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33060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8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生物课程标准内容中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二级主题。标准指出:人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呼吸所需的氧气需要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也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同时这些废物还需要通过循环系统运输才能排出体外。本章具有密切联系的作用。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输血的原则。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4.血液循环的途径。5.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6.分析饮酒吸烟分别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的

2、好处。本单元的学习难点是:1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在显微镜下辨认三种血管。3心脏的舒缩与心瓣膜活动和血流的关系。4血液循环的途径。5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本单元包括四个专题的内容:第一专题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二专题物质运输的器官;第三专题物质运输的途径;第四专题关注心血管健康。本章前三专题紧密围绕“物质运输”这一功能,分别从载体、器官、途径三个角度加以介绍,通过一系列活动安排,使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在提高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完成对应的三个知识点(即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第四专题关注心血管健康,引领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康地生活。本章还在知识链接中涉及血清、

3、造血干细胞、冠脉循环和血量分配等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血液、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等人体结构和生理知识,较清晰地构建关于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整体框架,并进一步确立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促进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地生活。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描述血管的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识别血液循环环模式图。辩证的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2.描述血管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4.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5.说出血液循环再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4、。6.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7.分析并说出体育锻炼和饮酒分别对心脏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永久涂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2.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感受真实的物像和示意图的关系。3.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4.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脉搏。5.探究血压与运动的关系,体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学会健康地生活。6.搜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7.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认同健康地生活方式对人体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识别关于血型和输血的有

5、关知识,认识血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增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认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4.确立严谨地科学探究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对应课标观察血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6、。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是什么?这一载体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2.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器官是什么?他们的结构和功能分别有哪些?3.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途径是怎样的?经过两途径后血液成分发生怎样变化?4.危害心血管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怎样才能保证新血管健康?专题划分专题一:物质运输的载体 3课时专题二:物质运输的器官 2课时专题三:物质运输的途径 2课时专题四:关注心血管健康 1课时 专题一物质运输的载体所需课时课内共

7、用3课时,每周3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明确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能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永久涂片,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血常规化验单的测定值与正常参考值的比较,学会认识血常规化验单,并能初步预示某些疾病,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及对化验单的解读,充分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与自然的统一性,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专题问题设计1.血液有哪几部分组成?血细胞有怎样的功能?血浆的

8、成分和功能?2.列表比较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状和功能。3.ABO血型是怎样命名的?了解ABO血型有什么用途?4.输血应注意什么?输血的原则是什么?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显微镜、生物实验室、导学案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首先让学生完成预习学案 ,领用课堂补充好,组内巩固组长检查。第二,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先思考,后探究。组内解疑,组间解疑,教师点拨。活动二 分组实验 获取真知 按照课本实验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辨认红细胞、白细胞,并比较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最后各组推荐一位发言人以接力的形

9、式明确成果。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师及时用多媒体展示显微镜下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状图片。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6页的内容,并观看血液的科教视频,探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在探究红细胞功能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红细胞功能的基础上,讨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你认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在探究白细胞的功能学习中,再让学生观看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多媒体视频动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身体某处出现外伤,伤口周围为何出现“红肿”现象?在探究红细胞功能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划破一个小伤口出血时,血液为

10、什么会自然凝固?血管出血有哪三种情况?活动三 学以致用 “小明的妈妈近几天感到身体不适,精神不振、疲劳、头晕,经医生检查,血常规化验结果如下”,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小明的妈妈的“医院检验报告单”: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有关问题:血液中含有哪些成分?该化验单的哪项测定值不正常?化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进行互动交流。根据化验单中RBC(红细胞)的测定值,你认为小明的妈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活动四 填表总结 盘点收获 让学生根据以上所学,自主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组长检查巩固情况。然后教师提问。提问完成毕后,然后让学生谈一下本节收获,让同学争先恐后的回答。活动五:达标检测 自我

11、评价 让学生当堂完成导学案的当堂检测。设计的是一些基础题,设计适量、题型多样、梯度不一,通过这些当堂检测来巩固对新知识的学习也能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要点评价要素:1. 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评价要点:能根据教师的实验步骤,按一定次序观察 能区分并表述各部位结构的特点,并思考解答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和其他同学进行探究交流。2.分组实验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互评)评价要点: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能准确按步骤进行实验演示。3.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和学生评价)评价要点:能快速准确解读化验单的数据和说明的问题。 4.达标训练评价方法:当堂训练,自我评价。评价要点:能积极参与。能够针对展示的问题进行阅读,并思考解答问题。 解答问题的正确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