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34126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提要:管道支、吊架做法详见91SB6,空调冷冻供回水管与其支、吊架之间采用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托防冷桥来自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 .通风系统施工做法及要求材质要求:本工程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板材厚度如下: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m圆形风管(mr)矩形风管(mrj)中低压系统排烟及高压系统mP4-P6标准执行。(5) 排烟管及排风兼排烟管选用5=2mm厚的铁皮制作。(6) 风管部件及支、吊架:水平安装的风管直径或大边长小于400毫米,支、吊架间距不超过4米;大于或等于400毫米其间距不超过3

2、米。走道内吊架间距不超过米。垂直安装的风管支架间距为3米,但每根立管上设置不少于两个固定件。对于相同管径的支、吊、托架应等距离排列,但不能将支、吊、托架设置在风口、风阀、检视门及测定孔等部位处,否则将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应适当错开一定距离。支、吊、托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的位置,应正确和牢固。安装吊架应根据风管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中心线上,双吊杆按托架型钢的螺孔间距或风管中心线对称安装。但吊架不能直接吊在风管法兰上。当风管较长,需要安装一排支吊架时,先把两端支架测量好,然后以两端支架为基准,拉线找出中间支架的标高,确保位置准确。风管(水管)的支、吊、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外部,不得损

3、坏保温层,并在支吊托架与管道间镶以垫木,垫木的厚度与保温层同厚,防止产生冷桥。(7)风管与设备之间的连接采用软管连接,所有风机、空调机进出口均用柔性接头,风管柔性接头长度150-200mm般风机用尼龙帆布,防排烟风管柔性接头采用石棉布,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不得扭曲。(8)防腐与保温:全部角钢法兰支、吊架(及设备基础)的钢制构件,除锈后涂防锈底漆两道,再刷灰调和漆两道,排烟管及排风兼排烟管除锈后,内外表面各涂耐热漆两遍。空调送回风管、空调补风送风管均做保温,保温材料为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板,厚度建议为30-40mm用专用胶粘口,并用专用胶带封口,保温层施工应密实,与风管之间不留间隙。2.人防

4、工程施工做法及要求地下二层为六级人防物资库。Py-B2-1为人防车库排风兼排烟服务,选用排烟风机,安装于人防车库风机房内;选用排烟风机,为地下二层人防库房排烟服务,安装于地下二层人防库房内;选用轴流风机,为地下二层人防库房排风服务,安装于地下二层人防库房内;j-B2-1为人防车库排风兼排烟补风服务,选用排烟风机,安装于人防车库风机房内;选用轴流风机,为地下二层人防库房补风服务,安装于地下二层人防库房内。清洁通风时,设有j-B2-1清洁进风服务系统,Py-B2-1为清洁排风服务。隔绝通风时,通风管上所有密闭阀门关闭,所有风机停止运转。所有密闭阀门前的通风管道均采用2伽厚的钢板焊接制作。(1) 3

5、.空调水系统施工做法及要求材料、设备要求1 )各种管材、角钢、槽钢及各种阀部件在进场后必须认真检查,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并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2 )设备开箱检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备供方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开箱前检查包装外观有无损坏和受潮;开箱后认真检查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说明书、合格证是否齐全;按装箱清单和设备技术文件,检查主机,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设备表面有无缺陷、损坏、锈蚀、受潮等现象;将检验结果作好记录,参与检查人员签字盖章,作为交接资料和设备技术档案依据。3 )设备进场后核对设备基础预留螺栓孔及基础尺寸。(2) 预留和剔凿孔洞的要求1 )配合土建由专人按设

6、计图纸将管道及设备的位置、标高尺寸测定标好孔洞的部位,并对原预留孔洞进行校对。2 )凡属预制墙、楼板需要剔孔洞,必须在装修或抹灰前剔凿,其直径与管外径的间隙按91SB6执行,遇有剔混凝土空心楼板肋或断钢筋,必须先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后,方可剔凿。(3) 套管安装1)钢套管:根据所穿建筑物的厚度及管径尺寸确定套管规格、长度,下料后套管内刷防锈漆一道,用于穿楼板套管应在适当的部件焊好铁架。管道安装时,把预制好的套管穿好,除特别外,管道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应用耐火的柔性材料密实填充。套管上端应高出地面20mm下端与楼板面平。预埋上下层套管时,中心线需垂直。1 )防水套管按照设计及施工安

