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36714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进才高一下期中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进才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2016年4月)命题教师 刘志强 审题教师 王云帆一、阅读 (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2分)文段(一)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的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

2、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gng(A)舀(B)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

3、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一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

4、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节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文段(二)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和孩子似的。祖父长得很高,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儿。”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他就伸出手去把孩子的帽子取下藏起来,有时放在长衫的下边,有时放在袖口里。他说:“家雀

5、儿叼走了你的帽子啦。”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孩每次都能在他衣襟或袖口下把帽子找出来。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就这样不知做过了多少次。但是,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一到后园里,我就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

6、能的,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实在跑不动了,我才会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休息好了又是跑。樱桃树上,明明是没有结樱桃,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李子树是半死的样子了,根本不结李子了,就偏去找李子。一边找,还一边大声地喊:“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祖父老远地回答着:“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再问:“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祖父说:“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一听了这话,我就跑到祖父那里,似乎是很生气的样子。等祖父用慈祥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笑了半天才能够止住,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高兴。我的笑声不知有多大,只是自己都感到震耳了。后园中有一

7、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别的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我笑得哆嗦起来,几乎没有力气再插上去了。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我借机进

8、屋去找一点儿吃的,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祖母一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我笑得最厉害,在炕上直打滚儿。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才明白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也大笑了起来,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儿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刚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儿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节选自呼兰河传1在A处看拼音写出汉字,在B处填写加点字的拼音。 (2分)2对第段画线句

9、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强调时间虽然已经很晚,但是鲁迅夫妇与朋友谈兴正浓。B从侧面反映了许先生担心谈话太晚妨碍鲁迅休息的心情。C表现作者既想继续谈话又担心太晚没车回家的矛盾心理。D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朋友的热忱、耐心和包容。3简析第段画线句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表达效果。(3分)4. 文段(二)中划线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2分)5.分析呼兰河传中祖父形象和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的鲁迅形象特点的共通之处.(分条陈述)(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14 分)最美人瑞这样走来柳鸣九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

10、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

11、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议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

12、,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

13、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先生雪中送炭,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

14、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注释】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6.第段画线句描写杨绛先生穿着和化妆,突出了杨绛 的性格特征。(2分)7.第段画线词“低姿态”的含义是 。(2分)8.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9.阅读本文段,概括作者详写的事件: 分析作者详写的理由: (结合文本内容回答)(3分)10.对于文章的标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气质高雅B“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谦恭低调C “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无私奉献D “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宽厚仁慈11.下面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理由。(3分)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