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33651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一手拉葫芦链条断 , 吊载翻转致人死事故经过某机械修配厂修机床时 ,该厂厂房简易 , 没有什么电 动起重设备 , 只有作为起吊用的手拉葫芦。发生事故的是一台起重量 为2t、起升高度为2.5m、两钩间最小距离为410mm满载时手链拉 力为330N起重链行数为2的手拉葫芦。机床已经修好,甲乙二人用 三脚架支撑并悬挂手拉葫芦 , 将吊钩挂入机床床身的吊装钢丝绳后 , 甲拉动葫芦 , 使机床缓缓离开地面 , 乙将平板拖车推入到床身下面。 当 乙正弯腰力求将拖车对准车床的中部而在调整拖车位置时 , 甲开始拉 动手拉葫芦将吊载缓缓下降 , 突然起升链条断裂造成吊载失落 , 在接 触拖车的瞬间发生了翻转

2、 , 将毫无防备的乙撞倒并压在乙的身上 , 甲 慌忙呼喊众人帮忙 , 用撬杠撬起床身将乙拖出 , 但因车床太重造成乙 内脏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检查手拉葫芦的链条断裂处 , 发现有肉眼可见的 微小旧裂痕 , 可见起升链条内在质量有缺陷 , 这是这起事故早已存在 的断裂危险隐患。 事后查明车床床身重 2.2t, 葫芦的起重能力仅 2t, 属于超载起吊 , 这与造成起升链条薄弱环节先破断有直接关系。 经检测发现未断裂的其余起升环链有多处拉伸疲 劳变形 , 其变形量已超过原始尺寸 5%以上的报废标准。另外 , 还有多 处链环的磨损量也超过原始尺寸 10%以上的报废标准。经查该葫芦使 用

3、较为频繁,使用期有 7 年之久,尚未更换一次起升链条 ,由此可见起 升链条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 , 也是发生这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原 因。 手拉葫芦由于结构形式所限 , 操作人员距离吊载 较近, 应格外注意站位与自我保护。 认为手拉葫芦是简单的起重设备 , 忽略了对操作 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起重设备不得随意超载起吊。 起重设备应经常检查维护 , 发现缺陷应及时维修 , 达到报废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起重机械作业时要加强自我保护 , 注意站位。 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对参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安 全培训。案例二违章操作卷扬机 , 卷入卷筒把命丧事故经过某钢厂原料工段2号250m3白灰竖

4、窑丙班炉长甲 到2号炉仪表操作室向开车工乙布置 2号炉卷扬机的清扫工作。 甲接 着便同乙一起到 2 号炉二楼卷扬机处打扫卫生。 甲、乙先将卷扬机东 侧安全护栏搬开 ,然后, 甲用铁锹清理卷扬机下面的积灰 ,乙则用扫帚 先清扫东侧 ,然后清扫北侧。清扫完后, 乙完全没有顾及尚有一人在机 台清扫卫生 , 也未打任何招呼便回到操作室开车加料 ,当加第五斗料 时,发现电流偏离经查发现 , 甲的脚被卷入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下 ,经 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乙违章操作 , 开机前完全没有想到还有人仍在清 扫卫生,未与甲打招呼 ,擅自开机,这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甲没能及时制止乙的违章行为 ,甲身为

5、领导 ,平时 对下属职工安全教育不够 , 没有注意安全生产 , 结果自食恶果。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是一起违章开动卷扬机造成的严重伤害事故。 领导者和操作者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 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事故责任人乙严重违章作业 , 毫无责任心和负责 的工作态度 ,工作不专心 ,马马虎虎,造成严重后果。 卷扬机属高速旋转的设备 , 应采取严格的防范措 施, 当有人在卷扬机附近时 , 不允许随便开机 , 卷扬机回转部位应有防 护栏杆,应制定岗位责任制 , 以落实安全生产。 卷扬机操作工属特殊工作岗位 , 必须受过专门安 全技术培训 , 持证上岗。 卷扬机在检修及清扫卫生时 , 应设立明显的不准

6、开机的标志 ,正常工作时 ,闲杂人员不得靠近卷筒 ,以防止被卷绕发生 危险。案例三歪拉斜吊不应该 , 吊物游摆人撞翻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 , 春光号起重机正在吊混凝土吊斗 , 由于不垂直,重心偏离起吊垂直线约2m,起吊后吊斗便缓慢向前移动。前 方 , 起重指挥邵某正背朝吊机 , 两手搭在江某肩上讲话 , 险工小马 ( 代 替指挥 ) 见状大叫闪开 , 吊车司机也立即呜号并迅速推操纵杆下降吊 点, 没想到电源突然跳闸 , 下降吊点的措施失效 , 吊斗向邵、江两人撞 去。江某因听到叫声立即退一步闪开 , 邵某则因躲闪不及 , 被吊斗撞击 倒在地上 , 终因内脏多处严重损伤而不治身亡。事故原因分析 违

7、章作业 , 歪拉斜吊 , 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现场指挥混乱 , 指挥邵某玩忽职守 , 险工小马无证 违章指挥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所用起重机平常维修保养不好 , 关键时刻突然跳 闸也是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指挥和起重机司机的职责 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要严格遵守 十不吊 的规定 : 歪拉斜挂不吊。 吊车起重作业时 , 必须配有一名有经验持有操作 证的起重指挥人员指挥 , 不能让无证人员进行指挥 , 担任指挥的起重 工必须工作认真 , 责任心强 ,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吊车司机对吊车必须认真做好例保 , 即做好清洁、 补充润滑、 紧固、调整工作

