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3547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药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简介1二、项目编制依据、原则及研究范围4三、项目编制单位5第二章 项目建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6一、XX州社会经济发展概况6二、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9三、全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11四、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6第四章 市场分析18一、国际市场分析18二、国内市场分析19三、市场预测21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配套条件22一、项目选址22二、工程地质条件23三、市政配套条件25第六章 建设方案27一、技术方案27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案27三、中药材加工厂建设方案28四、加工设备方案29第七章

2、 建设内容及规模30一、设计依据30二、设计原则31三、建设内容及规模32第八章 环境保护36一、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36二、中药材种植阶段污染源分析36三、加工厂建设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37四、营运期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38五、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39第九章 节 能41一、设计依据41二、设计原则42三、资源利用分析42四、能源耗用分析43五、节能措施43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5一、劳动45二、安全45三、职业卫生47四、消防48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0一、管理机构50二、人员编制50第十二章 项目建设管理及进度安排52一、项目建设管理52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3第十三章

3、 工程招投标54一、招投标依据54二、招标范围54三、招标组织形式54四、招标方式54五、评标55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6一、投资估算56二、资金筹措61第十五章 项目财务评价62一、编制说明与参数选取62二、成本费用估算62三、经济效益分析64四、现金流量分析65第十五章 社会评价66一、 社会评价目的66二、社会评价原则66三、社会评价方法66四、社会影响分析67五、社会评价结论68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69一、结论69二、建议69附表:表14-1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投资估算表表15-1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收入测算表表15-2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固

4、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表15-3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表15-4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15-5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税金及附加税测算表表15-6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表15-7 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基地及加工项目现金流量表附件:1、药业有限公司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药业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3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药业有限公司万亩林药基地及中药材加工项目2、建设地点:中药材种植基地选择在XX坪乡等地,加工厂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园片区(服

5、从规划选址)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建设单位:药业有限公司5、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规模中药材基地建设按照“适地适药”的原则,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生态环境条件,项目计划在XX乡等地租用农户土地,自办药材种植基地10000亩,主要以丹皮、芍药、白术、桔梗、玄参、大黄、鱼腥草、木瓜、紫油厚朴等地道药材为主,每年计划出产加工各类优质药材2500吨。中药材加工项目选址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片区,项目共需征地40亩。项目建设方案为:建中药村精加工车间一栋,轻钢结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单层建筑,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中药材原料库一栋,轻钢结构,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

6、单层建筑,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建中药材原料库一栋,轻钢结构,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单层建筑,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建中药材加工成品库一栋,轻钢结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单层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食堂、卫浴室辅助用房一栋,框架结构,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单层建筑,建筑总面积600平方米;建业务行政综合办公楼一栋,框架结构,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五层,建筑总面积4500平方米。在场地内建设道路及停车场8180平方米,场地周边和道路两傍建设绿化带,绿化面积4200平方米。项目总用地26680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占地14300平方米,道路、停车场等构筑物用地8180平方米,绿化

7、用地4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900平方米。建筑密度为0.536,建筑系数为84.26%,绿化率为15.74%,容积率0.67。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6768万元,其中:10000亩药材基地投资2550万元,药材加工厂固定资产投资4018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地征用及土地平整费1690万元;土建装饰工程1469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361万元,公用配套设施257万元,其它费用162万元,基本预备费79万元。本项目建设投资一是由项目业主自筹4018万元,二是项目业主申请银行流动资金贷款2750万元。7、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加工优质中药

8、材2500吨,实现产值7500万元,提供增值税及城建、教育附加税、教育发展基金等832.8万元,实现企业所得税276.2万元,企业纯收入828.6万元。项目建成后,通过开展药材GAP种植和产品深加工,可大幅度提高中药材质量品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中药材,促进药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租赁农民的荒山和空地,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300万元的土地租费收入,使1050名农民长期有事可做,不需背井离乡就业得到打工收入1650万元。对于提高农民现金收入有较大的贡献。8、结论与建议(1)结论项目建设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投资政策,符合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品附加税值的根本保障,

9、是实现产业兴州战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不断壮大企业自身实力的得力措施。项目在投资政策上可行,在选址上符合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较好,建设规模适当,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该项目可行。(2)建议建议项目业主应组织专门的筹建班子,抓紧项目落实。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给予立项,并解决审批项目建设用地,以便该项目能尽早实施。二、项目编制依据、原则及研究范围1、编制依据(1)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国务院关于

10、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工业项目用地比例指标控制(国发200428号)(6)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8)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9)市农副产品加工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0)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二)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药业有限公司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有序发展。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建设目标,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城市现有基础条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

11、艺、新设施,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投资使用效益的目的。3、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2)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3)新建工程项目工程方案;(4)新建工程必备设备购置方案;(5)给水、排水、电力、电讯、消防、防雷、环境保护等工程方案和措施;(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项目建设组织方式及建设进度;(8)项目效益分析评价。第二章 项目建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边陲,西连重庆市黔江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南面与湖南湘西州接壤,东北端连本省神农架林区,东面与本省宜昌市为邻,是我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12、,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9万亩(水田107万亩);总人口391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9.9,少数民族人口占52.6%。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高低悬殊,自然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州是一个资源富集地区。全州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有 “鄂西林海”之称;全州特色资源十分丰富,魔芋、茶叶、烟叶、莼菜、薇菜、蕨菜等特色资源享誉海内外,是湖北省茶叶、魔芋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是全国优质白肋烟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全州中药材资源富集,名贵地道药材量大质优,久享盛誉

13、,有 “华中药库”之美称;州有世界上唯一的独立硒矿床,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高硒地区之一,享有 “世界硒都”之雅称。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被誉为“休闲胜地”,与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了中国黄金旅游线上的“金三角”。州是一块正在开发且极具开发前景的热土。2000年,州被纳人西部大开发范围,享受西部开发政策,加之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等历史机遇,州已开始进入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2009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94.2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增长12.8 %,增速是自2000年以来最快的一年。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8436元,比上年增加939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14、值96.01亿元,增长5.1%;全年其中,农业增加值56.28亿元,增长5.0%;林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长13.9%;牧业增加值35.44亿元,增长4.9%;渔业增加值0.47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75亿元,增长6.2%。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635.5万亩,比上年增加16.1万亩。粮食总产量160.7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油料面积88.95万亩,总产量7.98万吨;烟叶面积71.99万亩,总产量9.84万吨;茶叶总产量3.96万吨。全年生猪出栏405.38万头,增长14.7%;生猪存栏390.57万头,增长7.7%。大牲畜出栏6.44万头,增长4.5%;存栏3

15、3.48万头,增长17.5%。家禽出笼868.67万只,增长27.9%;存栏706.34万只,增长21.9%。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州启动570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工作,完成搬迁扶贫3888户、1.4万人,解决了1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解决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州拥有各类农机具89.65万台套,新增4.3万台套,比上年增长5.0%。农机总动力达到15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79.05亿元,增长22.5%;年末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4家,比上年净增9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5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