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36962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 析作者:张娜张诚铭来源:中国军转民2018年第7期1 .引言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有: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 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1】。科研院所自行实施转化的优点在于,相关利益主 体较少,利益分争不多,转化效率较高;缺点在于,科研人员不熟悉工程技术和市场规律,不 善于经营管理,抗风险能力差【2】。科研院所采用、模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都 涉及科技成果定价或者利益分配比例的问题,科技成果合理定价是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关键。理 论研究中,科技成果定

2、价主要有3种方法: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但在技术交易市 场的实际操作中,这三种方法都仅能对科技成果的理论价格进行估算,即获得价格量级范围。 实际交易价格为考虑研发成本、转化费用、期得收益的“供方作价”与考虑购买技术成本、技 术预期收益、市场风险、供需状况的“需方作价”相博弈的结果。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OTL的技术转让费用收取方式很灵活,可以采取使用前期付费、年 付(分若干年付清)、红利、股票4神形式。针对创业公司缺乏流动资金的情况,大学采用收 取部分股权代替技术转让费用的方式【3】。国内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

3、的博弈机制研究,福 建师范大学的兰筱琳等以成果转化中各方的博弈能力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利 益博弈模型,提出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均衡的对策建议【4】。刘宇宸等建立了高校科技成 果转化问题的基本博弈模型,高校的策略仅有转化、不转化,企业的策略为购买和不购买,仅 考虑了 “转让”这一种科技成果转化形式【5】。刘国亮等更进一步,建立了高校与企业合作科 技成果转化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高校的策略有:自行转化、转让、出资入股等形式嘲。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的是技术商品。技术商品的特点在于其无形性,显性知识以信息、软件、 模型、方法等方式存在,隐性知识存在技术人员头脑中。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

4、析中, 科技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概率影响不可忽略。科研院所由于受工资总额限制,很难拿出 合适的奖励支持和激励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因此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 作的积极性不足。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经201 5年修订后,明确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 位依照本法规定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耍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的支出计入当 年本单位工资总额,但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1】,从 政策上解决了工资总额的束缚,无疑给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打了一剂强行针。本文结合新转 化法政策激励对科研人员影响建立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模型,并进行模式 选

5、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2.博弈模型建立及求解2.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 了解程度进行分类,博弈可以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合作 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后行动者能够观测到先行者的行动,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博弈可视为完 全信息动态博弈。博弈的主要表述如下:参与者:又称为参与人或局中人,每个参与者的目的都是通过合理选择自己的行动使自身 收益最大化。行动: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上的决策变量,我们用a;表示第i个人的特定行动。策略:踏实参与者如何对其他参与者的行

6、动作出反应的行动规则。用s;表示第i个人的 某一个策略。收益:指一个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参与者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或期望效用。结果:我们用支付函数来表示一个行动后,每个参与人得到些什么。2.2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博弈模型2.2.1模型假设假设博弈参与者只有科研院所与企业,科研院所某项科技成果实施转化,企业有能力实施 产业化转化。且在交易的过程中有如下假设: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可以开展实施转化,实施转化后不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不可直接应用,其转化必须经二次开发,开发成本与科技人员积极性、 能力等密切相关。 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由科技人员兼职,除去科技成果转

7、化工作,还需负责 其他科研项目等; 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合作式理性的,都是追求本身效用最大化的; 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信息完全对称,合作道德风险问题不予考虑。2.2.2模型建立假设科技成果本身的价值(运用成本法核算出科技成果开发的全部投入)为V,二次开发 成本为C,成功实施转化后的收入为II(II-CV)。科研院所的策略集合:入=伯行转化,成果转 让许可,合作实施,放弃转化):企业的策略集合:A=同意,不同意)。科研院所与企业博弈过程如下:(1)科研院所为先行动者,在博弈的第一阶段,科研院所实 施转化有3类选择: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讪许可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 为合作条件或作价投资,与他

8、人共同实施转化的收益。科研院所选择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博弈 结束,科研院所选择与金业合作,博弈进入第二阶段。(2)企业是否同意科研院所的合作,如不 同意,博弈进入第三阶段;如同意,双方就转化交易价格或出资比例入股的效益分成比例协商, 博弈结束。(3)科研院所此时有2类选择:自行实施,放弃转化,博弈结束。当科研院所选择自行转化科技成果,成果成功转化的概率为pl,pl(0, 1),pl表示了科 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科研院所自行转化的期望收益是p.II-V-C。当科研院所选 择与企业合作,成果成功转化的概率为p2,p2(0, 1)。因此战略组合(自行转化,不合作) 的支付向量为(p.II-V

9、-C,0)。当科研院所选择与企业合作后,有两种模式,转让,许可与合作实施。假设转让,许可的 交易价格为P,则战略组合(成果转让,许可,同意)的支付向量为(P-V,p2 了【-P-C),当 企业不同意时,科研院所有自行转化和放弃转化两种选择。战略组合(自行转化,不合作)的 支付向量为(p兀-v-c,0),(放弃转化,不合作)的支付向量为(0, 0)。假设科研院所选择科技成果与企业合作实施转化,采用收入分成的支付方式,分成的比例 为”,”6(0, 1),企业参与收入分成的比例为1-九,二次开发成本依椐收入分成分摊。假设科 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成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概率为p3,p3(0, 1)。在此模式

10、下科研院所的期 望收益是” p3lI-V-入企业的期望收益为(1 -九)p3ll-(1 -九)C,因此战略组合(合作实施, 同意)的支付向量为(九p3lI-V-九C, (1-九)p3兀-(1-A)C,。当企业不同意时,科研院所有 自行转化和放弃转化两种选择。战略组合(自行转化,不合作)的支付向量为(p.II-V-C, 0), (放弃转化,不合作)的支付向量为(0, 0)。综上,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模 式选择的博弈树如图1所示。2.3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博弈模型修正及求解2.3.1模型修正 上述模型表述了科研院 所与企业合作转化模式选择博弈的基本思路,但是模型假设中没有考虑科技人员

11、对科技成果转 化成功概率的影响。由于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普遍既有科研工作又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而且由于技术商品的特殊属性,科技人员投入的积极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概率有很大影响。 2015年修正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提高了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科技人员奖励和报酬的比例, 假设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科技人员奖励和报酬的比例为x,奖励和报酬的比例与科技成果转化 成功的概率存在函数关系,即按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奖励后,科研院所自行转化科技成 果成功的概率为p.,科研院所转让,许可企业,企业转化成果成功的概率为p2,E *H1I.v-| 1料研蝇的与土业女件此.行开楂成电皓外谶乳谑:抻的可再指啊廊(1)j - -.1.* T: - LV.: rzg :! 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