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34088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练习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完成练习。小鸟朱自清清早颤巍巍的太阳光里,两个小鸟结着伴,不住地上下飞跳。他俩不知商量些什么,只是叽叽呱呱地乱叫。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他们仿佛在说:“我们活着便该跳该叫。生命给的欢乐,谁也不会从我们手里夺掉。”1你从“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中体会到什么?_2作者通过对小鸟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_2.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1补全诗句。2这

2、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一首_诗。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_)(2)“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_)4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多选)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5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3.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这两句诗,我

3、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4. 读秋思,完成阅读练习。秋思唐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根据理解,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意万重(AzhngBchng)(_)复恐(Af Bf)(_)临发(AlnBln)2根据理解给带点字选择相对应的解释。行人:A捎信的人 B走路的人(_)家书:A书本 B信(_)意万重:A重量 B很多(_)复恐:A恐慌 B唯恐,怕(_)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

4、,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_)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寓情于事,作者借助寄家书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_)4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在诗人张籍眼中,乡愁犹如(_)A秋风 B家书 C万重山对“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想要写封家信不禁思绪万千。 B想要写封家信却不知从何说起。C想要写封家信情意犹如万重山一样重。对“复恐匆匆说不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B唯恐捎信人已走,匆匆忙忙没能把信写完。C唯恐时间太匆匆,说不尽对家乡的思念。5下面这些诗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在后面画上“”。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儿垂钓( )望天门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阅读短诗,完成练习。繁星(一五九)母亲啊!_,鸟儿躲到它的巢里;_,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将上面的短诗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2这首短诗的作者是_,原名_,她是我国著名小说家、_、_。3第一个“风雨”是指_,第二个“风雨”是指_。4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1)_(2)_6. 课内阅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B.白桦的内在气质。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

6、是()(多选)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3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诗句中的“思潮”是指接二连三的像_一样的思想活动;从“清响”一词可以体会到波涛的声音具有_的特点。2给画“”部分换种说法,去掉问号,意思不变。_3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_。请仿照诗句写一写。明月啊!_?_?_?8. 读诗句,完

7、成练习。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上面的诗节选自诗人_所写的_。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_的情怀。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起它们的头。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着阳光一开一收。9. 古诗词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8、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_):A 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2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_画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4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可以看出。5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6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_10. 课内阅读。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1找出表现生活条件、科技面

9、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诗句画上横线。2读诗句,回答问题。(1)“破旧的茅屋”指的是(),“温热的土炕”代表()。“老牛破车”指的是(),“顶天立地的脊梁”指的是()。A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C亲密的军民关系。D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2)“永远告别”与“_”,“毫不犹豫地丢掉”与“_”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_,但延安的精神要_。3对于是否应该发扬延安精神,四(1)班的元元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加入讨论吧。元元:时代在进步,我们要抛弃一些陈旧的、落伍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我:_11. 读古诗游山西村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0、。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的是_(谁)在_(时候)_(做什么)的景象。(3)诗中的“山西村”在() A.今山西省山西村B.今浙江绍兴C.今浙江杭州(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12. 课堂回放。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_,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2题西林壁是_朝诗人_观_后的总结,借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A.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B.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C.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5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B.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C.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13. 阅读理解。已是傍晚,荨麻上(俄)叶赛宁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 )的露珠。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 )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一个( )的更夫,敲着( )的梆点。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写在横线上。困倦 沉闷 皎洁 晶莹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_。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_等, 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