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34519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著作权法修改20121009(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修改草(国家版权局 2012年10月)(仅供内部讨论,请勿外传)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二节著作权的归属第三节著作权的保护期第三章相关权第一节出版者第二节表演者第三节录音制作者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第四章权利的限制第五章权利的行使第一节著作权和相关权合同第二节著作权集体管理第六章 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第七章权利的保护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 以及传播者的相关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 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和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中国自然人、法人

2、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 是否发表,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 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受本法保 护。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 者和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 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中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版式设计、表演、录 音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制品和广播 电视节目,根据其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 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受本法保护。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外 国人和无国籍人

3、,其在中国境内的表演或者在中国境内制 作、发行的录音制品,受本法保护。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固定的智力成果。作品包括以下种类:(一)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 字形式表现的作品;(二)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等以口头语言 形式表现的作品;(三)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乐曲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 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四)戏剧作品,是指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供舞 台演出的作品;(五)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小品、快板快书、鼓曲唱曲、 评书评话、弹词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六)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 表

4、现思想情感的作品;(七)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滑稽等 通过形体和动作表现的作品;(八)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 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 艺术作品;(九)实用艺术作品,是指玩具、家具、饰品等具有实 用功能并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十)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 有审美意义的作品,包括作为其施工基础的平面图、设计图、 草图和模型;(十一)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十二)视听作品,是指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 连续画面组成,并且能够借助技术设备被感知的作品

5、,包括 电影、电视剧以及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十三)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 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 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十四)立体作品,是指为生产产品、展示地理地形、 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而制作的三维作品;(十五)计算机程序,是指以源程序或者目标程序表现 的、用于电子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运行的指令和数 据的总和,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十六)其他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著作权自作品创作之日起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手 续。外国人、无国籍人的实用艺术作品,其作者所属国或者 经常居住地国对中国作者的实用艺术作品给予

6、保护的,受本 法保护。第四条 本法所称的相关权,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 或者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 利,录音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 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相关权自使用版式设计的图书或者期刊首次出版、表演 发生、录音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和广播电视节目首次播放之日 起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手续。第五条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相关权人行使相关权, 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第六条 著作权人和相关权人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 政管理部门设立的专门登记机构进行著作权或者相关权登 记。登记文书是登记事项

7、属实的初步证明。登记应当缴纳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价格管理 部门确定。著作权和相关权登记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 理部门另行制定。第七条 著作权保护延及表达,不延及思想、过程、原 理、数学概念、操作方法等。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 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 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第八条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 规定。第九条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 权和相关权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 管

8、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和相关权管理工作。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十条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第十一条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决定是否表明作者身份以及如何表明 作者身份的权利;(三)保护作品完整权,即授权他人修改作品以及禁止 歪曲、篡改作品的权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包括:(一)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录制、翻拍以及数字 化等方式将作品固定在有形载体上的权利;(二)发行权,即以出售、赠与或者其他转让所有权的 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9、;(三)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 算机程序或者包含作品的录音制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 利,计算机程序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四)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五)表演权,即以演唱、演奏、舞蹈、朗诵等方式公 开表演作品,以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作品或者作品的 表演的权利;(六)播放权,即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公开播放作品或 者转播该作品的播放,以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该作品 的播放的权利;(七)网络传播权,即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向公众提供 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以 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以前述方式提供的作品的权利;

10、(八)改编权,即将作品改变成其他体裁和种类的新作 品,或者将文字、音乐、戏剧等作品制作成视听作品,以及 对计算机程序进行增补、删节,改变指令、语句顺序或者其 他变动的权利;(九)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第十二条 美术、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文字、音乐作品 的手稿首次转让后,作者或者其继承人、受遗赠人对原件或 者手稿的所有人通过拍卖方式转售该原件或者手稿所获得 的增值部分,享有分享收益的权利,该权利【不得转让或者 放弃】【不可剥夺】,其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其所属国或者经常

11、居住地国承认中国 作者享有同等权利的,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第二节著作权的归属第十三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或者投资,代表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意志创作,以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其代表人名义发表, 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推定为作者。第十四条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使用演绎作品应当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 著作权人许可。第十五条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 者共同享有。

12、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单独 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妨碍合作作品的正常使 用。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 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 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是所 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他人侵犯合作作品著作权的,任何合作作者可以以自己 的名义提起诉讼,但其所获得的赔偿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 作作者。第十六条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 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 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使用汇编

13、作品应当取得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 著作权人许可。第十七条 制片者使用小说、音乐和戏剧等已有作品制 作视听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如无相反约定, 前述已有作品的著作权人根据第十四条第二款对视听作品 的使用享有专有权。电影、电视剧等视听作品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以及专 门为视听作品创作的音乐作品的作者等。电影、电视剧等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制片者 和作者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由制片者享有,但 作者享有署名权。电影、电视剧等视听作品的利益分享由制片者和作者约 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作者有权就他人使用视听作 品获得合理报酬。视听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剧本、音乐等作品,作者可

14、 以单独行使著作权,但不得妨碍视听作品的正常使用。第十八条 职工在职期间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为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 职工享有,但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程序 和有关文档,以及报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职 工专门为完成报道任务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单位享有,作 者享有署名权。依本条第二款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职工享有的, 单位有权在业务范围内免费使用该职务作品并对其享有两 年的专有使用权;依本条第二款规定,职务作品由单位享有 的,单位应当根据创作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对职工予以相应奖 励,职工可以通过出版方式汇编

15、其创作的作品。第十九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 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由 受托人享有,但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可以免费使用该 作品;当事人没有约定使用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 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第二十条作品原件所有权的移转,不产生著作权的移 转。美术、摄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可以展览该原件。作者将未发表的美术或者摄影作品的原件转让给他人, 受让人展览该原件不构成对作者发表权的侵犯。陈列于公共场所的美术作品的原件为该作品的唯一载 体的,原件所有人对其进行拆除、损毁等事实处分前,应当 在合理的期限内通知作者,作者可以通过回购、复制等方式 保护其著作权,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二一条 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保护 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著作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其署名权和保护作品 完整权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第二十二条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 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五十年内,其发表权可由其继承人 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其发表权 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第二十三条 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自然人死亡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