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36158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5 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单元综合测评(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98年弗拉扎尔夫人曾慨叹:“它”在150年前曾经是使整个世界沸腾起来的“碳”,而150年以后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这里所说的“它”指的是()A权利法案颁布 B共产党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俄国二月革命发生解析:1998年是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特殊年份,题干中材料是拉扎尔夫人对共产党宣言历史价值的充分肯定,B项正确。答案:B2亚当斯密曾说:“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

2、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A反映了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B揭示了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D彰显了工厂制的优越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思想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见识必然更有限”“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说明作者认为细密分工的现代经济体系会对工人造成负面影响,工厂制度也在压榨工人,这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时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3、失灵的有力证明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工厂制度存在着局限性,故D项错误。答案:B3(2016福州模拟)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解析: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普鲁士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政策,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因此巴黎公社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外敌普鲁士发起进攻,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答案:B4研究巴黎公社的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认为:公社是“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

4、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对材料中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工人阶级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B巴黎公社的失败表明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尚不成熟C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已经丧失了进行任何革命的历史条件D巴黎公社起义促使资产阶级调整统治策略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巴黎公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但其失败表明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公社起义促使资产阶级不断调整统治政策,缓和同工人阶级的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历史条件荡然无存。故选C项。答案:C5(2016济宁月考)共产党宣言中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原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5、是和与国情相结合的道理。与此理论相符的革命实践有()俄国二月革命中两大阶级联合斗争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展开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巴黎公社运动中无产阶级联合农民一起战斗A BC D解析:巴黎公社运动中无产阶级没有联合广大农民一起战斗,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答案:A6(2016辽宁五校联考)俄国学者柳谢缅尼科娃指出:“村社制度这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的自然形式的古老传统,在我看来,正是1917年政治文化的基础。”作者认为()A苏维埃政权植根于村社民主传统B村社组织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前身C村社制度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D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解析:本题

6、考查1917年俄国政治的发展情况。1917年俄国的“政治文化”应该指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在该学者看来,苏维埃政权植根于俄国古老的村社制度,故选A项。答案:A7(2016岳阳市质检一)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B电文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

7、付苏联”,可以得出对苏实行“遏制战略”,B正确。材料不是主要在说明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A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本材料是在1946年,冷战还未开始,C、D两项错误,故选B。答案:B8下面为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国家和参加经互会的国家示意图。从中所能获取的历史信息应该是()A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在经济上的对抗B雅尔塔会议上划分的势力范围C美苏两国在二战后的军事占领区D东西欧在军事上的对峙解析:由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均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对抗的产物,属于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争夺。故选A项。答案:A9(2016青岛一模)二战后,和平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

8、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积极和平”,以下属于“消极和平”的是()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C不结盟运动 D冷战解析:美苏核军备竞赛属于美苏冷战的表现,A项错误;热战不属于和平的范畴,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组织,属于“积极和平”,C项错误;冷战是指不诉诸武力的直接对抗,冷战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故D项正确。答案:D10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爆了()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C“柏林墙”危机 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古巴地处“美国的后院”,美苏“冷战”时期

9、出现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后院的典型表现,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6石家庄模拟)1964年,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1966年6月,戴高乐访苏时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设想。这表明()A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B欧共体力量的壮大C中苏关系日益恶化D法国力图突破两极格局解析: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三个材料反映了法国外交上的独立自主愿望,反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D项正确。答案:D12英国学者杰夫代尔刊文指出,当前美国国内有种声音,“奥巴马的罪

10、过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处理对外事务的风格过于胆怯;二是在他总统任期内美国开始从其在世界各地的势力范围撤退。”这种声音诞生的背景是()A美国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动摇B奥巴马统治违背了宪法的精神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逐步增强D美国国内不满奥巴马的外交软弱解析:新世纪,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逐步增强,美国实力下降,“美国开始从其在世界各地的势力范围撤退”,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题32分,14题20分)13(2016佛山调研)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

11、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12、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8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8分)(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8分)(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出处结合所学知识获取准确答案,第二小问注意从材料中获取原因,特别注意对过渡特点的分析。第(2)问由材料中“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可以获取答案。第(3)问从俄国革命的进程中判断“第

13、一次革命高潮”“新高潮”应是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4)问应联系新政权建立后的革命措施来回答。答案:(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4)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14(2016徐州七校联考)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跌宕起伏,让人们深切感到和平与对话的重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

14、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材料二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我们想要赢得和平,并不是对任何其他国家人民的胜利,而是一种有“妙手回春”之妙用的和平,一种给那些苦难的人民带来同情的和平,一种对那些反对过我们的人表示谅解的和平。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材料三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

15、,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201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二战后初期美国试图“挑起领导的担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表现。(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张走向“谈判的时代”的原因。(4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前世界政治形势呈现怎样的局面?分析材料二、三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解析:(1)回忆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从美国发起“冷战”、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角度回答。(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联系此时美苏实力对比、盟友竞争、越南战争的影响等知识回答。(3)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回答“局面”。从材料二中“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材料三中“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等信息入手分析,可知美国、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