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38888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全面的普洱茶资料(20P自己整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普 洱 茶 讲 座一、 什么是普洱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邓时海先生在其出版的普洱茶专著中说:“普洱茶是云南茶叶中传统茶种,从前云南省内的茶叶都称为普洱茶,近期因为有了绿茶和红茶的生产,所以使得普洱茶的名称变得模糊。”有的说,绿茶也是普洱茶。有的说,普洱县产的茶都是普洱茶。有的说,普洱茶系列产品有普洱红茶、普洱绿茶、普洱青茶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普洱茶呢?我们首先从书刊上来寻找答案。(一)茶叶书刊对普洱茶的定义1988年1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对普洱茶是这样介绍:“条形黑茶只一。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因历史上滇南、滇西南所产茶叶均集散于普洱县,故以普洱命名。”

2、1992年5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茶经介绍:“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青茶滇青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沤堆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1993年12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对普洱茶这样定义:“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泛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加工处理而制成的晒青茶。起实于云南南部,集散于普洱府(今普洱县)加工销售故名之。”1995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学辞典称:“普洱茶:黑茶或绿茶的一种,药效显著。”1995年12月台湾壶中天地杂志社出版的邓时海专著洱茶一书这样定义:“其他在我们品饮普洱茶的圈子里,都适惯把应用阳光晒干的毛茶(

3、青菜),所制造的散茶或型茶加以陈化,称为普洱茶。”目前台湾地区的普洱茶文化,是品老树生茶,而饮新树熟茶。”2000年12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名茶志介绍:“普洱茶为历史名茶,属黑茶类。”“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泛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成品茶。因最古老的产区在滇南思茅、西双版纳一带,集散于普洱府(今普洱县)故称普洱茶。”2000年1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茶叶大辞典同样将普洱差列入黑茶类,将普洱茶定义为:“产于云南思茅、西双版纳和昆明、宜良的条形黑茶。因原产销于云南普洱府而得名。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生产的集中于普洱府所在地(今普洱县)销售的,以云南大叶

4、种茶为原料制成的晒青毛茶,以及用其压制成的紧压茶。”2003年元月26日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103-2003普洱茶对普洱茶这样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的茶叶。2004年4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2004年6月1日实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79-2004普洱茶这样定义:下列述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 普洱散茶:以云南大叶种芽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干等工序制成的各种嫩度的晒青毛

5、茶,经熟成、整形、归堆、拼配、杀菌而成各种名称和级别的普洱芽茶及级别茶。2普洱压茶制茶:各别级别的普洱散茶半成品,根据市场需求而使用机械压制成型的沱茶、紧茶、饼茶、砖茶、圆茶及茶果等。3普洱袋泡茶:利用普洱散茶中的碎、片、未(40孔以上)自动计量装袋、包装的各种规格袋泡茶。4 熟成:熟成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其压制茶在良好贮藏条件下长期贮存(十年以上)或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渥堆发酵使茶多酚等生化分经氧化集合水解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形成普洱茶特定品质的加工工序。2004 年3月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周红杰主编云南普洱茶对普洱查的定义:“普洱茶最原始的解释就是普耳地方产的茶。第二个定义指用滇西、滇

6、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和紧压茶(通常被称为生茶)这类茶经过时间的存放有可能变成自然后发酵茶。第三个定义是指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通常称为熟茶)。”(二)普洱茶是云南历史悠久的名茶1938年以前,云南只产一种茶,即普洱茶。因此,云南茶叶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普洱茶的发展史。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普洱茶始于商周,产于西汉,传于三国,商于唐朝,得名明代,盛于清朝,衰于民国,享誉现代。据东晋常璩(工年347年或稍后)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纠,实得巴蜀之师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巴蜀包括今四川省及云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故贡品中有云南茶。又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

7、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个小国讨伐纠王,其中有濮人,他们祖居云南,是云南种茶的始祖。所以,可以断定,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云南的濮人已经生产茶叶了。三国魏.吴普本草。菜部记有:“苦菜,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上述记载中的“茶”既古茶字。“益州”是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收伏滇王后,以滇池为中心设立的益州郡,包括今曲靖、玉溪、昆明、大理、保山等州市的辖区。说明西汉时,云南已产普洱茶。三国时代,孔明在云南传授种茶的传说,至今仍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攸乐基诺族中广为流传。相传,基诺族的祖先是三国时代跟随孔明南征而来,因途中贪睡而被 “丢落

8、”的人虽然一觉醒来后便陪道兼程地追上孔明,可是,孔明不在收留他们。但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计,孔明既赐以茶籽,命他们好生种茶为生,同时还命他们照其帽子的式样搭屋而居。据说基诺族居住的竹楼壮如孔明毛,是得到孔明的启示建造的。一说孔明南征时途径西双版纳,军队见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有愿在此落籍的,求孔明给以生活出路,孔明视其气候、土质适宜种茶,遂由内地带来茶种,令军民种植,教以栽制,每年冬季使内地乡亲驮运内地运用之物来与他们交换茶叶,并看望他们一次,使落籍军属得见老乡及家乡风味,再则使少数民族人民得闻中国政治、文化、语言,永远归化中国。就连普洱茶集中产地,著名的古六大茶山,也是孔明遗器而得名。据周钟岳1

