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35535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7(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 某完全竞争市场有10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下列短期成本函数: STC=0.1q3-2q2+14q+10某完全竞争市场有10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下列短期成本函数:STC=0.1q3-2q2+14q+10STC=0.1q3-2q2+14q+10 SAC=0.1q2-2q+14+ AVC=0.1q2-2q+14 SMC=0.3q2-4q+14$每个企业的供给函数是PAVC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即0.3q2-4q+140.1q2-2q+14,算得:q10。因此每个企业的供给函数是 P=0.3q2-4q+14 (q10) 市场供给函数为企业供给函数

2、的横向加总,即,化简得: P=0.00003Q2-0.04Q+14 (Q1000)$供求相等,即0.00003Q2-0.04Q+14=14-0.01Q,解得Q1=1000,Q2=0(舍去)。因此市场的均衡产量为1000,价格为P=14-0.011000=4。每个企业的产量为10,利润为=410-(0.11000-2100+1410+10)=-10。 2. 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是绝对相等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在采用计时工资作为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是( )。A、工人B、社会C、在采用计时工资作为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3、是( )。A、工人B、社会C、政府D、企业正确答案:D4. 人员推销具有信息传递双向性的特点。( )人员推销具有信息传递双向性的特点。( )答案: 5. 垄断利润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错误垄断利润主要来源四个方面: (1)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和剩余价值。 (2)转移一部分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 (3)附属国和其他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通过财政再分配获得的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6. 因交易一方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纠纷是( )。 A争

4、议 B违约 C索赔 D理赔因交易一方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纠纷是()。A争议B违约C索赔D理赔A7.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中介的职能。(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中介的职能。()正确8.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话,消费者能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数量。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话,消费者能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数量。对。9. 可以用来进行风险对冲的工具有( )A.远期B.期货C.期权D.基金参考答案:ABC10. 西方经济学属于( )。 A政治经济学 B数量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以上都是西方经济学属于()。A政治经济学B数量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以上都是D西方经济学属于

5、政治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实证经济学。11. 假定法定准备金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假定法定准备金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M=C+D=1000+400/0.12=4333亿美元;$当准备金提高0.2,则存款变为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仍为10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为3000亿美元,可见货币供给减少1333亿美元;$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则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M=10(1/0.12)=83.3亿美元。12. 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负面效应有四个方

6、面: (1)负收入效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大都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名义利率却受到严格限制,为了逃避通胀,自然会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从而导致投资来源枯竭,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负储蓄效应。许多发展中国家试图用规定名义利率上限的做法来控制货币数量。而在通胀率很高的情况下,较低的名义利率只能造就更低的实际利率,人们储蓄倾向降低,并以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的办法来回避风险;即便有储蓄意愿,也因金融资产单调、流通变现困难等原因而受挫。 (3)负投资效应。发展中国家常常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高技术的新型产业,无形中限制了向其传统部门(尤其是农业)的投资,使得本国不得不增加

7、对粮食和原材料的进口。对于农业和小规模生产行业的资金歧视,又严重地影响了出口的增长。而在那些“新型产业”中,不熟练的生产技术和过剩的生产能力又降低了投资的实际产出,造成资金的浪费。 (4)负就业效应。金融抑制战略对传统经济部门的限制迫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工业的规划者们常常热衷于建立资本密集型的工厂和企业。这些企业只能吸纳很小部分的闲散劳动力,那些末被吸纳的劳动力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城市贫民阶层”,并且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失业现象会更加普遍,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13. 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正确答案:(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rn

8、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被保护商品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陷入产业危机的行业方面。由于这些产品所在的行业不景气或有结构性危机不能跟其他国家的同类商品竞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国家间开放市场以促进商品和服务在各个国家间的自由流动。在此过程中各国出于自身贸易利益的考虑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限制对方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和贸易保护主义被各国广泛接受被保护的商品范围正在迅速增加。rn (2)以非关税措施为主保护措施多样化隐蔽性增强rn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种类繁多的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是指除传统关税措施以外的任何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据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达国家

