的走访调查中可 以发现,“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保障待遇”的政策在当地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