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37296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生理学习题与答案b第一章 绪论/b一、单选题 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性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2. 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刺激D反应E阈值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 5.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排便反射6.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

2、产生 A收缩反应B分泌C神经冲动D电位变化E离子运动7. 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8. 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E炎热环境下出汗9. 神经调节中的控制部分是 A感受器B受体C神经中枢D靶组织或靶器官E效应器二、问答题 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2.兴奋性和兴奋有何区别?3.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它有什么生理意义?-答 案- 1.人体的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

3、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是通过各种反射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客观存在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具有迅速、短暂和精确等特点。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送,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体液因素主要是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组织、靶细胞。某些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也属体液因素,主要在局部起作用。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和广泛。自身调节则是指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发生的自身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比较局限,调节幅度较小,但对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稳态有一定的

4、意义。 -2.机体或细胞对有效刺激发生的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兴奋则是指由相对静止变化为活动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兴奋性是活组织具有的生理特性,而兴奋是有兴奋性的组织对刺激发生的一种反应的形式变化。-3.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在正常生物体内,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内环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值、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相对恒定是维

5、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必需的。一旦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机体新陈代谢将出现障碍。 yiii 发表于 2007-11-9 18:45 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size=2b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b/size/font一、单选题1 阈电位是指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Na+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C造成膜对K+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2.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BK+CCa2+DCl-EMg2+ 3. 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

6、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去极化4. 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的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B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Na+-K+泵和Ca2+泵的共同作用 5.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AK+内流BCl-外流CNa+内流DNa+外流EK+外流6.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作用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被动转运7. 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腺体分泌B腺体分泌C产生神经冲动D产生动作电位E产生局部电位8.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A脂质B蛋白质C糖类D核酸E糖蛋白9

7、.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B细肌丝C肌纤维D粗肌丝E肌小节10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使Ca2+通道开放11 葡萄糖进放红细胞属于 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E吞饮12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13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A阈电位B锋电位C负后电位D正后电位E局部电位14 按照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为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C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D细胞在

8、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E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5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阈电位B阈强度C刺激的时间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E刺激的频率16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之和17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脂酶BATP酶C腺苷酸环化酶D胆碱酯酶E脂肪酶18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19 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 A箭毒B阿托品C四乙基胺D

9、异搏定E河豚毒素20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氨基丁酶D乙酰胆碱E5-羟色胺二、问答题 1.载体易化扩散有什么特点?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3.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4.试述前负荷与后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作用5.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有什么不同。-答 案- 1.载体易化扩散有以下特点:载体蛋白具有较高的结构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地与某种物质作特异性结合;具有饱和现象。膜上有关的载体数量或载体上能与该物质结合的位点数目有限,如超过限度,即使再增加待转运物质的浓度,也不能使转运量增加;竞争性抑制,即结构相近的物质可争夺占有同一种载体,一种物

10、质可抑制结构相近的另一种物质的转运。-2.跨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细胞膜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细胞膜在不同状态对离子具有选择通透性。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其形成本质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故静息电位的水平,即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内发生的一次迅速的、可逆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它在图线上分为上升去极化相、下降复极化相和电位调整(后电位)。其形成机制是: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内流。故上升相即Na+内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由于Na+通道的失活,使活跃的K+通道又显现出来,K+仍可顺浓度

11、梯度外流。故下降相即为K+外流形成。由于细胞膜内Na+浓度升高,膜外K+浓度升高,使膜上的Na+-K+泵激活,可逆浓度梯度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正常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为下一次兴奋做充分的准备。-3.神经-肌肉接头由三部分组成,即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此处兴奋传递过程是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入前膜,促使前膜内囊泡前移与前膜融合;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出胞方式,量子式地释放到接头间隙,并向后膜扩散;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特异性受体(N2受体)结合,受体转发信息,使终板膜上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局部电位。通过总和及电紧张扩布,在肌细胞膜上出现动作电位,完成兴奋的传递过程。间隙中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多余的迅速被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活性。运动神经末梢的一次兴奋产生只能引起一次兴奋的传递,并发挥作用。而机体内运动神经的冲动多为连续冲动,故骨骼肌收缩表现为持续强直收缩。-4.肌肉收缩前加在肌肉上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其作用在于改变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初长度越大,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越大。肌肉收缩开始时,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为后负荷。后负荷越大,肌肉若要克服后负荷,则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就越大,但肌肉缩短的速度会减慢,且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