9、实行的非关税措施共计850多项到80年代末期已达3000多项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配额、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和歧视性政府采购等。此外各种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工标准和知识产权标准等运用范围更加广泛手段更隐蔽。rn (3)把贸易政策法律化、制度化使之合法化歧视性明显rn 美欧等国家纷纷将其贸易政策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成为其一国对内对外的政策以实现自身的贸易利益诉求。制定法律为一国主权内行为更能为其“合法”找到根据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这种手段是以一国的标准以单边规则裁量与他国的贸易行为具有很强的歧视性和单边性。rn (4)从促进出口转向对进口的限制和保护rn 起初贸易保护措施把着眼点

10、放在促进出口上个别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组织方面、精神奖励方面、包括各种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国企业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各国重新重视起对本国进口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借助WTO规则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条款保护国内陷入或即将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恢复传统的关税与配额手段;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设置严格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阻挡国外优势产品的进入。rn (5)制定综合性的经济贸易战略和系统的贸易管理措施强调政府对贸易的管理rn 克鲁格曼等提出的战略贸易理论认为不论在促进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是在维护本国企业免受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方

11、面都需要国家的贸易政策发挥作用从而为国家通过干预贸易提高和维护本国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由此形成战略性贸易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强调了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确立了政府在制定贸易战略政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政府通过确定战略性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并对这些产业实行适当的保护。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战略性贸易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接受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政策。rn (6)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有选择地进行贸易保护rn 双边贸易协定的选择通常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或双方互有所需或双方实力相济或出于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战略的考虑。这种贸易协定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和排他性一旦一国缔结了自

12、由贸易协定往往会对相关国家构成竞争压力。实际上这些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功实施对双边和区域外的国家的进口构成了障碍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形式。(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被保护商品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陷入产业危机的行业方面。由于这些产品所在的行业不景气,或有结构性危机,不能跟其他国家的同类商品竞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国家间开放市场,以促进商品和服务在各个国家间的自由流动。在此过程中,各国出于自身贸易利益的考虑,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限制对方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和贸易保护主义被各国广泛接受,被保护的商品范围正在迅速增加。(2)以非关税措施为主,保护措施

13、多样化,隐蔽性增强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种类繁多的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是指除传统关税措施以外的任何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据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达国家实行的非关税措施共计850多项,到80年代末期已达3000多项,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配额、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和歧视性政府采购等。此外,各种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工标准和知识产权标准等,运用范围更加广泛,手段更隐蔽。(3)把贸易政策法律化、制度化,使之合法化,歧视性明显美欧等国家纷纷将其贸易政策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成为其一国对内对外的政策,以实现自身的贸易利益诉求。制定法律为一国主权内行为,更能为其“合法”

14、找到根据,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这种手段是以一国的标准,以单边规则裁量与他国的贸易行为,具有很强的歧视性和单边性。(4)从促进出口转向对进口的限制和保护起初,贸易保护措施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出口上,个别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组织方面、精神奖励方面、包括各种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国企业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各国重新重视起对本国进口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借助WTO规则,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条款,保护国内陷入或即将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恢复传统的关税与配额手段;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设置严格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阻挡国外优势产品的进入。(5)制定

15、综合性的经济贸易战略和系统的贸易管理措施,强调政府对贸易的管理克鲁格曼等提出的战略贸易理论认为,不论在促进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是在维护本国企业免受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方面,都需要国家的贸易政策发挥作用,从而为国家通过干预贸易,提高和维护本国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由此形成战略性贸易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强调了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确立了政府在制定贸易战略政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政府通过确定战略性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并对这些产业实行适当的保护。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战略性贸易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接受,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政策。(6)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有选择地进行贸易保护双边贸易协定的选择通常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或双方互有所需,或双方实力相济,或出于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战略的考虑。这种贸易协定,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和排他性,一旦一国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往往会对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