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36268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老年社会保障调查报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根据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险,我的调查目标主要包含两大原则:一是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二是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权利与投保对等的原

2、则。享受老年社会保险与劳动义务对等原则一般规定,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老年人是指劳动达到一定年龄后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以后,无论其实际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都必须按规定退休。这也是他们获得老年社会保险必须履行的义务,即劳动到达一定年限后,放弃劳动行为。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权利与投保对等的原则一般规定,享受老年社会保险的人也承担保险费用,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和缴纳保险费的期限,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以前政策规定:男性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由劳动保险基金机构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付给养老补助费,至死亡为止。女性则是年满50岁,一般工龄二十年,享受规定的养老补助费待遇。今年国

3、家开始提出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4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40974亿元,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为31800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结余资金都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也仍然会有接近1万亿的空账,而且这一缺口较2013年度又扩大了2334亿元。其实,对于中国养老金缺口大的新闻报道一直不断,尽管官方曾多次曲折辟谣,但谁都清楚,这确实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延迟退休年龄,一来其本身仍可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二来对于养老金的基数缩小和填补亏空都是一个利好措施。中国社科院发布最新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4、绿皮书认为,中国目前存在大量低龄退休人员,开发其潜力是今后的主要方向。在这份报告中,社科院建议,延迟退休可分“两步走”: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报告还建议,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根据与几位老人的谈话,我们了解到了一些不同人群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首先,第一位老人是来自四川省眉山市的李明德,他是一位退休老教师。这位老人是属于城镇户口,作为一位退休教师,他目前收入来源主要是退休工

5、资。作为享受以前的政策的老教师,他的退休工资是按照退休金待遇规定的,但由于教师是特殊行业,按照规定,退休时工龄达到30年的,领取原工资100%的定额退休金。他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当时工资为4600,退休时,工龄为39年,现在领取同当时工资一样的退休金。第二位老人同样来自四川省眉山市,属于城镇户口,陈婆婆当年在学校食堂工作过,养老保险当时投保的时候,全部是自己付款,全额20000,交了15年。从五十周岁起,开始领取养老金,最开始每个月480,现在六十岁过后,每个月领取1360。在当时职工工资不高,失地农民买保险才交八、九千的情况下,交两万也是比较高的投保金额了。第三位老人是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的,

6、属于农村户口。自己每年交6144,平均每个月交512,总计交了四年,政府一次性补贴了两万三。老人房屋在2014年拆迁,当时一个月会领取一百多,从年龄满60周岁起,老人每个月领取六百多,之前领取的一百多,不再领取。交养老金时,对他们承诺是从65周岁开始每个月领取一千多一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李老师作为退休教师,他的退休金也就是养老金是远远高于另外两位老人的,这也是养老金双轨制在社会引发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进行了调整改革。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重申了建国

7、初期规定的离退休条件和待遇标准,使机关单位和企业的职工在离退休后都有了根本保障,但是原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又再次一分为二,并且在后续的改革中渐行渐远,最终形成目前的养老金双轨制。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决定在全国开展“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1997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企业职工退休领取“基本养老金”,退休金按照其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发,后又经

8、过几次改革调整,逐步提高养老金统筹的层次,到20世纪末,基本奠定了现在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则继续领取“养老金”,依据其工龄和退休前的工资计发,由此形成了在养老制度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轨”模式。养老金双轨制,由于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务,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待遇差别很大,造成了新的不公,社会反映强烈,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和两位在职教师的聊天,我了解到,现在已经开始初步的养老金改革,他们的工龄已经26年了,突然的改

9、革,让他们不知道以后自己的养老金何去何从。改革之前,他们每个月需要交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二,只需要自己交;现在改革过后,每个月需要交全部工资的12%作为养老保险,职业年金需要交全部工资的8%,现在有消息说会把他们以前没交的那部分给补上,可是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这让他们对自己退休以后的养老问题很是担心。现在对于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国家开始提出改革,但是到现在具体的政策还没有出来,对于最开始实行退休金政策,之后实行双轨制改革的事业单位职员来说,作为“中人”,他们自己交养老保险的时间肯定是不如一开始就是改革后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是已经实行改革了,他们的养老保险也不能再继续实行退休金政策。对于“中人”的养老待遇问题,政府还需要仔细思考。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