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35031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5 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5|_经济腾飞助推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对应学生用书第114页)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内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对外开放,中国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与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并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相联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分说知识链接一、世纪之交世界发展的趋势1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

2、趋势更加明显。3世界科技发展趋势20世纪末,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外交政策1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2“依法治国”颁布1982年宪法,并以宪法为核心,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4新时期外交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争取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双边、多边外交活动。三、改革开放的历程1对内改革中共十一届三

3、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加快了对内改革进程。(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2)国有企业改革:1984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92年以后,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目标。(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对外开放(1)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

4、界接轨。四、三次思想解放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继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结束了姓“资”姓“社”、计划与市场的争论,带领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中共十五大以来,拨开公有与私有、人治与法治的迷雾,在财产民有、法制建设方面为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五、新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1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走向世界,恢复高考,教育

5、事业得到发展。六、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总览规律认识1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从经济领域开始,很快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领域,虽然没有政治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其深刻程度是任何一次革命都无法比拟的。2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重点表现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并非西方化,而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3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从进程上看,表现为渐进性的特点,从点滴开始

6、,逐渐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避免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动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感悟针对训练1.右图是中国某时期的一幅描绘人们经济生活的漫画,此时的流行语应是()A人民公社,一大二公B工业增速,超英赶美C阶级斗争,一抓就灵D改革开放,联产承包D图片中“欢迎选购”的字样和显示的情景,反映了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大,商品种类比较丰富,这种现象出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A、B、C、D四项流行语应分别出现在“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2(2017无锡一模)下表为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出现上述表格所示状况

7、的重要原因是()A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苏联解体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与中亚四国自2001年开始进出口额迅速增长,而2001年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密切了与中亚四国间的贸易交流,故A项正确;至今世界经济新秩序也未建立,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故C项错误;1992年中国就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故D项错误。3(2017南京摸底)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D采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没有违背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故A项错误;“三脚凳”策略没有否定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故B项错误;“三脚凳”策略没有否定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故C项错误;香港问题是主权问题,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双边会谈,中国政府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