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38408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新生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做法众所周知,大部分初中学生已在小学阶段有了英语学习经历,对英语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和感觉。在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如何继续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初中英语老师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探索了几种创新性的做法。 初中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英语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没有体验到英语学习的魅力,反而感受到的是枯燥和无味,因此吸引他们的兴趣是初中一年级教学的当务之急,否则,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他们的英语水平可能提高得不是很快。 一、从生活中寻找兴趣点 除了课堂上的教授之外,老师还需要精心设计课外的作业,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课外活

2、动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形式上,采取听、说、看、演等多种方式,以灵活性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在效果的评定中,力求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 课外活动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但其中心还应当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堂内容。同时,要明确告诉学生课外活动的目标,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初中学生是思想比较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因此老师可以从中发现切入点,比如网络、QQ、街舞、短信等,这些内容可以融入到活动当中,增强活动的亲和力。 要培育学生的动手和参与能力,学生总是能从创作设计中找到乐趣和自信。比如让他们编一编英文小报,这样的编报次数不

3、宜过多,一般以一月一次为宜,每次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在他们认知可以接受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查家庭成员年龄、职业、饮食爱好、班内同学的兴趣爱好等,并写好调查报告。这样的报告不仅需要使用所学的句型,还需要使用过去所学过的内容,有利于语言的再现。 二、以同伴教育打造兴奋点 课外活动可以由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同伴组成的小组来完成。尤其像口语表演之类更需要合作者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同伴教育可以打造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兴奋点。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富于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产生以来,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运

4、用。尽管由于各国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条件以及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各地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概念、具体实施策略、方法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了自己的特征。 同伴教育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是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

5、动的动力。 英语作为语言,实现它的交际功能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贯彻交际性原则、并且尽可能地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较真实的情境下进行交际。在正常的学习之外,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把课堂内容编成一个短剧,然后每组的各个同学各司其职。这样的表演满足了预初学生爱好展示自己的欲望,并且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当他们在课文基础上创作添加的新内容得到肯定时,他们的这种创新欲会更强烈,更会让他们体会到小组的力量即团队的凝聚力。 这种同伴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其基本假设,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三、以活动角促进吸引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往

6、往着眼于对课堂教学基本结构的变革。它们或着力于打破“时间上的刻板性”,例如采用“模块时间”长短结合、机动排课的方式;或提倡开放“空间”,扩展场地,例如开门办学、现场施教,将教室改造为集图书馆、自修室、实验室、辅导室为一体的“作业室”,在教室中开辟“活动角”等等;还有的取消了年级称谓,实行跨年龄程度教学,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速度开展学习等。 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设立活动角,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