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352552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附属构筑物分项名称:管材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本工程设计图中设计管材为HDPE管,因此类管材属于定制管材,最小长度为6米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基层分项名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碎石中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不超过20%。,厚度24cm,水泥含量为5%,摊铺碎石每层按虚厚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已摊平的碎石,碾压前应断绝交通,保持摊铺层清洁。碾压前和碾压中要适量洒水。碾压至缝隙嵌挤应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未铺装上

2、层前,对已成活的碎石基层要保持养护,不得开放交通。基层表面要平整、坚实、无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人行道分项名称:步砖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人行道步砖:步砖应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场。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路口处盲道要铺设为无障碍形式。步砖铺砌时要严格根据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铺砖垫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度为15cm。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附属构筑物分项名称:路缘石、站

3、卧石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路缘石、站卧石:路缘石、站卧石要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要饱满、厚度均匀。铺砌要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管缝应密实,卧石表面要平顺不阻水。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人行道结构分项名称:模板、面层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1、模板支撑必须稳固,确保几何形状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拼缝须严密,保证砼浇筑振 捣时不出现漏浆现象。 2、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核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及标高等,施工完后必须再次全面复核。 3、模板施工时必须注意预埋件及预留洞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有防止位移变形

4、的可靠措施。 4、安装模板时应轻拿轻放,不得碰坏已安装的模板,以防模板变形。 5、拆模时不得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拆下的模板均应进行清理修整,并涂刷脱模剂。 6、 任何一个部位的模板和支撑拆除必须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拆除。严禁私自拆除模板及支撑。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附属构筑物分项名称:井室、雨水口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井室、雨水口施工要点:1、底砼基础应连同平基砼一起浇注。当管道稳固后,即可进行检查井砌筑施工。2、查井砌筑用砂浆须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制,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制作试块。3、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管口深入井3cm,预留管的管径

5、、方向、标高须符合设计要求,在与井壁的衔接处严密不得漏水。 4、砖砌圆形检查井时,均采用丁砖砌筑法,并应随时检测井直径尺寸,当在收口时,每次收进不超过3cm。在砌筑的同时要边砌边回填土,每层高不得超过30cm。 5、砌筑检查井的井室、井壁用原浆勾缝。污水井、外壁,以及雨水井壁用水泥砂浆抹面分层压实;雨水井外壁用砂浆搓缝实。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混凝土管开槽施工的主体结构分项名称:沟槽开挖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沟槽开挖施工要点:一、施工工艺1、沟槽开挖方法: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放坡坡度为1:1。2、机械开挖应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面,

6、槽底留0.20.3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做管基混凝土时,采用人工清理挖至标高,并同时修整槽底。3、槽边堆土:沟槽开挖时,弃土堆在槽边,距槽边的距离不小于2m,弃土尽量堆在槽的一侧。除回填土外多余土外运。沟槽堆土以不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测量标志和其他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二、质量安全:1、不扰动天然地基。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3、槽底不得受水浸泡。4、弃土下方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严禁通行。5、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整、修坡等辅助工作应与机械作业交替进行。机上、机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业。当必须在机械作业围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应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

7、 8、挖掘机发动机起动后,铲斗、臂杆、履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三、注意事项:1、沟槽开挖时,沟槽边设立防护围栏,悬挂安全标识牌。2、挖掘机不得在架空线路正下方工作,在一侧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混凝土管开槽施工的主体结构分项名称:管道基础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管道砂垫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规实施。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混凝土管开槽施工的主体结构分项名称:管道铺设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管道铺设: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

8、点,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外清扫干净,安装时要使管道中心及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稳管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滚动。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混凝土管开槽施工的主体结构分项名称:沟槽回填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沟槽回填:顶上500mm,没有回填大于100mm的石块、砖块等杂物。回填时,槽不得有积水,没有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胸腔两侧回填压实度应保证不小于93。回填应按要求回填每20-30夯实一次。管顶50以上离地面可按50cm每层夯填必须保证压实度。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混凝土管开槽施工的主体结构分项名称

9、:管道接口连接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管道接口连接:管道接口施工应注意的问题:1、.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承插管。2、管节安装前,在沟槽底订上中轴线控制线。管节安装循序进行,接口环形间隙应均匀、平顺;雨、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承插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双壁波纹管,采用“O”型橡胶圈柔性接口,用厂方配套的耐酸碱、防污水腐蚀性能的橡胶圈。B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名称:混凝土管开槽施工的主体结构分项名称:砼路面会议主持人:技术交底人:记录整理人:交底日期:交底容:砼路面:1、测量放线支模:在已完工的基础上精确放样出砼路面的边线和中线并安置模板,模板采用5mm厚德钢模板,

10、模板安置应稳固位置精确,混凝土浇筑前在模板侧刷涂润滑油以利脱模.模板一基础之间的空隙用砂浆封堵严密,以防漏浆.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按设计安放传力杯及拉杆钢筋。摊铺一般采用纵向分条的方法,摊铺时应从胀(缩)缝处开始,混凝土拌合物可直接倒入模板合适的位置中,边角部分要扣锹填补,以保证混凝土不离折。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压实预留高度。3、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摊铺后,用刮板初步整平。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早混凝土板边角顺序振捣,再用平板式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直至拌合物不再下沉,然后用振动两沿摊铺方向拖动,刮去多余的混凝土,低陷处用混凝土原浆填补,最后用铁滚筒沿纵向来回滚压三遍。4、表面处理:在混凝土

11、初凝之前,应进行做面工作,用圆盘抹光机进行初步抹光,使路面平整坚实,精抹做面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用木抹子揉压平整,支高填低抹平,第二次是在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进行,用铁抹子压平抹光使表面细腻,无小坑砂眼,在混凝土表面泌水基本排除蒸发后,用食指轻轻按压混凝土路面能出现2mm左右深得压痕即可用拉纹器拉毛.5、胀缝:在混凝土板不连接施工时设置的胀缝,要先浇筑传力杯无套管得一边,施工时,传力杆支架按设计位置放好后,在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处设置端头挡板,用钢纤固定其位置,然后浇筑混凝土,用振捣器密实。在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施工时传力杆支架按设计稳重放好,将传力杆长度的一半穿过胀缝和端头挡板,胀缝板上

12、放置木条制作的压缝板用钢钎固定,人后用铁锹在胀缝两侧均匀捣振。经初步修整后,拔出钢钎和挡板,空陷部分填补破并用振动棒振实,抽出压缝板用圆角袜子抹角.缩缝施工采用切缝法,当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在切缝位置用切缝机进行切缝.纵缝:平缝加拉杆的纵缝,施工时其纵缝模板应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在模板上钻孔,孔径比拉杆直径大2-3mm,第一层砼振捣后,在拉杆的位置用尖镐挖一沟槽,深度恰好为拉杆水平深度,再将拉杆从模板外穿入模板达到拉杆长度的一半并保持水平,然后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填缝: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及时填缝,填缝前必须保持缝清洁,灌注填缝料应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的灌注量视施工时的气温而定,夏天宜与板平,冬天则低于板面.6、养生、拆模和开发交通养生:混凝土板面做完2小时后即可开始湿润养生,用湿草袋覆盖于混凝土板面,并经常保持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拆模:混凝土拆模的时间应根据气温和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