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加固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33152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7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柱加固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框架柱加固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框架柱加固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框架柱加固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框架柱加固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柱加固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柱加固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框架柱加固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20年3月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2三、加固方案概述33.1加固设计方案33.2加固设计要求53.3施工方案概述53.4施工工艺流程.7四、施工工艺84.1施工前的准备84.2测量放线94.3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104.4钢筋表面处理104.5钻孔植筋104.6钢筋绑扎124.7模板支设134.8混凝土浇筑16五、质量要求185.1材料185.2界面处理185.3 植筋施工195.4混凝土质量控制20六、施工保证措施216.1组织措施216.2技术措施216.3材料管理216.4进度措施216.5质量管理措施21七、安全文明施工2

2、2八、组织机构23一、工程概况序 号项目内容1建筑功能底商住宅2建筑面积 m21#楼000003建筑层数1#楼20层4建筑层高(m)-3-2-11层地上26层地上719层20层3.56.765.44.54.555结构型式基础结构型式筏板基础主体结构型式框架-剪力墙结构6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20基础板C35 P8剪力墙、柱-32 层:C5536层:C5079层:C451012 层:C401315 层:C3516层20层:C307钢筋类别HPB30006.5HRB40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加固施工的内容为1#楼地下负三层的10根框架柱。2019年4月1

3、8日17: 00-2019年4月19日8: 18时浇筑的混 凝土,轴线范围AA/DD。经检查其中AA/BB轴的框架柱设计混凝土强 度等级为C55,实际浇筑为C35,现场回弹检测结果达到C35。其中 AA/DD轴的10颗为群楼框架柱,经原设计单位验算需要加固其中5 颗。EE轴的5颗柱为塔楼框架柱需加固。加固模板高度4.52m。平面 图详见本方案末尾附图。经过现场检查和验收资料复核,所有柱子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符 合原设计要求。二、编制依据序号规范、规程名称编号1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13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

4、6-2009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5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GJ 14720046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3G311-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1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 验收规程JGJ82-2011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

5、00116建筑抗震鉴定及加固技术规程DBJ/T689-2009三、加固方案概述3.1加固设计方案加固方案为加大柱子界面,材料采用水泥基灌浆料。减小柱子轴 压比,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根据设计院加固图纸设计要求,AA轴的三颗柱子采用四周外包 钢筋混凝土加固法;BB轴的三颗柱子采用东西两侧外包钢筋混凝土 加固法;CC轴的四颗柱子采用南北两侧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法,共 加固10颗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3.2加固设计要求植筋构造应满足焊接后无承载力下降、抗疲劳的要求;具有相应 的检测报告。植筋胶采用A级胶,其性能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13的要求,无毒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

6、害的挥发剂;应提供抽样拉拨试验报告;植筋胶具有抗震性能试验报告;植筋孔应干燥无尘无油污;胶粘剂的静置时间内,不可动摇钢筋;胶粘剂固化前不可对钢筋 加载;原构件需凿除部分采用切割机线切再用小锤剔除,以最小的混凝 土损伤找出需焊接的原有箍筋。新老混凝土交接处表面露出原混凝土骨料,用钢刷去除松动混凝 土,用界面剂一道,在界面凝固前浇筑混凝土。新浇混凝土要有可靠支撑。养护必须符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的要求。3.3施工方案概述3.3.1. 剔凿:弹线控制剔凿范围,并严格控制剔凿深度。采用手 持电动切割机切齐范围线,采用轻型电锤配合手工剔凿,再用钢刷清 理松动的混凝土

7、颗粒。3.3.2. 植筋:成孔采用手持冲击钻,钻头直径比钢筋直径大4 8mm。吹孔:人工采用柱型钢刷反复清孔,然后用小型W-0.9/8型空压 机吹孔,机型工作能力为每分钟0.9立方吹气压力0.8兆帕。功率7.5 千瓦。植筋胶型号:HIT-RE500锚固粘结剂。植筋所需静置时间:当时当地气温在15度以上,锚固静置时间 不小于45min,固化时间不小于3d。其中板底的植筋在静置时间内采 用绑扎竖向纵筋的方式抗滑移固定。3.3.3钢筋焊接箍筋与原有竖向纵筋焊接,钢材均为HRB400级,采用10倍直 径单面焊,焊条牌号J502,焊条型号E5003。要求试焊确定电流。3.3.4.模板及支架模板采用15m

8、m厚木胶合板新购材料。次龙骨采用40X80方木, 柱箍采用方圆扣。由于灌浆料具有高度流动性,模板缝隙密封措施非常重要:A. 模板拼缝包括平面缝采用0.4mm镀锌铁皮覆盖,铁皮宽度50mm。B. 模板角缝在合模时夹双面胶。C. 模板与地面的密封采用加胶的水泥砂浆抹八字护脚,与水泥砂浆接触的模板面打磨,去掉模板胶层成粗糙面,以防砂浆与 模板接触面开裂。D. 模板与柱顶在合模时夹双面胶。模板顶部边缘加工成倾角与柱帽斜面贴紧。E. 在顶板底面及地面均插短钢筋,用于模板限位。F. 由于在原柱上加固模板且模内有植筋限位,柱模不加斜撑。3.3.5.灌浆料浇筑:刷界面剂(掺108胶)后即时浇筑混凝土, 采用自

