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7347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纲要第二单元:体操中的美对称图形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下册 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柏义伟 一、素材解读: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对称现象,是通过民俗节上的一组照片来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素材,同样也是以照片的形式来呈现的,这里的照片是一组关于人的动作的照片。通过这样的材料来学习对称图形,更有利于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与教育,因为对称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就是数学美。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 一年级上册:图形与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从上、下、前、后、侧面不同的位置观察实物及图形; 一年级下册:方位与图形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各种平面图形;

2、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图上的东西南北,从不同方向观察实物及图形; 二年级下册:对称; 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位置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变换平移与旋转。 与本单元学习有紧密联系的知识是二年级下册的“对称”,以上其它的知识虽然与本单元学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由于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与空间想象、空间观念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也是本单元学习的经验与方法基础。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对称现象的继续学习阶段; 是轴对称图形的初次学习阶段;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3、知识构成对称图形,对称轴。 4、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1个红点,共1个例题。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认识对称图

3、形,对称轴。 三、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如何把握教材: 所谓现象,是指由多种元素构成的事物(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 对称通常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大小、形状和排列(或距离)是判断对称的三条标准,这三条标准简单地来讲就是“沿中线对折后两边会完全重合”。 2、教学设计的理念 以基础教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意义表象,培养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3、教学内

4、容的重组加工 本着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增加了学生自己搜集图片,并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和说明,既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历史、地理、科技、生活、艺术、美术等各方面知识,体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增加了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进行创造性学习。 4、教学方法的构建 (1)教学技术和手段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轴对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通过学生动

5、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并验证自己的发现,如把轴对称图形折叠观察它是否重合,并和同学交流。 (2)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在教学之前发动学生,去收集轴对称图片(找图片、微机查找、网上下载)。引导同学把收集到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如:建筑、自然界、科技与生活、民俗风情等,并要求学生按此四大类挑选典型的图片和实物,并挖掘图片和实物的引申含义。 四、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一)欣赏画面,提出猜想(初步感知) 这个阶段要把握的教学目标,一是能够看懂图片是什么,是体操表演;二是从对称特点上对图中的几张照片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图形的特点,既

6、从中间画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也是提出猜想的过程。 (二)从物到形,建立表象 画出图形:如果利用图中的照片进行对折,显然左右两边是不会完全重合的,因为它毕竟不是标准的图形,与轴对称的概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因而有必要进行从照片到图形的逐步抽象。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的操作演示,如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几个人物的造型,使之成为规则的图形。 剪图形:把画在纸上的人物造型剪下来。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课前剪好或画好。如果考虑到剪下来使用不方便,可以画在纸上,进行反向的对折。 对折图形:利用人物造型的纸片材料,动手试一试,看能发现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描述,并适时地给出对

7、称轴的名称。 以上教学是一个从物到形、抽象图形特征的过程。就是说,我们要探究物体的特征,要首先为物体找到一个数学的空间模型,以上的把动作造型抽象为图形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数学的空间模型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实现教材动态呈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的过程。 (三)操作实践,丰富表象 1、平面图形的探究 为学生提供各种平面图形,动手折一折,看能不能发现对称和特征。 在探究的过程中,抽象各类图形对称轴的不同。 2、组合图案的探究(教材32页第2题) 利用各种平面图形,组合图案。 (四)交流展示,引向生活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和信息 1、建筑方面 北京天安门赵州桥索菲亚龙塔 2、自然界: (1)叶子蝴碟倒影猫头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2)蚂蚁(3)海鸥(4)东北虎 3、科技与生活 (1)汽车(2)飞机(3)门窗装潢工艺品 4、民俗风情: (1)剪纸(2)喜字和窗花(3)中国结 通过欣赏美好的对称,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但是同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无论是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建筑生活用品等,它们都是立体的,只有体现在图片上,才是轴对称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