7、装图册中的要求进行预制加工,套管在浇注混凝土前按要求部位固定,校对坐标、标高,平正合格后一次浇注,待管道安装完毕后把防火材料塞紧捣实。(4)型钢支、吊架安装1 )管道支、吊架做法详见91SB6,空调冷冻供回水管与其支、吊架之间采用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托防冷桥。2 )管道先放线,按设计图纸和要求测定好吊卡位置和标高,找好坡度,墙上生根支架,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提要:管道支、吊架做法详见91SB6,空调冷冻供回水管与其支、吊架之间采用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托防冷桥来自将预制好的型钢吊架放在剔好的洞内,再用m20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沙浆填入洞内,塞紧抹平;顶板或梁上

8、生根支架,在保证结构安全之下,用胀栓固定。3 )所用型钢先调直后下料,边长w50mm型钢用机械切割;直径w13mm的孔采用机械钻孔,不得用汽焊切割。4 )型钢与支吊架焊缝要饱满、牢固并刷两道防锈漆。(5)管道安装施工方法1)管材:冷冻、冷却水管道,DNW32mm时采用普通焊接钢管,丝扣连接;DN40mm均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冷却塔补水管、冷凝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2)管道焊接要求 管路焊接前清理焊口,不能留有油漆等杂物。 焊条的强度选择要不低于母材强度。焊缝用全熔透式,插入部分不能超过管壁,焊缝最少要两层。环境温度低于-17C,不可进行焊接。 焊接点要层式,焊纹一致。当完成第

9、一道焊道后,清理焊面焊渣后再焊第二层。管道的焊缝不得埋于墙内或不便于维修的地方。 管壁厚5mn必须铲坡口并清除氧化皮。坡口角度、钝边尺寸、对口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法兰不得直接焊在弯头处,焊口距法兰不小于一个管径且100mm焊缝距管道支吊架50mm2 )管道试压铺设、暗装、保温的管道在隐蔽前做好单项水压试验。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试压。应先将压力升到试验压力,观察10分钟,压力降w为合格。水压试验时放净空气,充满水后进行加压,压力升到规定要求时停止加压,进行检查,如各接口和阀门均无渗漏,持续到规定时间,观察其压力下降至允许范围内,通知有关人员验收,办理交接手续。然后把水泄净,被的破损的镀锌层和

10、外露丝扣处做防腐处理,再进行隐蔽工作。3 )管道系统冲洗冲洗时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运行,直到流出的水无污物为止(以目测出水口与进水口水色一致)。)防腐与保温:管道应在涂漆前进行表面除锈去污,非保温管道刷铁红防锈漆两道;保温管道刷防锈漆两道,设备的支吊架均应在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灰调和漆两道。空调冷冻水管、冷凝水管均采用难燃B1级橡塑保温管壳保温,建议保温厚度为冷冻水管30-40mm冷凝水管20mm用专用胶粘口,并用专用胶带封口,保温层施工应密实,与水管之间不留间隙。6)设备安装所有设备安装前应核对设备订货单,设备合格证及设备基础,并在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设备安装前进行检查

11、,清洗干净,并按厂方提供的说明书要求及严格招待国家标准GB5024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华北标图集91SB6有关的设备安装条款要求。(6) 试车及调试:试车、调试及系统试运转,施工时编制具体调试方案。 、冷水机组的调试工作应在安装内容达到必要条件下由安装单位配合设备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单位主要负责所施管路系统保持安全正常的使用功能或状态。 、水泵应在电专业人员配合下逐台进行试车:点动确认转向正确且无其它异常,之后在规定的试车时间里水泵应始终工作正常、运转声音正常且轴承温升在允许范围内。办理试运转签认手续。 、系统试运转,应采取”先循环主干管系,之后逐一开通支系,直至全部”

12、的方式。具体实施前,应编制出详实的试运转方案以指导系统运转安全合理地进行。(7) 机房设备安装 、各种设备加工订货应严格按设计的设备材料表中技术要求进行,其中主要设备确定生产厂家后需由设计人员向厂家做技术交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要求;设备出厂前应进行性能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各种设备安装前应根据订货或出厂清单进行检查,并应参照厂家说明书要求施工。 、冷水机组、冷热循环泵及补水泵均做减振基础,做法由厂家配套提供;设备基础须待设备到货后,须按设计尺寸核对,包括地脚螺栓孔径和大小,无误后方可施工。 、设备的运输、吊装针对现场情况提前制定出具体的专项方案。 、设备就位找平、找正后,即可用混凝土进行捣实,保持地脚螺栓垂直,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拧紧螺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