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112集合的概念之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6067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112集合的概念之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112集合的概念之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112集合的概念之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112集合的概念之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二)教学目标:掌握表示集合方法;了解空集的概念及其特殊性,渗透抽象、概括思想。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表示一些简单集合课 型:新课教学手段:讲授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复习提问:集合元素的特征有哪些?怎样理解,试举例说明,集合与元素关系是什么?如何用数不符号表示?那么给定一个具体的集合,我们如何表示它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集合的表示 (板书课题)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二、 新课讲解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例:“中国的直辖市”

2、构成的集合,写成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由“maths中的字母” 构成的集合,写成m,a,t,h,s由“book中的字母” 构成的集合,写成b,o,k注:(1) 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2) 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比如:与 不同,(3)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例1(P4)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

3、(x)的x的集合。例: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表示为:或“中国的直辖市”构成的集合,写成为中国的直辖市;“maths中的字母” 构成的集合,写成为maths中的字母;“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x,y)| x0“方程x2+5x-6=0的实数解” xR| x2+5x-6=0=-6,1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例2(P5)3、图示法:文氏图(Venn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边界用直线还是曲线,用实线还是虚线都无关紧要,只要封闭并把有关元素和子集统统包含在里边就行,但不能理解成圈内

4、每个点都是集合的元素. 数轴法:xR|3x10、xR|3x10、xR|3x10 可用数轴表示为: 但xN|3x10呢? 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三、 例题讲解例1解不等式,并把结果用集合表示.解:由不等式,知所以原不等式解集是例2 求方程的解集解:因为没有实数解, 所以例3用描述法分别表示(1)抛物线y=x2上的点.(2)抛物线y=x2上点的横坐标.(3)抛物线y=x2上点的纵坐标.四、 课堂练习练习:P5 2、3.五、 回顾反思1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注意: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写法实数集,R是错误的。2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无限集,不宜采用列举法。3本节课在教学时主要教会学生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在认识集合时,应从两方面入手:(1)元素是什么?(2)确定集合的表示方法是什么?表示集合时,与采用字母名称无关。六、 作业布置作业:P6 A组题:1,2,3,4,5思考:P6 B组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