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38715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研究扩大农民消费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针对当前农民消费中呈现的问题,综合采取措施,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收入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市场体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消费观念,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使农民有能力、有意愿消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一、扩大农民消费的重要意义 农民的消费,是指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及劳务的耗费,它通常包括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教育、卫生等方面。农民的消费不仅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探究农民消费持续低迷的根源,积极引导农民适度、合理消费,

2、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农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民的收入水平 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促进消费增长的源动力,人们总是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来规划和预算消费支出的,收入水平不仅会影响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而且收入水平的变化也随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对各种生活消费品的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对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得农民消费支出极为有限,消费总量不断下降;地区之间、不同消费阶层时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导致了农民购买力和实际消费水平的不断分化,形成不平衡的区域市场和购买力不平衡的消费群体,潜在的购买力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农

3、民储蓄倾向强化,预期消费增加,即期消费受到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农民家庭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储蓄倾向提高,消费倾向必然下降。此外,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增大导致人们希望多储蓄。近些年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人们的预期消费也有所增加。以上多种因素导致了农民消费的心理趋于保守,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大量的购买力沉淀下来,以获得“未来安全”的需要。 (三)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民因长期受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一直以勤俭朴素为美德。目前,农村仍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具有“量入为出”、“无债一身轻”的消费观念,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这些观念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四)农村消费环境不太

4、理想,限制了农民对消费品的购买和使用。目前农村的消费环境欠佳,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消费权益缺乏必要的保护,坑农、害农事件仍有发生;二是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电信等设施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三是农村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不足,商品的供给结构与农民的消费结构不能相匹配。三、扩大河南农村消费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扩大农村消费,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与消费信心,解除农民花钱的后顾之忧。综合分析扩大河南农村消费的

5、潜在优势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革和努力。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购买能力。这是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要结合农业大省、农村大省和农民大省的省情特征,进一步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农村消费基础,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一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当前,要突出抓好建设国家粮食工程核心区机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科研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以此来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少农业自然风险。二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设立

6、省级财政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支持粮油、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化生产链条,提高涉农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当前,要突出解决好涉农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充分发挥其拉动农业、繁荣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把发展劳务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当前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或工资水平降低的情况形势下,巩固和扩大河南推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已经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活动,进一步挖掘省内就业潜力;继续做好“省际劳务协作”活动,进一步扩大省外输出规模;继续强力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大力扶持“创业促就业”活动,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二、发展消费信

7、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存贷差逐渐增大,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农民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承受很高的利息。这既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因此,银行应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简化消费信贷手续,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农村的消费信贷业务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村居民对车辆等运输工具和加工、收割等方面的农用机械也有强烈的消费需求,应扩大对这些消费品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并尽快出台新的消费政策,加强对农民消费行为的调控。 观念的转变才是真正的转变,要改

8、善农民的消费行为,使其消费观念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促进农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同时增强农民的消费技能和对消费者权利和义务观念的理解。 四、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河南农村消费市场大发展,必须将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两个方面统筹考虑,推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力度,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问题,采用电视、电话、电脑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采取多种信息服务方式,建立起既能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农民消费提供服务的信息平台;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提高其运营质量,做到城乡同网同价,为彩电、

9、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更多地进入农民家庭创造条件。二是着力净化农村消费市场,坚决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杜绝危害农村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恶性事件发生。三是促使农民消费观念转变,引导农民转变“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消费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超前消费意识;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在住房、交通工具、农业机械、子女就学等消费领域按揭贷款创新模式,积极拓展农民消费信贷业务。五、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市场管理,增加消费品的有效供给。近年来,国家推出14个省市的“家电下乡”工程。这顺应了农

10、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该工程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且提供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这将有效激活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最终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现在这项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是这些家电产品,还有其他很多消费品,如生产用农机具等,也都可效仿这样的形式生产销售。这些措施可改善消费品供给结构,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活农村市场流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紧密结合省情出台一些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的措施,强化

11、农村消费的政策引导,创新开拓农村市场的新机制。一是进一步落实好“家电下乡”等启动农村消费的新措施、新办法,引导和扶持各中标流通企业及时筹措资金,搞好下乡产品采购和货源储备,确保下乡产品不断档、不脱销;鼓励引导中标企业扩大销售服务网点建设,为农民提供安装调试、使用辅导、维修、详细讲解安全使用常识等服务,督促销售网点认真履行服务承诺,调动农民消费积极性,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二是鼓励工商企业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研究,设计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物美价廉产品,重点开发操作简便、价格适中、保质耐用的工业消费品及建筑材料,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转型升级。如引导和鼓励企业根据农村生活环境,采用适合农村路况

12、及运输环境的包装设计,特设防鼠盖板、采用防潮防锈材料等。三是探索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农资流通领域。如,整合各级供销社力量,建立以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为枢纽、以农资超市和便民店为终端的新型供应体制,尽快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覆盖面广的农资流通体系,促进农民安全消费和便利消费。七、完善农村社保体系,解除消费后顾之忧。要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政策最大效应,增强农民安全感,从而降低其预防性储蓄,激发农民即期消费欲望,让农民愿意花钱、敢于花钱,更能够放心花钱。一是以卫生、教育、文化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社会事业。抓住眼下国家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机遇,落实好国家对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提高对农村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缓解农民因子女教育带来的消费压力;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改变目前医疗保障制度结构单一、覆盖面狭窄、保障功能低的弊端,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二是以低保、老保、五保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社会保障,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改建一批农村敬老院或养老院;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