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专题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36908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专题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中考练兵1、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触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择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实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来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分析论证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这个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为了证

2、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实行了实验,他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增加物质 _补充步骤 _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_,说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2、 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 热量后,直接升华 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 成固态的 碘(填物态变化名称)3、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鞋酒精溶液,能够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 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3、 如图15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 口处,并将烧杯

3、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 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 现象;过一会儿还 能够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现象,同 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 热量。4、 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通过下列哪种5、 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6、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 高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7,把水滴人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

4、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 ) A凝固 B汽化 C熔化 D升华8、 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 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 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 。 9、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的快慢。(3)实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

5、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相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10、夏天,身体健康的王刚同学从游泳池起来后,冷得直哆嗦,这是因为水_的缘故。蒸发吸热1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12、霜是由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13、下列物态变

6、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14、图1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15、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像可知: 冰的熔点是; 冰的熔化规律是 ;(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16、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20)来完成实验.(1)图21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

7、情景为_(填“a”或“b”)(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2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填A或B).(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17、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 18、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选填

8、“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水的温度/929394959697989999999999991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20、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21、2011

9、年1月8 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 形成的。2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23、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000012 (1)实验叫,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小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

10、的含义是: 和,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24、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15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15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 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11、(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25、如下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26、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 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 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

12、器要汽化27、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28、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B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C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 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29、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又容易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