9、948年4月编新纂云南通志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镜,旧传武侯遍历六山,流铜锣于攸乐,置莽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其实,孔明南征并未到过西双版纳。至今,攸乐山,又称“孔明山”,攸乐山和易武人尊诸葛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七月而十三日孔明生日这一天,要集会纪念孔明,放“孔明灯”,称为“茶祖会”,以示对孔明的思念。唐咸通四年(公元864年)樊绰蛮书(管内物产第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葛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界葛山,既今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地区。“蒙舍蛮”系唐代洱海附近居民六诏之一的南诏。清阮福普洱茶记中有“普

10、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西番指今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说明唐朝已有普洱茶的贸易了。普洱茶得名始于明代。明万历年间,谢鸶口滇例(1620)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是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用名词出现。普洱茶因普洱府出名。清.赵学敏(1765)撰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山出云南普洱府”普洱,在西汉时属益州率牢地;东汉时属永昌郡;唐南诏时期名步目脸;宋明步日部;元改元江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普洱治地改名普耳;明万历年间(15731620)改为普洱;清雍正七年闰七月(1729年9月17日)设普洱府。民国2年4月(1913年4月)普洱府撤消。从雍正七年至民国二年(17

11、921913),普洱府历时184年。普洱茶名应是在明洪武十六年或明万历年间有普耳或普洱地名而得名,至今已有400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普洱茶处于极盛时期,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十一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这一记者,真实地反映了清朝时普洱茶产销的盛况,皇宫贵族皆饮用普洱贡茶,有御赐“瑞贡天朝”的牌匾。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疾病的流行,普洱茶一撅不振。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满山茶树头光光,茶农茶工泪汪汪,两手空空无出路,卖儿鬻女去逃荒。”真实地反映了普洱茶的衰败情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普洱茶的年产量已由历史上最高的两

12、万多但下降到一、两千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60年代,云南省人民政府致力抓茶叶发展,垦复老茶圆,大力发展新茶园,并重点发展云南大叶种红茶,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从1973年起,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普洱茶,为适应外销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1974年首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现代普洱茶。香港回归前夕,一些港商担心回归后政策变化,急于变卖房屋移居国外,因而翻出了历史存放在地下仓库的普洱茶,几十年、上百年的陈年普洱茶开始被人们发掘,普洱茶的价值才得以被发现。随着普洱茶文化活动的发展,普洱茶迅速进入成长期,不但成为人们喜爱饮用的茶叶,也成为人们喜爱收藏的“老古董”

13、。(三)普洱茶最先是以地名得名的传统历史名茶清.赵学敏(1765)撰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山出云南普洱府”1988年1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因历史上滇南、滇西南所产茶叶均集中于普洱县,故以普洱命名。”2000年1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名茶志载:“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泛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成品茶。因最古老的产区在滇南思茅、版纳一带,集散于普洱府(今普洱县)故称普洱茶。”(四)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云南大叶钟晒青茶和以其为原料压制成的紧压茶1993年12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泛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加工处理而制成的

14、晒青茶。”2002年12月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晒青茶,以及用其压制成的紧压茶。”历史上,普洱茶有毛尖、芽茶、女儿茶、粗普叶、女儿茶膏和蕊珠几种。清.张泓滇南新语(1755年前后)记载:“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清. 阮福普洱茶记(1825年前后)记载:“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20世纪初,1925年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普洱茶是蒸制以箬成团裹的大宗茶,主要是指晒青茶及其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五)普洱茶的三个发展阶段普洱茶的发展,经

15、历了由地名发展为专用茶名的过程。第一阶段:晒青茶及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称为普洱茶。1938年前,云南只生产晒青茶及各种紧压茶。1938年起,云南开始生产红茶和炒青绿茶; 1945年起开始生产蒸青绿茶;1964年起开始生产烘青绿茶;1973年开始生产沤堆后发酵的普洱茶。因此,从商周时代起,到1973年长达三千多年的时间里,云南普洱茶主要是指原产于思茅、西双版纳的晒青茶及其紧压茶,集中在普洱府所在地加工、销售。这种茶叶,经茶马古道马帮的长途运输和存放,历时一年半载,才能到达销售者手中,茶叶缓慢氧化,干茶外形逐渐变成红褐色,汤色变得红艳,滋味回甜,变成人们喜爱饮用的普洱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

16、直到 1973年以前,云南致力发展红茶和烘青绿茶,普洱茶很少提及。这时的普洱茶,通常称为晒青毛茶、滇青成品茶和各种边销紧压茶。第二阶段:用晒青茶沤堆后发酵制成的普洱茶。1937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茶叶,为适应日本和东南亚、港、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要,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熟普洱茶。这一时期,通常称熟普洱茶为普洱茶,也就是现在人们为什么只把普洱茶称为普洱茶的原因。第三阶段:生普洱和熟普洱并列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初,因“97香港回归”,一些港商急于在回归前卖掉房产移民居国外,在卖房清理地下室存放的茶叶时,才挖出了存放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普洱茶,既有生普洱茶经长期自然陈化而成的陈年普洱茶。1993年和1994年,相继在昆明、思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