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39395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囚绿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由于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所以受到不同版本教材编委的青睐。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

2、”,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学生分析】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有系统的进行散文学习,这一课要继续落实已经知晓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如果学生表述不全,应帮其分析思路特点,给予其正确的认知指导,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三维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读文章语言得到审美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含义。【知识和能力】学习透过把握文章中的描写语句体味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

3、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总结阅读方法,学习概括全文要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重点】:1.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2品味重点语句,深入体会作者赋予“绿”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时代的联系。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1.对“囚绿”含义的深入理解,揣摩语句的深刻内涵。2.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的民族精神,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课时安排:一课时二说教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

4、下方法进行教学:设疑研讨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为了更大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质疑、解疑,形成合作意识与参与意识,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有所得。2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PowerPoint课件,这样,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利于突破重点、难点,而且,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

5、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三说学法教无定法,妙在得法,贵在授法,因此,在教学中准备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诵读品味法陆蠡先生的散文名篇囚绿记文辞优美。因此,指导学生从解读语言文字入手来感知作品,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是训练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之一。讨论探究法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过程,是思考问题的一个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去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去探讨有关问题,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

6、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迁移应用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得“鱼”是不够的,还应让他们会“渔”,让学生学习托物言志散文的写法,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随时将课堂知识付诸实践的习惯。四说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蓝色是大海之色,他广阔宁静;红色是花朵之色,他炽热奔放;绿色是生命之色,他顽强生动;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小组汇报预习成果:(课堂汇总)1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

7、、翻译家。曾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散文诗集有海星、竹刀和囚绿记。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本文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初读读课文,理清作者感情脉络,请写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寻绿(14)喜悦赞绿(57)留恋囚绿(812)爱怜放绿(13)祝福念绿(14)怀念研习课文重点分析“囚绿”这一部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作者囚绿,

8、实际上是因为爱绿,作者为什么要爱绿?囚绿之前,绿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哪些举动反映出他对绿的喜爱?囚绿之后,绿色有什么变化,作者真正占有绿了吗?学生展示答案,其他同学点评。突破难点,合作探究,教师点拨:1.分析“绿囚”的特点,想想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吗?(找出相关语句并结合写作背景。)“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追求光明、自由;2.照理说,文章的标题叫囚绿记文章到十二段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作者还要加上13,1

9、4段,这两段主要讲了课文的写作背景,那么,绿还有什么象征意义?绿囚的精神:永不屈服于黑暗绿囚的象征意义: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3.深入思索:本文为什么以“囚绿”作为文章的题目?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他们的含义。(必作题)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作者把绿色当作希望、幸福和快乐的象征。这句话说明作者观绿、亲绿的愿望 也说明作者境遇

10、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 对后面作者与“绿”的“亲密交往”起铺垫作用。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和平的环境的追求。 但是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点明了“绿”在作者看来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的赞美和挚爱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著的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把它继续囚下

11、去。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课外拓展:1.作者对绿藤因爱而囚,你如何评价这种举动?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朝向窗外的方向,你会受到怎样的启示?课堂小结:作者满怀深情地书写北平的一棵长春藤,从一棵树木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联系到日寇侵华、国土沦丧的现实,这正象征着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民族精神。,布置作业: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托物言志的小短文。课后活动:小组自备背景音乐,合作朗诵囚绿记(5段7段)或(8段12段)板书设计:蓬

12、勃生命希望绿向阳追求自由光明象征永不屈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囚绿记教案宝鸡石油中学辛红英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感情脉络,了解作家、作品,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2品味重点语句,深入体会作者赋予“绿”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时代的联系。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2品味重点语句,深入体会作者赋予“绿”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时代的联系。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对“囚绿”含义的深入理解,揣摩语句的深刻内涵。教学方式:高效课堂学生小组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色彩。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

13、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的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陆蠡,走近他的囚绿记。板书标题。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课前预习情况。二小组汇报预习成果:(课堂汇总)1.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曾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散文诗集有海星、竹刀和囚绿记。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

14、、朴实。本文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2检查重点字词:涸辙移徙茎叶纤细脉络揠苗助长婆娑猗郁蕈菌急不暇择二初读读课文,理清作者感情脉络,请写出本文的结构提纲。(方法:自主阅读,理清作者思路。小组合作探究作答。)寻绿(14)喜悦赞绿(57)留恋囚绿(812)爱怜放绿(13)祝福念绿(14)怀念四研习课文重点分析“囚绿”这一部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作者囚绿,实际上是因为爱绿,作者为什么要爱绿?囚绿之前,绿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哪些举动反映出他对绿的喜爱?囚绿之后,绿色有什么变化,作者真正占有绿了吗?学生展示答案,其他同学点评。五突破难点,合作探究,教师点拨:1.分析“绿囚”的特点,想想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吗?(找出相关语句并结合写作背景。)“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