8、, 关键部位使用前应严格检查 , 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 加强岗位责任制、安全交底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案例四重物棱角未防护 , 受力绳断人抽死事故经过某施工队在北京开关厂用卷扬机挪运一台 10t 的磨 床时,把挂滑轮的钢丝绳围在一个石槽上。 钢丝绳受力后 , 被石槽棱角 处硌断,钢丝绳猛力蹦起 , 抽在现场指挥者刘某的右脚上 ,使其摔倒 , 头部受重伤 , 于次日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 按规定不允许钢丝绳 与有棱角的坚硬物直接接触违章操作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于特殊工种的作业现场 , 应加强管理。 把钢丝绳 围在石槽上 , 反映出工作中的麻痹思想和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

9、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在起重机械作业中 , 应对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意识 的教育 ,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对出现的问题及现场每个细微的变化都应注意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重物吊挂不牢靠 , 途中脱销把人伤事故经过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 ,未挂牢,在吊咼至2m时脱钩,将技术员路某砸伤后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 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 重 物未挂牢脱钩 , 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技术员路某自我保护意识差 , 躲避不及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 , 气温高,大脑条件 反射的潜伏期延长 ,注

10、意力不易集中 , 再加上发酵的气味 ,一般人很难 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 , 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教育 , 端正工作 态度,增强责任心 ,严格遵守起重机械作业安全规程。 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 生理状况 , 以便 合理地安排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 , 如吊运区域内 ,禁止 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等。案例六强令工人乘吊笼 , 人仰笼翻钢绳断事故经过1985 年元月 , 徐某被某建材厂聘用为该厂建筑安装 队队长后 , 在承包某市解放西街十号楼建筑工程施工中 , 不执行建筑 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和有关安全施工之规定 , 不设

11、斜道 , 违反起重 机械的管理规定 , 命令工人爬架杆乘提升吊笼进行作业。 事故前几天 , 徐某就发现提升吊笼的钢丝绳有点毛 ,徐某不及时采取措施 , 继续安 排工人盲目蛮干。发生事故的当天 , 工人向副队长时某反映钢丝绳 毛得厉害, 时某检查发现有一尺多长的毛头 ,便指派钟某更换钢丝 绳。而钟某为了追求进度 ,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 , 决定先把 7 名工 人送上楼干活 ,再换钢丝绳。当吊笼接近四楼时 , 钢丝绳突然中断 , 导 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造成 1人死亡、 5 人重伤、1 人轻伤的严 重后果。事故原因分析 违章蛮干,强令冒险作业,违反安全管理规程行 事。徐某作为安装队队长

12、, 强令工人爬架杆乘吊笼进行作业 , 当发现钢 丝绳有点毛的问题后 , 疏忽大意不积极采取措施排除事故隐患 , 以致 酿成事故。 违反操作规程 , 严重忽视安全。 钟某不落实副队长 让其更换钢丝绳的正确决定 , 为了追求进度 , 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 断, 擅自决定送工人上楼干活。这种对事故的结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 够避免的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状态 , 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认真执行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 不得 擅自更改 , 更不得违章指挥、 盲目蛮干、冒险作业 , 对违背者必须严肃 处理。 加强安全教育 , 树立安全意识 , 坚决克服轻率麻痹 和侥幸心理。发现事故

13、苗头 , 及时排除 , 确保安全施工。 案例七起吊操作违了章 , 钢板脱钩把人伤事故经过2002年3月18日早上 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 某召开车间会议 ,安排当天工作 ,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 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 吊。当时 , 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 , 贺某负责指挥 , 赵某在汽车东边 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 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 邸某当时在闪蒸器南 边打扫卫生。 8 时 40 分左右 , 第三次起吊钢板 (每次起吊 6块, 前面已 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左右,横向西 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

14、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 现晃动, 此时吊车未停 , 向南点打。大约 9时左右, 贺某发现有人在闪 蒸器北边站立 (危险区), 立即向王某打手势 ,并大声呼喊。 王某看见贺 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 按惯例,她意识到要紧急停车 ,于是 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 ,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 土飞扬。在场的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 点时,发现邸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 ,脚在闪蒸器下面。 贺某、赵某等人 赶紧找车将邸某送往医院 , 经医院抢救 , 因邸某脑部严重受损 , 抢救无 效, 于 11 时左右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行车操作工王某违章操作,在行车西行2m后

15、,当 她已发现钢板南北上下晃动时 , 应立即停车弄清原因 , 消除晃动因素 后,再往南行。但王某违反操作规程 ,点打吊车往南运行 ,导致钢板脱 离吊钩,造成邸某死亡。这是事故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贺某现场违章指挥。一是起吊前贺某未对现场进行检查;二是物体离地面高度较高 , 贺某未特别加强安全警戒 ; 三是指 挥失误,当行车西行发现晃动时 ,应立即出示停车手势 ,但贺某未做 ; 四是贺某站的位置不符合指挥者要求 ,应站在吊车的西边 , 便于检查 和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 , 但贺某却站在汽车东边一 直未离开 , 因 而对吊车西边邸某的出现不能及时发现。 贺某违章指挥是造成本次事 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6、。 邸某本应在闪蒸器南边清扫卫生 , 但邸某违反劳 动纪律, 站到闪蒸器的北边 ( 危险区), 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车间设备安全员卫某的错误 , 一是现场监督检查 不到位 , 事故当班卫某已在车间 , 身为车间设备安全员即是车间 安全直接 管理者 , 但卫某没有在吊车区域进行监督检查 ; 二是平 时对行车 操作工王某是否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不清楚 , 也未要求 和检查过 持证上岗情况 ; 三是对本车间存在的隐患 , 没有及时采 取有效措 施予以整改。 设备存在缺陷 : 一是行车锈蚀严重 , 未能按规定进 行维护保养 ;二是吊钩不防滑 , 也未采取防滑措施 ;三是未采用防滑吊 钩。事故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