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367850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2二、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一)观念陈旧,对电子政务建设认识不到位3(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存在“数字鸿沟”5(三)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6(四)资金短缺,影响电子政务良性发展6三、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7(一)改变观念,尤其是领导的观念7(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8(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9(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投入问题9结论10参考文献11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在当今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发展和实施电子政务成为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2、也是各级政府和部门正在实践的课题。而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以电子政务带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电子政务 电子政府 信息化在当今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快速扩散促进了各国政府改革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浪潮。如何发展和实施电子政务成为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各级政府和部门正在实践的课题。我国

3、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推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被逐步纳入政府改革的目标体系。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促进各级政府真正实现公开透明、高效运转、勤政廉政,对全体公民行使涉及政府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经济还不发达,东部局部地区和中西部的大部分还属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使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4、,而开展电子政务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是,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大部分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始建设。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以电子政务带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开展电子政务方面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从领域看,已从三金工程扩展到目前的十二金工程。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信息化工作起

5、步较早的地区和部门开始逐渐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的欠发达地区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网络建设基本以外网、内部网、纵向网三个物理隔离的信息网络为主要模式。在信息化政策法规方面,欠发达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中,逐步认识到信息化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根据行业、地区特点制定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尤其是电子签名法已经出台。在组织建设方面,各地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许多地区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将信息化工程列为“一号工程”,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信息化专门机构并将其列为行政

6、编制。然而,在看到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信息技术革命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严重滞后,信息化进程的起步也因此延迟了许多。毫无疑问,多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推进行业和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给予欠发达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大大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一些欠发达地区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环境。但是,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不是在缩短,而是在加大,信息化程度仍然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电子政务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二、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就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阻

7、碍了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也为下一步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下面对一些主要问题分析如下:(一)观念陈旧,对电子政务建设认识不到位1.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更缺少对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和方式深入研究。各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时,对电子政务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间的界限和关系未完全理清,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2.思想上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性和长期性准备不足,管理思想和方式没有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缺少对信息系统建设自身规律的深刻认识,忽视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工程性、过程性和长期性,急于事成,陷入“浮躁式”

8、、“短效应”、“欠管理”、“无维护”的不良循环。例如,“政府上网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应用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3.观念上的误区。目前,各级政府提高了对电子政务建设重视程度,但在观念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

9、的误区。这些误区不消除,必然会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方面,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电子政务建设会掀起新的攀比之风,以至于某些落后地区为了显示自己的超前意识,在地方财力十分吃紧,本地群众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率均比较低的情况下,盲目效仿发达地区,上马一些华而不实的电子政务工程。这种不顾自己的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要而进行的“穷过渡”,已经从根本上偏离了我们通过实行电子政务降低政务活动成本的初衷。像某些地区或部门领导人为了赶时髦或显示“政绩”,匆匆上马一些大而无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失去了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存在“数字鸿沟”1.信息普及率低。在欠发达地区,企业

10、计算机普及率低,入网率更低,没有群众基础,尚难以形成对电子政务的有效需求。再从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来看,目前,政府的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有的正在进行网络建设,有的仅将网络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有的甚至还无动于衷。当前电信领域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2.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从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的要求来看,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内容、技术标准、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条件等各方面都

11、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单位花了很多钱购置了硬件设备,却因为没有实用的软件而长期闲置。即使采购到一些应用软件,也常常因为易用性差而放置一边。如果政府职能或有关信息不能很好地实现上网,政府建设的物理网就可能是一个空壳。3.信息水平较低。目前,欠发达地区公务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政府部门的工作主要是与文件打交道,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文件的拟定与传递已驾轻就熟。近年来,虽然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部门,但一般仍然是用计算机把文件打印出来传递,因此,在各部门之间传递的仍然是纸介质的文件。而办公自动化系统要实现的是有和计算机将所

12、有文件管理起来,首当其冲的便是实现文件在网络中的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感觉难以习惯。4. 欠发达地区亦存在“数字鸿沟”。目前,“数字鸿沟”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国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建设。随着政府办公系统网络化的加深,电子政务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均,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是那些无法上网、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弱势群体。由于通信基础设施及家庭经济等原因,欠发达地区的绝大部分农村家庭还不具备上宽带网的条件,而且广大农村基础教育普遍薄弱,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技术的文盲、半文盲,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这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

13、(三)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目前,不少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相应的发展规划。如果没有一个全局性的标准,必然产生系统不支持数据不兼容等问题,产生一个又一个新的信息“孤岛”,使电子政务发展陷入条块分割的局面,既造成大量的浪费也给政府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而基层更是如此。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导致各个县(市、区)、部门分头建设、重复投资,使上下级之间、党政机关之间本应一体的办公信息化资源被相互割裂开来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局面。有不少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出现“割据”现象。(四)资金短缺,影响电子政务良性发展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

14、工程,包括浩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人员培训投入以及相关的其他投入,不仅投入周期长,是一个需要连续投入的工程,而且其投资额相当巨大,需要巨额的经费投入来保证工程的建设顺利运转。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大多为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化程度不高,其财政基本上是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而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困扰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头等难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普遍模式是,几乎全部的建设资金都来源于各级财政,也就是说全部是政府自有投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目前对于政府上网的经费投入基本上属于政府以财政的方式支

15、付,有的部门也依靠自身的财力进行建设,但总体来说都没有脱离由政府投资的框架,至于一些其它的投资手段与渠道还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在欠发达地区或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就经常堂而皇之被搁置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资金。因此,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才能使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三、我国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改变观念,尤其是领导的观念“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观念问题”。改变当前传统、陈旧落后的观念,尤其是相关领导干部的观念对于欠发达地区是第一位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远见,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要用信息化来带动

16、干部的观念转变,只有干部观念改变了,电子政务才能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固然要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另一个因素非常关键,就是要有若干有理想、有魄力、有激情、渴望成功的领导能够有力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事业的发展。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而我国行政管理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紧迫性、实效性,特别是“一把手”关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信息化工程列为“一号工程”,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信息化专门机构并将其列为行政编制,从机构、人员,经费上保证信息化建设。这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电子政务的兴衰成败。(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政府和私营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建设国家基础信息结构,为信息社会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立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