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36041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威海市中考物理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 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 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被可以传通能量【答案】C【解析】A.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所以根据音色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故A错误;B. 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C. 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被可以传通信息,故D错误;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

2、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2.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 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 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 雨后彩虹-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 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黑板的某部分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较强,造成晃眼,故A错误;B. 水中倒影-即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确;C. 树下光斑-是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C正确;D. 雨后彩虹-即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而形成,故D正确;故A符合题意。3.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

3、象 B.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A. 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 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 露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 雾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4.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 探究光的析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 探究凸透镜成

4、像规律时,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答案】C【解析】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采用较粗糙的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故A正确;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当蜡烛和像重合时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 探究光的析射特点时,当光从空气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因为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所以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正确;故选C。点睛:因为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据此可快速判断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变化。5. 下列实验不能

5、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A. 测量平均速度B. 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C.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D.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B【解析】A.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所以只要测量出距离和时间,是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故A不符合题意;B. 液体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在太空中液体不会产生压强,不能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故B符合题意;C.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是否重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力的基本特征,与是否受到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进行探究,故D不符合题意;

6、故选C。6. 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B. 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使用了大功率用电器C. 使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时,手要按住笔尾金属体D. 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的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答案】B【解析】A. 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这样开关断开时,灯与火线断开更安全,故A正确;B. 若空气开关“跳闸”,可以是使用了大功率用电器,也可以是发生了短路,故B错误;C. 使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时,手要按住笔尾金属体,这样才会通过人体形成通路,氖管才可能发光,故C正确;D. 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的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

7、壳与大地相连,用电器漏电时,电流通过地线导入大地,更安全,故D正确;故B符合题意。点睛:牢记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电流很大,二是电功率过大,都会造成空气开关跳闸或保险丝熔断。7. 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当闭合开关S1、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B. 小磁针将顺时针旋转C. 当p向左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指示灯变暗D. 当P向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答案】D【解析】A. 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大母指端即为N极,所以电磁铁的左端为

8、N极,故A错误;B. 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的特点,小磁针将逆时针旋转,故B错误;C. 当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根据题意知巨磁电阻变小,所以右侧电路中电流变大,指示灯变亮,故C错误;D. 当P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小,根据题意知巨磁电阻变大,所以右侧电路中电流变小,根据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重点是安培定则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应用时,要注意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千万不要理解成线圈的绕向,有同学容易在这点混淆,有个简单的方法,即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前先把电流方向标在线圈上。8. 如图是

9、灵敏电流计的内部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如图是灵敏电流计的内部结构图,线圈放在磁场中,当通过电流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转动,带动指针指示电流的大小,所以利用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工作。A图为电磁继电器,是电流磁效应的应用;B图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C图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运动,与灵敏电流计的原理相同;D图线圈转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灯会亮,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故选C。点睛: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从图看很相似,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是,有电源的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

10、作用力的实验,没有电源的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9.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 太阳能、水能是二次能源C. 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D.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答案】D【解析】A. 风能可以循环作用,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 太阳能、水能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是一次能源,故B错误;C. 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故C错误;D.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向空气排放大量的污染性气体,造成了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帮D正确;故选D。10.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 放大镜成

11、正立、放大的实像C. 用 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 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 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答案】D【解析】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错误;B.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物距在焦距以内时,即放大镜的应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 用 扫描二维码时,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应使二维码位于 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D.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的规律,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增大像距,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减小物距,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牢记

12、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11. 如图所示,两个强磁环a、b套在整直放置的光滑塑料杆上,小明将a用力下压,当松开手后,a被快速“弹起”(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终a静止不动时,a的机械能不为零B. 从弹起到最终静止的整个过程,a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C. 向上运动时,a受到合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D. 向上运动时,当a受到b的斥力与自身重力相等时,a将做句速直线运动【答案】AC【解析】A. 最终a静止不动时,因为磁场的作用,a具有一定的高度,具有

13、重力势能,所以a的机械能不为零,故A正确;B. 弹起到最终静止的整个过程,由于异名磁极排斥,由此产生的向上磁场力对a做功,所以机械能是增大的,虽然也受空气的摩擦力,但相比,空气摩擦力没有磁场力大,故B错误;C. 向上运动开始时磁场力大于重力,所以向上运动,上升到一定高度,二力相等,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时,重力大于磁场力,所以a受到合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故C正确;D. 向上运动时,当a受到b的斥力与自身重力相等时,再继续向上运动,距离增大,排斥力会变小,小于重力,所以a不会做句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C。12. 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种中,R2消耗

14、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1的阻值为20B. R2的最大阻值为50C. 电源电压为6VD. 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W【答案】BC【解析】如图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由乙图知,R2的电压2V时,功率为0.8W,根据得:此时电流为:,当R2的电压5V时,功率为0.5W,电流又为:;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得:,解得:,故A错误;电源电压为:,故C正确;R2的最大阻值为,故B正确;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最左端时,只有R1接入电路工作,此时功率最大,所以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故D错误;故选BC。点睛:重点是欧姆

15、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根据乙图中的两次功率求出两次的电流,再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关系式,解得R1和电源电压,然后根据相关公式可判断其它选项的正确与否。二、填空题13. 2023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_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_s.【答案】 (1). 电磁波 (2). 1.75【解析】太空中没有空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鹊桥”与月球背面及地面进行通讯,必须利用电磁波;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经过路程为:,大约需要的时间为:。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有些同学没有养成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