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案Doc8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37695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教案Doc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教案Doc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教案Doc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往事荷塘旧事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过程与方法:质疑研讨-探究情感与价值观: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教学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表现小朋友儿时玩耍的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儿时小朋友玩耍时的儿歌.(学生观听)2、听了刚才的儿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3、回忆过去,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亲人的

2、关爱,故乡的明月,儿时的趣事,都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回忆往事,可以使我们重温欢乐,也可以使我们认识生活。让我们来开故事会,讲讲以往的故事吧!(学生讲儿时的故事)4、师:聆听你们的故事,老师仿佛也回到了童年。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童年,聆听一位大作家童年的故事。二、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读了课题,你了解到了什么?(课文写的是往事,故事发生在荷塘)3、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荷塘在什么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4、教师梳理问题后简单板书。三、检查预习。1、考查生字。点缀(zhu)颤动(chn)清澈(ch)恬静(tin)骇(ha)炫耀(xu

3、n)攫住(ju)呕(u)憨直(hn)2、指名分段读课文。3、学生读文时纠正字音,理解以下词语。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攫住:抓住。憨直:憨实直爽.四、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回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和小伙伴戏水的事情。)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小学四年级的时候。)3、往事像一粒粒珍珠,串起了七彩的童年,至今让作者记忆犹新。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作者写的是往事呢?学生会找到的句子是:(1)那是我刚好念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叫来在城里念大学的舅舅,让他带我去乡下,到外祖母家去过暑假.(2)我一直

4、留恋那笑声。(3)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4)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4、学生找到以上句子,齐读感悟.5、到底是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荷塘和小伙伴。)6、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分别找出描写荷塘和小伙伴的内容来。(课文2-5自然段写荷塘,6-17自然段写我和小伙伴的旧事。)7、荷塘和旧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五、体会情感。1、作者笔下的荷塘宁静而美丽,作者经历的旧事惊险而有趣,但事隔多年,为什么“荷塘旧事”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

5、爱。)2、师出示句子,学生齐读。3、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本文讴歌的主题就是“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文中“大自然和谐的美”指什么?“人类淳朴的爱”指什么?(大自然和谐的美指荷塘的美景,人类淳朴的爱指小伙伴的关爱.)六、教师总结。七、作业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塘旧事。(板书)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回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和小伙伴戏水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的赞美.)二、品读赏析.(一)学习“荷塘部分。1、指名配乐读文,想象你能看到什么?(学生回答。)2、荷塘给你留下了什

6、么印象?3、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学生会找到:(1)“来到塘边繁星闪烁。(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3)“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4)“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荷塘的形状美、颜色美、动态美。)4、作者笔下的荷塘如此美丽,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荷塘之美呢?5、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美丽的荷塘.请允许我也来赞美一下美丽的荷塘,好吗?(教师读文。)6、学生练读,赞美荷塘。7、刚才,同学们读的内容都是描写荷塘的景色,这就叫做景物描写。作者为什么把荷塘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呢?(

7、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恰当地使用了描绘颜色的词语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作用。)(二)学习“旧事”部分。1、荷塘的景色是迷人的,荷塘边的小朋友们更是可爱的。请同学们自由读叙述“旧事”部分的内容,思考作者写了他和小伙伴的什么事?(“狗刨比赛”“打水仗”“溺水遇救” )(板书)2、读一读这三件事,想想你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狗刨比赛“打水仗”-快乐;“溺水遇救”-惊险.)3、“狗刨比赛”和“打水仗给作者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勾起了我们对儿时的回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作者为什么能把游戏场面写得这样有趣呢?4、有人说:儿时的回忆就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请同学们读读“我溺水这一部分内

8、容,画出表现我当时的感受的句子.5、学生交流.6、想象“我当时的心情。7、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当时身处绝境的心情。8、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谁救了他,是怎样救他的?9、师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10、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11、“我”绝处逢生,吓得哇哇大哭,可是小伙伴们却为什么哈哈大笑?(引导学生理解为这是小伙伴们善意的嘲笑,而且表现了他们救人之后的轻松的心理,也是善良淳朴的表现。)12、小伙伴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勇敢、淳朴、憨厚)(板书)三、总结全文。1、学生读文。2、为什么多年后,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

9、现在我的眼前?(引导学生由物及人思考难忘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那些淳朴无华憨直可爱的小朋友,友情难忘,令人永远铭记在心。)3、教师总结。四、学习写法。1、本单元以“往事”为主题,都是写了作者回忆儿时的事情,这篇课文与前面的两篇课文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前面的两篇课文没有景物描写,这篇课文有景物描写,并且景物描写很细致。)2、如果去掉“景物”描写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五、拓展延伸。1、老师读采用此写法的片段,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2、学生列举自己所读过的采用此写法的文章,并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六、作业。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一画:作者眼中的荷塘。写一写;观察一处景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

10、荷塘旧事 荷塘 旧事 塘:浮光跃金 跑狗比赛 似晶莹的新月 打水仗 荷:娇嫩而洁净 溺水救获 像跳舞的少女大自然和谐的美 人类淳朴的爱报纸的故事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报纸的喜爱之情和对文学、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 2、学习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名作家孙犁的一篇文章,课文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果如何等) 2、理清思路。本单元我们重点进行了小标题的训练,你能

11、用小标题的形式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什么吗? (订报 读报) 二、质疑解疑,细读品悟 1、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请大家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2、学生读文质疑 (1)作者家里穷,为什么他还坚持订阅小实报? 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还说“无微不至”? (2)课文中为什么有“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这样的字眼? (3)妻子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借给作者?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段落来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订报又是怎样读报的? 三、深入中心, 升华理解 1、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们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 (如:文章的最

12、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2、什么是“取法乎上”?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发言。四、作业熟读课文。板书设计:筹订报纸报纸的故事 喜读报纸 对文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裱糊房屋 第一支笔教学要求1、 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 理清课文内容,了解第一支笔的由来.3、 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意的东西”指的是什么?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亲对“我”的关心及我对跌渴望之情.2、 理解“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意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13、?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准备:搜集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条件和现状挂图。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画.2、 你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3、 你知道画面中人物的关系吗?4、 这幅图,就是作者和他的母亲为了买钢笔在大雨中拉车赚钱的情景。5、 出示课前搜集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现状和学校的条件。6、 今天,我们就走进著名作家 梁晓声的第一支笔 ,感受贫困生活中的浓浓母子之情爱。二、 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读通句子。3、 全班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纠正字音.三、 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意1、 这篇课文写了有关“第一支笔”的哪些内容?给课文

14、分段,概括段意。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分段.3、 反馈学习情况.四、 走近贫穷,感受“渴望”1、 出示自学提纲:“我”为什么要买钢笔?母亲是怎么说的?“我”又是怎样逼母亲为“我”买钢笔的?为了买这支钢笔,“我是怎么做的?母亲在大雨中又是怎么做的?你从母亲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什么?1、学生围绕学习提纲,自主学习课文.2、反馈学习情况五、 保存钢笔,感受“母爱”1、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要保存这支钢笔,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2、让学生讨论,升华情感。六、拓展延伸,升华“母爱”1、你们的母亲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2、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谈谈母爱。七、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将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第一支笔买粮食借钱母亲生活贫困交房费借钱冒雨拉车买钢笔殷切期望(每个月几十元)看病还借钱(成熟在贫困之中的爱)语文天地五 教学要求1、 积累名人名言:鲁迅的名言2、 回忆童年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往事.教学重、难点关键1、 理解、积累鲁迅名言.2、 流利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