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3750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塘沽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 共计30分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畸形(q) 诘责(j) 文绉绉(zhu) 眼翳(y)B.胡髭(z) 黝黑(yu) 一绺绺(li ) 颔首(hn)c.直戳(chu) 解剖(pu) 诱惑(yu) 摹画(m)D.滞留(zh) 桀然(cn) 庶祖母(sh) 脊背(j)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A嬉戏 野蛮 托辞 匿名B枪毙 慈详 心慰 禁锢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实D争执 脾气 激荡 枝桠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每小题2分)1油光可鉴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仔细看 D引为

2、教训的事2迷惑不解 ( )A分开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释3广袤无垠 ( )A没有边际 B界限、边际 C白色 D货币4非凡器宇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D人才4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2分)慈详 忠厚 温和 和蔼翻出我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 )地说道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老师“弄不成”为人( ),却没有本事。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 )可敬。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2分) A.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

3、了。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2分) A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母亲觉得这人好象有点面熟,她回过头一看,只见那人正用一只浅色眼睛从衣领后面对望着。 C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D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7.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她的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4、。 B有一篇叫做柳宗元诗的文章,全文才两千字上下,引文不确实处却有十一处之多。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古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 D国内外不少作家经常备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听到的、说到的、想到的美妙词语,以备写作时选用。8、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现代文阅读题读藤野先生一文回答问题。9、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 A、介绍浙江缺少大白菜,

5、北京缺少芦荟。 B、分析白菜在浙江、芦荟在北京受优待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 C、指出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是仙台没有第二个中国留学生。 D、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原因是“物以稀为贵”,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和隐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10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迷惑。( ) 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60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6、D、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11、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 A、每当想到藤野先生的严厉、严慎,就不得不努力写作。 B、每当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想起先生的希望与教诲,便从中得到鼓舞,英勇地去战斗。 C、每当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回忆起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不好意思不努力写作。 D、藤野先生的照片像一个先生临督着自己去努力写作,同“正人君子”之流斗争。1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7、)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二、(21)默写(每空1分)共计12分1、 ,到乡翻似烂柯人。2、东风不与周郎便, 。3、 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4、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5、 ,零丁洋里叹零丁。 ? 。6、 , 波涛如怒, 。7、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计1

8、2分画皆以人重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注释: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22、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9、2分一钱不直: 后世见者必宝之:24、翻译下面句子。4分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C作者认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26填空。2分“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永叔,即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课外

10、现代文阅读 共11分父子之间的怯意 (韩 羽)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威胁着我们喝。说“威胁”,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11、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金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

12、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玻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是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平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望着逐

13、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侯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27、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请列点回答(每点用序号标明)。(3分)1、2、3、27、请概述“父亲”对“我”产生怯意的原因。(2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