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352273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8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秋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的正确翻译是: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称为君主?( )A.对B.错参考答案:A2. 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T.对F.错参考答案:F3. 郑伯克段于鄢的“克”是“战胜”的意思。( )T.对F.错参考答案:T4. “谓他人父”中“谓”的意思是( )。A.对某人B.叫做C.评论D.指称参考答案:B5. “以亏人自利也”中“以”的意思是( )。A.所以B.和谐C.因为D.以为参考答案:C6. “夏后皋之墓也”中“后”的意思是君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2、7. 公入而赋姜出而赋中的“出”和“入”是互文见义。( )A.对B.错参考答案:A8. 食舍肉的“舍”后来写作“涻”。( )A.对B.错参考答案:B9. 下列句子中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比”的是( )。A.季氏富于周公B.苛政猛于虎C.子贡贤于仲尼D.子路宿于石门参考答案:ABC10. 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把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是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词类活用D.词类借用参考答案:B11.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 )A.鼻涕和眼泪B.眼泪C.眼泪和鼻涕D.鼻涕参考答案:B12. “六王毕,四海一”中“一”的

3、意思是( )。A.统一B.完整C.完全D.一起参考答案:A1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句中“信”的意思是( )。A.言语真实,不虚伪B.相信C.可靠D.的确参考答案:A14.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中“武”的意思是( )。A.威武B.武术C.勇敢D.困难参考答案:AC15. 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参考答案:A16. 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是( )。A.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B.响: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C.劝:古

4、义为“勉励”,今义为“劝阻”D.宫:古义为“房屋”,今义为“宫殿”参考答案:D17.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参考答案:D18. 关于“震”和“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振”是振动,“震”是雷震B.“震动”不同于“振动”C.“震动”义近“震惊”,“振动”只是“摇动”D.“振救”的“振”可写作“震”参考答案:D19. 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太祖累书呼C.天下云集而响应D.秦稍蚕食魏参考答案:B20.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T.对F.错参考答案:F

5、21. “五音比”中“比”的意思是比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2. 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A.第三句句尾B.第二句句尾C.第五句句尾D.第一句句尾参考答案:D23. 对“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疑问副词,意为“怎么”B.疑问代词,作“辟”的前置宾语C.疑问代词,作“辟”的状语D.疑问副词,表示反问参考答案:C24.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中“错”的意思是磨刀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君子者隆礼尊贤而王B.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C.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

6、之D.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参考答案:D26. 下列句中的“是”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B.刑罚罕用,罪人是希C.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D.问君何处去寻诗?诗曰在斯、在是参考答案:B27. 下列句子中的“行”,当动词“走路”讲的是( )。A.遵彼微行B.左右陈行,戒我师旅C.奉读书,五行并下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参考答案:D28.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A.盛气:怒气很大B.揖:作揖,古代的一

7、种礼节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E.谢:谢罪,道歉参考答案:ACDE29. 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A.焚符破玺,而民朴鄙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D.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参考答案:D30.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此句中活用的词是什么?( )A.拊B.爱C.子参考答案:C31. 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 )A.对B.错参考答案:B32.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腾贼章汁B.徒问辩背C.勉海谐盗D.后美碧途参考答案:B33. “吾何爱一牛”中“爱”的意思是喜欢。( )A.错误B.正

8、确参考答案:A34. 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 。A.宀B.厂C.示D.邑参考答案:A35.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校 信 原B.戒 及 炎C.友 武 叔D.上 过 本参考答案:B37. 姜氏欲之,焉辟害的“辟”子后来写作“避”。( )A.对B.错参考答案:A38. “秦师遂东”中的“遂”是副词,意思是接着就。( )A.对B.错参考答案:A39.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A.

9、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参考答案:A4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是用其假借义的有(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故错人而思天,则万物之情C.八月剥枣D.吴起须故人而食参考答案:ABCD41. 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是( )。A.豕人立而啼B.嫂蛇行匍伏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D.失期,法皆斩参考答案:ABCD42. “民具而瞻”中的“具”同“俱”,“都”的意思。(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A.譬喻B.代称C.并提D.互文参考答案:A44. “道家者流”中“流”的意思是流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10、:B45.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参考答案:D46. 庄子一书包括( )。A.内篇B.外篇C.杂篇D.上篇参考答案:ABC47. “十年树木”中“树”是动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8. 下列作品属于刘禹锡的有( )。A.陋室铭B.刘梦得文集C.贺新郎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考答案:AB49.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参考答案:D50. 集解类注释是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 )A.正

11、确B.错误参考答案:A51. 下列关于“以”的解释错误的是( )。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连词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代之,彼自以之。以,介词C.左右以告。以,介词D.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以,介词参考答案:B52. 下列对“亡”解释正确的是( )。A.逃跑B.灭亡C.死D.通“无”参考答案:ABCD53. 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T.对F.错参考答案:F54. “齐其闻之矣”中的“其”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A.对B.错参考答案:B55. 下列句中的“如”用作形容词词尾的是( )。A.一日不见,如三秋

12、兮B.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C.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参考答案:C56.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A.学而B.为政C.里仁D.公治长参考答案:B57.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载”的意思是。( )A.开始B.栽种C.暖和D.记载参考答案:A58. 下列各词中,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A.江B.臭C.驰D.色E.丈夫参考答案:ACD59. 名词用作使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0.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中的“亲”和“子”属于( )。A.形容词意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使动用法D.名词用如意动参考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