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33240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结合幼儿生活,让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知道时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供大家参考。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1【活动设计】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不能很好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耽误了上课时间等。为了更好的做好

2、幼小衔接工作,结合幼儿生活,让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知道时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从而可以激发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学习、生活等良好的作息习惯,特意设计了本次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半点。2、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感知不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活动准备】课件整点和半点、时钟人手一份、电脑游戏(时钟游戏)【活动过程】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钟表家族,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钟了解钟的种类及作用。1、师:小朋友,今天刘老师带你们进入一个钟表家庭,我们看一看这里都

3、有哪些钟表?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2、看过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钟吗?钟与我们的生活什么关系?教师小结:钟表和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人上班,小朋友上幼儿园,以及乘火车、飞机、轮船和吃饭、睡觉,看电影电视都需要靠钟表来告诉人们时间。小朋友学会看钟表,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二、引导幼儿认识钟面,能区分时针、分针。师: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钟表,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上有什么?师:小朋友你们发现钟表上有什么?(有数字、针。)师:有哪些数字?(1、2、3、4、5、6、7、8、9、10、11、12)师:有几根针?它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教师小结:钟面上有小朋友说的12个

4、数字,有两根针,(jy135幼儿教育 )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短胖胖的叫时针,长长细细的叫分针。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三、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整点、半点。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发现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现在它们都站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课件)师:谁跑的快?(分针)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分针绕一圈,时针走一格。教师小结:分针长,时针短;分针绕一圈,时针走一格。2、认

5、识整点、半点。师:小朋友分针指向12上,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教师操作钟表请幼儿说出是几点。)师: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它经过了数字几就是几点半。(教师操作钟表-请幼儿说出是几点半。)四、师: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1、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是几点吃早点呢?小朋友拿出你们椅子下的钟面拨一拨吧!2、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上课呢?小朋友拨一拨吧!3、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睡觉呢?幼儿操作。4、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起床呢?幼儿操作。5、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下午是几点户外活动呢?幼儿操作。6、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离园呢?幼儿操作。五、游

6、戏操作:1、教师演示电脑小游戏请个别幼儿来操作。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时钟游戏,你们看!当小丑报出时间,小朋友可以按动时钟耳朵上的箭头,转到你认为正确的位置,然后单击下方确定,小丑会做出对错判断,2、幼儿合唱歌曲,上机操作。小朋友你们想玩玩这个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电脑房上机之前,我们一起唱首关于歌好吗?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2教学内容: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 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

7、难点: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 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认识钟面刻度。1.出示钟面: 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 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

8、,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 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5.学生交流、总结。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2.出示时间是6时25分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

9、 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认识时与分的关系。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 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 学生观察时刻12时30分,让学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分。3.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使学

10、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4.学生拨一拨:从12时半到1时。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怎么转的。5.讨论:时针转一大格(走1小时),分针转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1时等于几分。6.小结:1时=60分。7.做一做第1题。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五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第2题:连线。四、拨一拨,读一读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拨一拨,读一读”的游戏。五、课堂小结说说

1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时间钟面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面有5小格时针转过一大格是1小时, 1时=60分分针转过一小格是1分 ,分针转过一大格是5分幼小衔接认识时间教案3活动目标1.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2.学习分辨分针和时针,并了解他们呢之间的运转关系。3.学习记录整点。活动准备:时钟钟面10个活动过程1.谜语引入嘀嗒嗒、嘀嗒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么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2.简单认识时钟的用途提问个别孩子时钟的用途。教师小结:他能告诉人们时间,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时钟。3.认识钟面的结构教师出示一个时钟问:小朋友,你们看这个时钟表面有什么?钟面上有

12、两根长度不一样的指针,两根指针一样长吗?介绍短针名字叫时针(也是大哥),长针的名字较分针(也叫二哥)。钟面周围有数字,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钟面上有12个数字,数字从1开始按小到大、顺时针方向排列。4.认识整点你们有谁会看时钟吗?你是怎样看的?个别幼儿回答。请个别幼儿来拨动指针,拨出你想要的整点呢?(多请几个幼儿来演示,没拨一个整点就展示在前面让幼儿观察)提问幼儿时钟整点时发现了什么规律?(整点时,分针总是指着12的,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点)5.了解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教师拨动时钟让幼儿观察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教师小结:时针和分针是同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一格就是一个小时,无论是几点整,分针总是对着12,时针对着几,就是几点整)6.游戏我拨时间你表演,巩固对整点的认识。教师拨时间,幼儿表演。幼儿两两拨时间表演。7、教师小结时间是很宝贵,过去的时间不会在回头,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孩子做事情要抓紧时间,如在每一个时间段我们规定要完成事情要抓紧时间完成,节约时间,我们才有更多的游戏时间。这个活动我结合了之前看的“精品课”进行设计,活动流程基本都一样,但活动的效果却不理想,原因一: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这个活动最失败的地方。原因二:没有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语言的组织不够精炼。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