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339912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教育督导办公室于2021年10月18至21日,对XX市直义务教 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实地监测评估Q此次监测评估,共核查市 直义务教育学校17所(校区21个),其中小学7所(校区Ic)个)、 初中3所(校区4个)、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2所、特教 学校1所。专家组依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 定工作规程和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 则以及XX市政府教育督导办关于做好市直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 衡督导评估相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实地查看、核查材料、推门听课、 随机访谈、网络问

2、卷等方式,深入学校核查XX市属义务教育优质均 衡发展的实际情况。一、主要指标达成情况(一)资源配置办法规定,资源配置评估有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 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 标的校际均衡情况。经实地核查,截至2021年10月,市属部分小学 和初中有7项指标均未达到评估标准现象。(二)政府保障程度办法规定,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有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 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等,均须达到相应要求。经核查和访谈,XX市直小学和初中政府保障程度15项指标中, 除基本装备配置标准(涉及功能教室

3、、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 等的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美术专用教室、办学规模、班额、教职 工编制和岗位配置、教师交流轮岗等6项指标没有达到标准外,其他 指标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三)教育质量办法规定,教育质量评估有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 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等, 均须达到相应要求。经核查、访谈和问卷,XX市直小学和初中教育质量9项指标中, 初中三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教师培训经费安排3项指标 达到要求;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教育信息 化运用、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3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课程开设 和教学及实践活动、无过重课业

4、负担2项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标 准标准。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严重小学校区存在班额超过45人的班级,超额班级总数为395,初中校区存在班额超过50人的班级,超额班级总数为179,大班额大 校额问题较严重。(二)办学硬件配置还有缺差一是资源配置7项指标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 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项指标,个别学校还不达标, 办学基本条件中,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不足,或配置 标准过低,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数量和种类不足,不少学校 没有书法教室、语言教室、劳动教室、少先队活动室、德育展览室和 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条件有待提高。(三)

5、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短板一是缺编现象严重。初中10个校区有6个校区专任教师不足, 总共缺编109。二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首先是音乐、体育和美术 教师缺差较多,市直小学(校区)音体美专任教师缺差67人。三是 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有待加强。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结果显示,市直 小学和初中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学校管理和办学行为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防 护体系不够健全。三、督导建议(一)增加学校学位供给,尽快消除大校额大班额一是市政府将学校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学校 布局。二是市政府及教育、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要尽快落实城区 学校项目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建

6、和改扩建步伐,消除城区学校的扩 容压力,尽快满足学位供给。三是要努力办好农村薄弱学校和城区新 建学校,从源头上减少城区大校额大班额现象Q四是要推进招生入学 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对城区招生片区要根据学位情况进 行适当调整,对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超过45和50人的学校,要规定 其不得接收转学生,以促进生源的合理均衡,避免大量学生集中在少 数热点学校,造成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二)加大硬件配置力度,实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调整和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筹考 虑城镇化推进因素,根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和安 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2017年版),对照各校问

7、题清单, 实行“一校一策”,尽快帮助学校补齐办学硬件短板,有效解决教学 及辅助用房和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专用教室和生活用房数量和面积不 达标,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数量和种类不足,设备老化、陈旧等问题, 实现项项达标和校校达标。要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大规模学校建设, 进一步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硬件 保障。(三)统筹教师资源配置,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市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统筹合作,加大市直学校教 师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推进教师队伍优质均衡发展。一是积极创新教 师补充机制,充分利用好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根据生源变化情 况,不断完善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年度动态

8、调整机制,通过 招聘新任教师和调剂教师富余学校的编制等方式,为缺额的义务教育 学校补充教师,确保消除学校自聘编外教师的现象。二是尽快改善教 师专业和年龄结构,特别要缓解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要着重做 好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紧缺学科教 师的配备和培养工作,确保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三是扎实开展教师交流和轮岗工作,在生活待遇和职 称评定上加大对交流和轮岗教师的倾斜力度,打破校际壁垒,畅通校 长和教师交流轮岗渠道,特别要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 和新建学校流动,积极推动强校带弱校,建设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 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均

9、衡配置Q(四)落实“五育”并举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要让学校领导认识到,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特别关注德育工作、文化建设、课程开设、教师队伍建 设、课业负担,是抓内涵、提质量的国家工程,要真正提高政治站位, 自觉担负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全力抓好硬件 达标和内涵提升。要切实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 人,“五育”并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 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纠正“唯分数”和“唯升学”的倾向,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加强师 生员工文明卫生教育,确保校园干净整洁,清新爽目,无

10、卫生死角。 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 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布置和实施。要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 同感,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形成一种共同的校园精神 和文化追求。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科学编制课程表,开齐开足开 好国家规定课程,特别要开齐开足开好音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课程,提高功能室和图书的利用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兴趣小组和社 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体质、审美情趣和劳动习惯。四是引导教师树 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坚持因材施教和有教 无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动手 操作能力培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

11、教学深度融合,全面促进课堂教学 提质增效。五是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 每天有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 间。规范作业和考试管理,杜绝违规布置作业、使用教辅资料和公布 学生考试成绩的现象,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和“5+2”课 后服务要求和规定,确保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 的学生全覆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五)织密校园“防护网”,增强学校安全防范能力一是及时查找不足,做细做实校内安全卫生管理。加强“三防” 建设,坚持常态化防疫,落实校园24小时值守制度,规范使用安保 器材和设备,对校园实行全封闭管理。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 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实验室、配电房、校园内施工现场、老旧房 屋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风险点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 整改。二是落实联动机制,加大学校安全卫生监管力度。要督促教育、 公安、综治、卫生、食监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 合治理,整治商贩摊点,疏通学生上下学通道。执勤民警要履行校园 周边“高峰勤务”和“护学岗”职责,学校要积极组织学校安保人员、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等,配合执勤民警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周边防控工 作,确保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安全可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