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35851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机械技术人员工作总结本人XX年12月至XX年12月在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机械专业学习, 后于 84年9月至XX年6月在哈尔滨职大铁道工程专业学习。xx年至XX年即在四川岷江大桥工地重点负责直径1.8m的大孔径钻孔桩施工的技术工作。并直接参与了加筋土路堤施工、 双导梁架梁和20m后张法预应 力梁的施工。 三年中, 由于自已的积极工作, 为大桥的顺利完工做出了应有的贡 献。特别是当1.5T重的钻头因突发洪水而被塌孔埋在孔内 16m深处时,没有因 此而变更设计, 而是采取了一套特殊的处理方法, 终于将钻头打捞上来, 受到了 业主的高度称赞。 加筋土路堤施工中, 我们发现了采取不

2、同的设计理论就会有不 同的设计结果,后经与设计单位联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检算,部 分管段的路堤内减少了大量的拉带数量, 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岷江大桥被业主评 为优质工程和优秀管理奖。由于本人的积极工作, 90 年被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在济南北环二期工程中,我任九队技术主管,直接参与了铁道部科研项目16mSRC型钢梁的施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特别是在济南东站(原北关站) 站场改造中, 设计要求在保证既有线通车的条件下, 对既有桥墩台进行加高并撤 换部分梁体,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由于施组编制的合理,现场组织有力, 即保证了安全质量,也保证了工期,创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胶黄铁路

3、胶州大桥施工中, 我对墩帽模板采取了特殊设计, 利用墩身上的 预留螺栓建立工作平台, 不设地面支撑, 而且砼内不设一根拉筋, 减少了劳动强 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砼的表面光洁度。菏日复线施工中,身为总工程师,主持了全标段 58.4km 包括 180 座桥涵工 程、路基工程、轨道工程、给排水工程、房建工程、通信信号工程、电力工程等 全面的技术工作, 主持编写了全标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三个站场改造, 三 处换边的过渡方案的制定。 在洙赵新河大桥板式墩身模板设计中, 采用技术手段, 砼内不设一根拉筋, 增加了外观美, 也为创建精品工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针对 全标段 46 座顶进涵桥的施工,

4、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施工方案,从技术角度来保证 施工始终处于最佳控制状态。菏日复线五处管段只有一孔12m梁和一孔8m梁需现场预制,制作一套模板 成本很高, 我就四处打听, 终于在兰烟线兄弟单位找到了同型号模板, 为企业节 约了资金。在胶新线潍河二号特大桥 26#30#墩明挖基础施工中,由于遇到了表层为 34 米厚的中砂层,下部为砂岩,且地下水极其丰富的老河床,地质条件较为复 杂,使施工一再受阻。该种条件下钢板桩因进不了砂岩而无能为力 ; 大开挖、草 袋围堰又因地下水极其丰富, 砂层淤积而无法开挖, 砼沉井又因基础尺寸过大而 无法实施。最后通过试验采用了利用现有的长 12.5m 的 I50 工字钢围

5、堰下沉的施 工方法,最大限度地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入桥墩台身施工后, 为了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 桥墩台的外观质量又成了 重点难点。 在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 高精度的模板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已经为创优 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工工艺的优化成了关键。 为此, 我组织参建单位的施 工、技术人员到邻近的兄弟单位参观学习, 在原材料的选取、 模板的加固及接缝 的处理上动心思,组织技术人员成立了墩台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并亲任组长,对模板的接缝处理提出一个又一个优化方案。调查选取了新材料 DBF 高性能矿物超细粉做为混凝土的外加剂, 此新材料减少了混凝土水化热, 增加了 混凝

6、土的密实度 ; 还设计采用了柴油、机油、液压油混合液配置的模板隔离剂 ; 同时对模板接缝采用强力胶粘贴 6mn厚、9cm宽橡胶条外附双面胶条2-3层,保 证了接缝严密不漏浆。这些措施的采用保证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在胶新线 20 多家局级施工单位推荐的 84 个工程项目中,只有全长 2597m 的潍河 2#特大桥被建指评为全线唯一的“最佳工程”,并在竣工验收中以全优 工程通过了接管单位验收。目前正在申报局级、部级优质工程。为了全标段整体创优的目标, 对全标段的人行道步行板、 站台帽石等小型混 凝土预制件的施工, 又调查采用了橡胶模具的施工方法, 使得混凝土预制件的外 观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XX

7、年底我来到胶济线,直接参与了 200k m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 由于既有线行车密度大、 正线为无逢线路、 帮宽桥多且施工难度 大、技术要求标准高、工期紧等众多特点,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我们认真编 制了每一项施工方案,解决了既有线挤密桩施工、抽换川型枕施工、级配碎石最 佳配比确定、桥帮宽施工时的线路加固和 SC325道岔焊接等多项技术难题。为了积累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积极加以推广, 我在局科技处主编的 科技通讯 杂志XX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混凝土表面增光技术的文章;在山东省深基 础工程协会主编的山东深基础工程XX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注浆布袋桩 在铁路桥涵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的文章 ; 在科技通讯 X

8、X 年第 4 期上发表了长大线路多头铺轨施工的计算与控制、箱涵快速顶进施工与经济分析、 注浆布袋桩施工技术总结 三篇论文 ; 在科技通讯 XX 年第 2 期上发表了 既有线桥涵接长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一篇论文。在局XX年科技通讯杂 志第 4 期上发表了 液压喷播植草边坡防护 和既有线限时人工插入砼道岔施 工方法二篇论文;潍河二号特大桥的砼表面质量控制也在XX年科技通 讯上发表。关于顶进大跨度斜交框构桥时既有线路加固质量控制一文获局第 22 次 QC小组成果二等奖;潍河2#特大桥混凝土墩台施工质量控制获局第 23次QC 小组成果二等奖。在部级刊物铁道标准设计XX年第二期上发表了潍河2#特大桥混凝土墩台施工质量控制一篇论文。自XX年从事技术工作以来,我先后参加了四 川新津岷江大桥的施工和济南北环铁路二期、胶黄线、京九线、青临线、山东枣 庄公路大桥、蓝烟一期复线、菏日复线、胶新线、胶济线电化改造等公路、铁路 工程的施工建设。XX年11月我被集团公司命名为第七批中青年科技人才;XX 年2月被济南局菏日复线建设指挥部评为XX年度“先进个人”;XX年2月被公司评为XX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 ;XX年12月被济南局胶新指挥部评为“优 秀指挥长” XX年10月被集团公司聘任为高级工程师职务。为公司的振兴今后,我还将加倍努力地工作, 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与辉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