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5503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的注入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新知识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思品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理论也强调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动地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带有直觉性、形象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具体

2、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兴趣,将其带入一种好奇、渴盼而急不可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声像相配,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道德观念的认知;还可以创编相应的故事、诗歌、小品剧等组织学生去读、去表演,通过学生亲临其境的投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道德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巧设启发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表演、小品等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

3、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环节,我让学生自读课本之前,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探究”、“讨论”、“活动”等,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而把握课文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求得真谛,在亲临其境中悟出哲理,让他们在读、想中开拓思维,教育自我。其次问题让学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组织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深化的过程。至于讨论内容可以是结合课文讨论得出的教育观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不能释疑的问题。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意见观点相左引起争议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防止学生走入误区。教师还要对讨论的场面、得出的观点给予适时的、真诚的赞赏。思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加强学生道德实践的教育指导,深化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总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教师要遵从认知规律适当地创设情景,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把思想品德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追求,从而提高教学时效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实现思品课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