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37916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业光谷丽都一期工程施工(一标段)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施工单位: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二0一二年八月六日 现场应急救援预案为了保证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有关政策规定, 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一、应急服务部门的信息消防部门 火警119公安部门 报警服务110交通部门 交通肇事122医务部门 急救中心120二、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

2、联系方式组 长: 冯志雄 职务: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18627095353副组长:汪中耀 职务:技术负责 联系电话:18809145677綦 林 职务:安全员 联系电话:18627851156组 员: 戴鹏斌 职务:施工员 联系电话:15171473873 柴文华 职务:质检员 联系电话:15972071023杨 莉 职责:材料员 联系电话:15926395151 汪 勇 职责:预算员 联系电话:15926297868联络员:孙 萍 联系电话 18627028386三、应急救援小组职责组长:负责提供应急响应所需的设备、资金;副组长:负责事故应急响应的统一指挥调度;组员:施工员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

3、规的宣传,落实安全设备,事故发生时负责外部联系;安全员负责员工培训,包括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配合事故的救灾工作;质检员负责事故调查、救灾、处理及善后的资金保障及提供;其他组员: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理,配合事故的救灾工作。四、本项目重大事故的类别根据本本工程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类别: 1、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卸料平台、楼面、屋顶坠落以及从平地坠落基坑桩孔等; 2、物体打击:指楼层落物、机械操作、物体落入基坑或桩孔等造成碰伤的伤害;3、触电:包括雷击、误操作、防护不当、未持证上岗等; 4、火灾爆炸:主要指现场可燃物和用火用电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5、中毒:焊接中毒、一氧

4、化碳中毒;6、机械伤害:主要指现场施工机械如挖土机、塔吊、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安装机械等造成的伤害。五、应急准备中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1、加强群众性的消防安全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2、工程开工前制定项目保卫、消防方案,内容包括: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 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记录。 六、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2、

5、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向公司上报。3、项目部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 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6、项目设紧急联络员,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 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副组长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七、

6、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 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工程技术部和公司领导。 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八、救援器材及设备 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 2、交通工具:供指挥、联系、

7、救援的用车 3、急救药品及器材: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救援器材及灭火器等。 九、各类事故的预防 1、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高空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有: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大意,作业之前设有按以高空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准备工作做得仓促,有的工作可以在地面上先做来做,导致在向处工作时间加长消耗体力,引发坠落事故。高空作业使用的安全工作在作用前未作认真检查。高处作业时站在箱子、木桶、铁桶不牢固的结构上工作,而引起坠落。梯子不牢固或爬竹梯时底下没人扶梯,梯子向后滑或向两侧倒而坠落。遇到下雨刮大风在高处工作,无特殊防护装置,引起坠落事故。预防高空坠落措施:凡在离开地面3米以上的地点进行高空作业时强调作业

8、人员应集中精力,严格按以高空安全工作规程执行,防止发生事故。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工作尽是减少高空作业。在没有脚手架或者没有樽的脚手架上工作,必须绑好安全带,挂牢安全绳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材料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以防坠落伤人。进行高处作业时,除相关工作人员外,不允许其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或保护,防止落物伤人。不允许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安全绳子系牢后上下吊送。防止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使用人字梯必须设有坚固的绞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更不准用人拉单梯当作人字梯使用

9、。电梯通道上,门户前或机械转动部分附近使用梯子时,应有人监护,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按规定进入危险场所时、 必须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或搭设有固定的安全防护。外墙外面清洗时,除在合同中明确提出发生一切事故均由讯息工期方自负外,还必须做好高空作业人员防坠落及高空失落工具砸伤地面人、车辆的监理工作。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做好上部桩孔处的防护,严防落物伤人。高空坠落应急处理措施:、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痛苦。并根据受伤程度进行救护。 、 应配备急救箱有效急救药品。 、 出血时必须先止血。 A、 伤口渗血: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扔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10、或用布带等止血。 B、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有条件用止血带止轿。再送医院。 、 骨折急救 A、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B、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C、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D、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

11、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 颅脑外伤 A、 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管通畅,若有呕吐,扶好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窒息。 B、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C、 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应立送医院诊治。 2、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材料堆放等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有

12、: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

13、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人工挖孔桩施工时要格外谨慎小心,防止工具、安全帽、堆土、石头、砖块、人员等落入孔中。 3、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和其它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仍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

14、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输验收手续。 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