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39138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命题校:24中学 xx年11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将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B美洲的发现加速欧洲封建主义瓦解,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2

2、.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普罗塔哥拉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4.“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 B英国工业革命兴起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D“一战”给人类

3、带来巨大灾难5.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段话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6.“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在此主张A中央和地方分权 B实行三权分立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7. 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重视维护帝国统治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D力图缓和民族矛盾8

4、.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B.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D.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9.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C南京条约

5、开放五口通商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10.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点的正确表述是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B.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11.图1与图2相比,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共同作用是 图1 上海发昌机器厂图2 江南制造总局推动了中国工业化 新阶级的诞生 实现了富国强兵 推动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A B C D12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

6、来事物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势力阻碍13.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A B C D14. 下列事件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有关的是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促进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A. B. C. D. 15.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

7、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D.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16.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有:早期维新派“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 维新派“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辛亥革命“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五四运动“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A. B C D.17.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图表 1 “共和”“民主”在1833年-1915年的出现频

8、率统计18.图表1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五四运动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19.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救亡图存 B.发展资本主义 C.政治民主化 D.反封建统治20.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

9、袁世凯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21.著名学者胡绳说:“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的“诸多因素”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AB C D22.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

10、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 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4.下列哪些因素推动我国1952-1957年工业发展迅速,超额完成指标“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大跃进“大炼钢铁” 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行 人民公社化运动A B C D25.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9年26.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3到图4票证的变化反映图3 粮票 图

11、4 股票A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7.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到“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下列事情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A.“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 B.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D.中美建交28. 下列图片所反映内容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A邓小平南巡 B浦东新区 C中国加入WTO D天津滨海新区29.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图表2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12、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30.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B C D31.“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32.温家宝总理在xx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A. B. C. D. 第卷二、非选择题(共四道大题,共52分)33.(18分)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