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读书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35251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时读书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时读书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时读书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时读书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时读书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时读书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时读书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时读书乐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较好的劝学诗。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宋末遗民。因不肯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中华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这首诗被湮没不传将有半个多世纪了,年在70左右的人,很有某些是读过这首诗的,它委实是一首优美的情致崇高的劝学诗。古人很注重劝学,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布满谆谆劝学。固然,这种助学宣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四时读书乐的主

2、题虽然也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鼓励人们勤奋读书,其基调是积极的。原文: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译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挥霍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佳的事。读书的乐趣是如何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

3、的景象。注:雩(yu,二声),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后来,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尚有萤火虫飞入帷帐。只由于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同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注:素稔(ren,三声),熟悉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

4、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译文: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旷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多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注:檠(qing,二声),灯架。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译文: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

5、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仿佛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下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注:“四壁图书中有我”也作“一清足称读书者”。四时读书乐(元)翁森春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

6、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古人很注重劝学,读书之乐在古人诗中波及不少。诸如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屈原的离骚和楚辞等等,尚有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布满谆谆劝学之意。而其中元人翁森以春夏秋冬为题,歌咏读书乐趣和情调的四时读书乐,更是一首优美的情致崇高的劝学

7、诗。四时读书乐的主题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鼓励人们勤奋读书。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现时读这首古诗,吟咏其中的佳句妙境,很有启迪。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山景照着听堂四周的栏杆,流水淙淙,环绕着长廊,乘涼后唱着歌回家,春风吹拂,送来阵阵花香。树枝上可爱的小鸟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水面上的落花都是大自然的好文章。翻读自己爱慕之书,读书之乐,读书人心中自知。鸟语花香伴着书香,一片天籁,情境

8、交融。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在地生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布满生机。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径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夏天,暑气天热,能否寻到读书之乐呢?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情景:初长成的竹子笼罩着屋檐,桑树环绕在房屋四周;小书房里清靜敞亮,照进灿烂的阳光。在漫长的白天读完了书,可以静听树上蝉儿的鸣叫;读到深夜,可以看着那灯花一节节地掉落,欣赏那萤火虫飞进帐幕来。有时在北窗闲躺着,就像羲皇时代的人那样逍遥自在,只由于平日体会了读书的乐趣。夏天读书的乐趣无穷,书中的优美意境,无声宛若有声,就像在阵阵吹来的南风之中

9、,对着镶有美玉的琴,弹奏一曲一般地美妙,吹得心中一片凉爽。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秋天,是夏尽秋来,天凉气爽,正是读书的好季节,秋夜读书,当是一年中最佳之时:昨晚庭院前有落叶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开花了,蟋蟀不断地鸣叫着。不知不觉秋意已经弥漫了叢林草野间;多种声音都含着秋天清爽寂寥的气息,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幸亏床边有一盞矮灯,面对它读起书来,更有加倍的功能。秋天读书的乐趣是非常和乐有味的,读到快乐时,走出屋外,看一轮明月,满目霜天,其乐无穷啊,就像在晴朗的寒天中起身賞玩空中明月般地

10、有趣。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天,昼短夜长,雪打门窗,一炉火一壶茶,读起书来,有滋有味:树叶掉光了,河水干涸了,群山枯槁,一片开阔;我也可以辽远地看清自己天賦的本性;对着书籍坐着研读,灯光不断地在壁上晃动;读到深夜,大雪已堆满屋顶,这时我可以高声大唱一曲。地上的火炉有焰的炭火,锅里正煮着茶;我就在这四周都摆满图书的房中读书。冬天读书的乐趣到哪儿寻找呢?就在那寒冷的冬天,只要绽开几朵梅花来,就可以看出天地化育万物的本心。翁森,又名称森,字秀卿,号一瓢。相传她曾以朱熹的白鹿洞学规为训,

11、故跟随她学习的人诸多,她曾留下一部一瓢稿。由于她隐居不仕,以教书为业,读书就少了一份压力,多了情趣,春、夏、秋、冬四时读书才会尽得其乐,吟成诗作,留后人欣赏。罢四时读书乐,陶醉其中,仿佛进入了此诗的读书境界。四时读书乐的内容构造,从描绘季节景色起笔,情景交融,轉入读书心境,最后点合出这一时节的读书乐趣。写得多美好多有趣,读后回味无穷。四时读书乐其文辞十分优美。第一联春诗中,“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两句,让人陶醉,这是读书人才干领悟的奇妙境界。第二联夏诗中,“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和第三联秋诗中“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几句,引起我的回忆。记得小时,最美好的时光,是一

12、种人在山上放牛,牛自由自在地啃草,我躺在一块大石上读书,蓝天白云,绿风潇潇,书中美景和身边天籁融合为一体,这时,便忘却了家庭生活的艰苦和前程的渺茫;夜间在弱灯下读书,忘掉了蚊虫叮咬。此诗的第四联冬诗写得最故意思。冬夜读书,身心投入,座前灯,炉下火,屋外雪,全都交汇于四壁图书。诗意中,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难分,彼此交融。特别最后两句,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为读书之乐的归宿,风格高洁,给人无限遐想。这是多美的一组四时读书乐啊。通读全诗,其内容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中情会,书中有片精神家园,多么催人愤进读书啊。相应讽语“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想读书待来年”,是多么的故意义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