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38243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设计(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户县职教中心 杨艳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定义。2、理解: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4、运用: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分析,提高比较、鉴别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

2、展。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的消费观念,是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二)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举例法 探究法 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这是影响人们消费的客观因素,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还有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今天我们就从认识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入手,通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如何做到理性消费。2、心理测试:假如现在你有1000元压岁钱你怎样进

3、行合理的分配呢?(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下面三种方式中,你属于哪一种?A、立刻去商店把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买回来,反正是“以外之财”,花光也行。B、列一份购物清单,买一些自己切实需要的东西,合理分配。C、尽量不花,也许以后有急用,把钱攒起来。(教师过渡)其实我们花压岁钱的方式,往往就已经反映了我们是什么类型的消费者,同学们可以看一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A大手大脚的奢侈型消费者。B理智型的消费。C吝啬鬼型的消费。(教师引导)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理智型的消费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受到一些不良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从而走向不理智的消费之路。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就必须首先了解各种各样

4、的消费心理,自觉克制不良的消费心理,把握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良好的消费观。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有哪些呢?(二)讲授新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情境(一):别人穿什么,我也穿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设置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呢?教师归纳: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具有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流行性,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幻灯片展示)从众心里:特点、评价及态度情境(二):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发型值得

5、人深思。设置问题:(1)是什么心理驱使小贝理这样的发型?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呢?(2)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的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可以展示个性,有时还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如果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幻灯片展示)求异心里:特点、评价及态度情景(三):2015年最豪华的婚礼黄晓明和杨颖的婚礼花费2亿元人民币;港台明星李嘉欣的婚礼花费超亿元人民币;内地著名主持人谢娜的婚礼花费三千万人民币。设置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的消费心理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这是一种攀比

6、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具有夸耀性、盲目性,有利于推动商品生产者不断提高质量,创名牌,不实用,增加经济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是一种不健康心理,不值得提倡。(幻灯片展示)攀比心里:特点、评价及态度情境(四):买手机我不打算买太贵的,我想买一个既便宜又实惠、质量还不错的?设置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的消费心理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这是一种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是有利的,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过渡)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影响消费行为的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其中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情境

7、(五):小明一家关于是否贷款购买家庭轿车的场景。小明:没钱买车,可以贷款买呀?妈妈:我们还有十几万的房贷没还呢,再贷款买车,拿什么还?小明奶奶的观点:买什么汽车,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应该存到银行吃利息。设置问题:(1)请你为小明家是否应该买车提出消费建议 (2)你同意奶奶的观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贷款买车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已经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我们把这种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叫做超前消费。但是如果如奶奶所言,在家庭收入增加,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不去消费,这种抑制消费的行为也是不可取得。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既不能节制消费,也不能过度消费,那应该如何消

8、费呢?学生回答略(1)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量入为出的“入”既指当前收入,也包括未来预期收入,只要一个人当前的贷款数量不超过自己的偿还能力,他的消费就依然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可见,贷款消费与适度消费不矛盾。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时尚和潮流的诱惑,我们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2)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怎样做到理性消费?师生共读课本P21一段话,坚持“三个避免”过渡:我国早就禁止生产不可降解塑料袋、餐盒等,几年前实施限塑令,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幻灯片展示):情境(六):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讨论问题:面对白色垃圾的危害,说一说:生活中如何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倡议:绿色消费从小事做起(3)保

9、护环境 ,绿色消费设置问题:什么是绿色消费?有哪些要求?(师生共读课本P22总结绿色消费的含义及特点)过渡:去年以来,世界出现了粮食危机,我国粮价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在粮食危机面前,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许多与之不和谐的画面。(幻灯片展示):学生食堂浪费严重现象和西部山村的贫困状况图片设置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尽管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逐渐的富裕起来,但是国家还不很发达,还有一些地区和家庭处于贫困状态,还有与你们一样的同龄人上不起学。所以我们国家要富强起来,我们自身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4)勤俭节约, 艰

10、苦奋斗 情景(七):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按他的富裕程度,他的消费可以“随心:所欲”,但他花钱很节约,他曾多次来华访问,有时坐班机他只是买中等舱的机票。台湾首富王永庆,外出办事只吃普通的盒饭。香港首富李嘉诚曾创造过6天狂赚12亿元的奇迹,但他的节约程度也是令人咂舌。你认为富翁们的节俭和他们的成功是否有某种联系?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提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教师归纳:A、从传统美德看,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B、从本国国情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C、从个人成长看,有利于锤炼青少年的意志,陶冶情操,成就事业。可见,社会进步,节俭同步六、

11、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人的消费行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健康的消费心理才会产生理智的消费行为。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有益于个人,有益于社会,能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七、课堂练习:1、为了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社会必须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为此,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量入为处,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 B. C. D.2、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

12、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八、课后作业: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九、板书设计: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面面观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做理智的消费者十、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环节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能给更多学生的表现机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我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