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孔子拜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347583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孔子拜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7、孔子拜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7、孔子拜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7、孔子拜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7、孔子拜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孔子拜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孔子拜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罗婉智教学目标:.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课题。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伟大人物,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两位:孔子和老子。2.板书课题:孔子拜师。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孔子拜谁为师呢?解题谈话。

2、3.扣题质疑: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二、拜读孔子1.走近孔子。课件出示孔子像。交流课前收集的孔子资料。课件出示孔子资料。2.走进孔子。()学生自读课文,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写孔子的句子。(2)读句子,了解孔子的谦虚的品格。课件出示句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抓住“总觉得”“渊博”,理解孔子的求知欲望。课件出示句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指导学生读书,注意结合朗读体会“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求学之艰辛。注意让学生领会一个重

3、要的字:走。当时的交通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出行往往靠的是步行。课件出示句3: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行礼”代表有礼貌,再次行礼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指导学生朗读孔子的说的话,体会已经学识渊博的孔子向老子学习的诚恳愿望。(3)孔子是怎么学习的呢?“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请教”,表现出态度之诚恳。3.小结过渡:孔子的彬彬有礼,虚心好学、勤奋谦虚、永不满足值得我们学习。三、拜读老子1.走近老子。课件出示老子像及简单说明。交流课前收集的老子资料。.走进老子。(1)课文中的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读课文,第2、3

4、自然段,找出课文中写老子的句子,划出。(2)课件出示,学生自读交流:老子为有孔子这样的大学者来求学而高兴啊,为什么他却显得惴惴不安呢?读句子: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学生交流。(3)老子是怎么教的呢?“毫不保留”,足见其品格高尚。3.小结过渡。四、拜读大师。人们是怎么看待孔子拜师这件事的?(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五、小组内表演读课文,把容易演的内容在朗读时加上动作。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哪些新认识?六、拓展延伸布置实践活动活动总动员。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和老子创立的道家文化老子是中华

5、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筹备。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交流活动计划。七、课后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谈谈体会。4.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中华传统文化小组专题研究方案研究主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主要负责的工作):获取资料的途径: 网上搜寻( ) 翻阅图书( ) 寻找实物( ) 实地考察( ) 其他方法( )你找到的资料:小组专题研究方案研究主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你主要负责的工作):获取资料的途径: 网上搜寻( ) 翻阅图书( ) 寻找实物( ) 实地考察( ) 其他方法( )你找到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