9、密实微膨胀灌浆料填充模内空间。在结构顶板上柱帽以外的位 置开孔100,孔底用溜槽通向模板顶部。H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无机、高强、早强、微膨胀无收 缩的特性,为袋装拌合料产品。重量比加水量13%至15%。灌浆料采用砂浆搅拌机抖制,灰斗车运输至现场。灌浆,直至溜槽充满灌浆料,人工振捣模板外侧,保证柱顶填充 密实。3.3.6 .养护采用洒水养护不少于14d。3.4施工工艺流程四、施工工艺4.1施工前的准备4.1.1 .技术准备灌浆料的配比结果需要满足设计强度及施工性能。植筋胶和焊条均按规范进场检验,达到验收标准方可用于施工。钢材需复查进场检验资料。测量放线,准确放样剔凿混凝土范围、植筋孔位置、

10、灌浆孔位置、 模板位置地面线与板底线。技术交底工作完成。样板验收完成。4.1.2.材料准备模板、木龙骨、钢架管、方圆扣、钢筋、J502焊条等均采用现场 已有材料。本次加固施工专用材料:植筋胶、模板拼缝用铁皮、5cm宽双面 胶、2cm宽双面胶。灌浆料:H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具有无机、高强、早强、微 膨胀无收缩的特性,为袋装拌合料产品。拌合用水为饮用水,掺水量 13%至15%为重量比。机械准备:水钻1台,用于在顶板钻100灌浆孔;电钻4台,用于钻植筋孔,用于混凝土面凿毛;手持切割机1台,用于剔凿面切割成整齐边缘;砂浆机200L型1台,用于灌浆料搅拌;空压机W-0.9形型1台,用于清理植筋孔。电焊

11、机400A型、钢筋加工机械、模板加工机械为现 场已有设备。工具:扫孔专用钢丝刷,用于清扫深400mm的植筋孔;普通钢丝刷,用于清扫混凝土凿毛面;植筋注浆器;灌浆用漏斗,采用木模板加工。常用工具准备:钢筋绑扎工具、模板支设拆除工具、界面剂 涂刷工具、混凝土运输与浇筑工具、移动式脚手架。4.1.3 .技术准备:试操作,各工序的技工均需试操作所有工序。检验目的:工序是否合理,基层结构凿毛是否到位、柱角剔凿 的角度和深度、植筋孔深度及是否干净、植筋的静置时间、植筋抗拨 力检验、焊缝长度厚度及是否烧伤主筋、模板是否漏浆、柱顶灌浆是 否密实。4.2测量放线A,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柱截面加宽范围的地面与顶棚

12、需要凿毛,因此要在顶棚与地面的表面将凿毛范围弹线,此线定位 要考虑模板厚度。此线用于切割凿毛面积边缘线,同时也是 柱模位置控制线。对于柱帽为倾斜面的情况,禁止采用尺子 定位,应从地面向上投影定位。B. 柱角施测混凝土柱增大截面尺寸,及柱立面植筋位置、地面 竖向植筋位置、柱帽底面竖向植筋位置、主筋位置的布置线。4.3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对原混凝土构件的新旧结合面进行凿毛,然后用无油压缩空气除 去粉尘,或清水冲洗干净,根据图纸要求,本工程将结构转角处进行 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4.4钢筋表面处理剔凿出箍筋、最外角部柱子纵筋,需要时进行除锈。对新增钢筋进行打磨除锈处理,然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干净。4

13、.5钻孔植筋按新纵向钢筋位置定位后用电锤钻钻孔,清孔处理后注入植筋胶 插入钢筋,锚入深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箍筋、拉结钢筋植筋同 纵向受力钢筋。(1) 植筋孔径、深度植筋深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型号和钻孔直径列表如下钢筋直径1012202225钻孔直径14-1616-1825-2827-2930-32具体植筋孔径和深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术要求进行。(2) 钻孔根据钢筋直径、钢筋锚固深度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钻孔 直径根据工艺要求一般为钢筋直径d+48mm.或由设计选定;深度 满足设计图纸要求;钻孔应避开原钢筋,首先采用钢筋探测仪探测普 查钢筋分布情况,并用红油漆标出。植筋时应避让

14、原钢筋位置,防止 伤及原钢筋。(3)清孔清除孔内积水,异物等,可采用空压机或手动气筒吹净孔内碎 渣和粉尘;用钢丝刷擦去孔内粉尘,用丙酮清洗孔壁,并保持孔道干 燥。(4)注胶注胶时应将搅拌头插入到孔的底部开始注胶,逐渐向外移动, 直至注满孔体积的2/3即可。(5)植筋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中,放入时缓慢转动钢筋,胶体充实无 气泡、无孔洞,让孔与钢筋全面粘合,以胶体从孔内溢出为准;放入 钢筋时要防止气泡发生。具体要求如下: 植筋构造应满足焊接后承载力无下降、抗疲劳的要求,具有相 应的检测报告; 植筋胶采用A级胶,其性能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 要求,无毒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挥发剂; 应提供抽样拉拔试验报告,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严禁使用不 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 结构构件需要满足抗震要求,植筋胶应具有抗震性能试验报 告; 用金属毛刷刷数次,孔内必须无积水或油脂,用清洁空气将孔 内灰尘吹出,反复操作以确保孔壁无尘; 钢筋栽埋孔应保持干燥和无任何油污; 在锚固胶粘剂要求的静置时间前,不可动摇钢筋; 在锚固胶粘剂要求的固化时间前,不可对钢筋施加任何载重; 原构件需剔凿部分应采用小锤施工或无震动直线切割工艺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