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326828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3 张衡传 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3张衡传本课话题淡泊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举而不行,辟而不就,召而不应,是张衡心地澄净、不慕名利、追求“致远”的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这种境界让他在多个领域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科学史上成为光照千古、令人敬仰的“科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这句话时时告诫后人,要有非凡的创造、惊人的壮举,就应

2、当“从容淡静”。在物质丰裕、生活富足的今天,在面对各种物质诱惑之时,我们每个人更需要富中求“淡泊”、闹中取“宁静”,“以明志”“以致远”。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短短几分钟内,这一消息在微博上被中国网民力转至少两万次。相对于网民的狂热,莫言本人却很低调,只接受了山东两家媒体的电话采访。面对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国际巨奖,他恳切地表示:“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来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莫言不喜张扬,生活也一直很平静,物欲横流之间,他真正做到了心无旁骛,一心笔耕,远离名利,不随波逐流!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莫言姿态”,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更自由的空间,让他可

3、以随时沉浸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去,也让他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海瑞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衡少善属文()() (2)不好交接俗人()(3)连辟()(4)累召不应()(5)璇机() (6)辄积年不徙()()(7)五载复还() (8)篆文()(9)中有都柱() (10)蟾蜍()(11)合契若神() (12)帷幄()(13)疾恶() (14)阉竖()(15)河间相() (16

4、)骄奢()【答案】(1)sho zh(2)ho(3)b(4)li(5)xun(6)zh x(7)zi(8)zhun(9)d(10)chnch(11)q(12)wiw(13)w(14)yn(15)xin(16)sh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卒(2)就(3)属(4)发(5)征(6)因(7)乃(8)以(9)观【答案】(1)动词,死亡副词,最终(2)动词,就职,赴任动词,靠近,接近动词,成功(3)动词,zh,连缀动词,连续不断动词,zh,同“嘱”,嘱托 (4)动词,拨动动词,发动动词,发射,射出动词,征发,调发(5)动词,征召动词,应验动词,出征 动词,寻求(6)介词,趁机介词,用,依靠,凭借(

5、7)副词,于是副词,才副词,就(8)目的连词,用来介词,用介词,用介词,用(9)动词,游学名词,景象名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时天下承平日久()_(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_(3)妙尽璇机之正()_(4)衡少善属文()_【答案】(1)名词作状语当时(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道理 (4)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擅长,善于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常从容淡静古义:_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2)举孝廉不行古义:_今义:不可以。(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4)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义:_今义:

6、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5)衡下车,治威严古义:_今义:走下车子。(6)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今义:周到细致,没有疏漏。(7)振声激扬古义:_今义: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答案】(1)言语举止适度得体。(2)不去应荐。(3)特地征召。(4)方向。(5)官吏初到任。 (6)四周严密。(7)声音激越响亮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文:_(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文:_(3)验之以事。()译文:_(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_(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文:_(6)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译文:_(7)视事三年,

7、上书乞骸骨。()译文:_(8)果地震陇西。()译文:_【答案】(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2)状语后置句外表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做装饰。(3)状语后置句用事实来检验。(4)被动句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5)宾语前置句从已有的书籍文献记录的内容看,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6)状语后置句尤其尽心钻研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7)省略句张衡任职三年,就向皇帝上书请求退职回家。(8)省略句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常识速览受牵连致死的史学家范晔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少年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历任

8、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后因谋反的罪名被牵连处以死刑。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既具史学识见,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他的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被后人称为“前四史”。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黑暗。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针对这种现实,张衡曾勇敢地给皇帝上书

9、。本文中张衡的为官与科技成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后汉书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196年的史事。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晔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整体感知本文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

10、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文脉梳理品格文才科学成就政治才干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张衡“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一项是()不好交接俗人举孝廉不行衡少善属文连辟公府不就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ABCD【解析】介绍张衡少年时的学业;说明张衡在文学上精心专为。【答案】C2下列对第1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开篇按照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让读者对他有总体的了解,接着介绍他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和渊博的知识。B“举孝廉不行,

11、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从正面表现了张衡品格之高、才能之奇。这里采用先概括后列举具体事实的方式来表现张衡志在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说明张衡虽然出身官宦人家,却没有贵族纨绔子弟骄奢淫逸的恶习,这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D这一段先介绍张衡的品行淡泊名利,暗示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后介绍他的文学成就“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也反映出他严谨的创作态度。【解析】B项,“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是从侧面来表现张衡的才能。【答案】B二、阅读课文第24段,回答下面问题。3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项是()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验之以事,合契若神ABCD【解析】说明张衡的才能受到汉安帝的赏识;叙述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是前所未有的。【答案】B4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