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32595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四川达县河市镇中心小学 陈明清 电话:13558550313 邮箱: 邮编:635755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形式新颖独特,编写的“主题图”就是其一大特色。其“主题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出现在单元前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容量大、涵盖面广,有时蕴含了整个单元知识的内容,如一(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二(下)“解决问题”等单元前面的主题图。第二类主题图则是某个知识点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的容量不是很大,往往呈现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儿童

2、情趣和生活气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师要对“主题图”作了认真分析,再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到底如何有效地处理主题图,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呢?下面就结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我对主题图的教学实践探索,来谈一谈如何从教材中把握学习方式。一、灵活呈现主题图,激活学生的思维。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灵活多样的呈现“主题图”内容,是我们课堂教学有效展开的关键。1、“主题图”呈现时机灵活一般来说,教师会选择在课始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

3、取有效数学信息,再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把握,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时机呈现主题图,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3页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例2“百只动物图”。师:(课件展示少于10的小花)这里有几朵花?你是怎样数的?生:这里有8朵花,我是这样数的1、2、3、8。师:你是1朵1朵数的。还可以怎么数呢?生:还可以两朵两朵地数。师:课件展示几十朵花,问现在你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几朵花吗?怎么数?生:可以5朵5朵数。生:还可以10朵10朵地数。师:小朋友说得很好,在数量较少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数量较多时可以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我们下面就十个十个

4、地来数数这里一共有几朵花。课件演示10个合成一堆,全班一起数出一共有36朵小花。师:3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生:师:你们猜第3页这群小动物中,有多少只白兔?有多少只黑兔?生:活动后汇报师:那你快速说出这群小动物一共有多少只吗?你用的什么方法?生:活动后汇报 师:100里面有几个十?再一起数一数。 ( 验证100里面有10个十。)把教材原有“主题图”放在学生充分感知数量较多时可以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之后,学生深刻感受到数量较多时十个十个数方法的优越性,又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直观感知100里面有10个十,同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数出图中这么多动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主题图”呈现方式多样“

5、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主题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境的呈现过程。“主题图”的呈现方式对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主题图”的呈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故事分层呈现“主题图”内容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10页 “0的认识”。师: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生:(很有兴趣地猜)师:(展示盘里有2个桃)盘里有几个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

6、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继续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现在盘里有几个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而引出课题0的认识。用猴妈妈奖励小猴子的故事引出主题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0表示的是没有,要建立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主题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两个桃子吃了一个,还剩一个。再吃了一个,就没有了。根据故事内容分层展示,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提供思维表象,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深刻理解了0的含义。(2)、通过多媒体课件、游戏、表演、操作等方式让主题图动态化。教材中的主题图、情境图都是静止的,只有结论而少了过程。在教学中,可根据实

7、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加减混合”是一次“合”与一次“分”的连贯结合,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如果仅有一幅静态的画面,“先再”的过程就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我们可以把主题图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动态展示出车上原有7人,到车站先下车2人,再上车3人。学生把实际问题弄明白了,列式计算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二、解读整理主题图的信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西师版数学教材中,编者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融入主题图中,它主要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

8、,图中大量的信息富有儿童情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这样就很容易变成看图说话课,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数学知识目标达成带来一定的困难。主题图呈现后,教师要引导学会提取图中的数学信息,并从图中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从而体现主题图应有的价值。1、引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主题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图中信息量大,富有儿童情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对图中的颜色、人物、内容等感兴趣。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观察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展开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12页的比一比师:(课件出示蜜蜂、蜻蜓在花丛飞舞的情境图。)

9、仔细观察,想一想图上小动物在干什么?能和同桌说一说吗?学生互相说,教师注意观察发现语言组织较好的学生,请他说一说图意。师:你能在这幅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吗?生:有4只蜻蜓、3只蜜蜂、3朵花。师板书(4只蜻蜓、3只蜜蜂、3朵花)。并用课件把蜜蜂、蜻蜓一对一排列好。师:看到摆出的图形,小朋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蜜蜂少,蜻蜓多。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学生同桌互说,再指名汇报。生:我是数出来的,蜜蜂3只,蜻蜓4只,所以蜻蜓多。生:我是看图上,蜜蜂3只,每只采一朵花;蜻蜓4只,每只采一朵花,还多出1只。师:用课件把蜜蜂、花朵、蜻蜓一对一排列好,并闪烁多余的1只蜻蜓。师:1只蜻蜓采一朵花,还多出1只蜻蜓

10、,我们就可以说蜻蜓(生:蜻蜓多),也可以说花朵(生:花朵少)。师:1只蜜蜂采一朵花,3只蜜蜂刚好采完3朵花,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蜜蜂和花朵谁多谁少?生:蜜蜂和花朵多。师:1只蜜蜂对1朵花头没有多余,我们就可以说蜜蜂和花朵同样多。(课件显示:同样多)学生齐声说:蜜蜂和花朵同样多。师:现在要想蜜蜂和蜻蜓同样多,可以怎么做呢?生:蜻蜓飞开1只。师:还可以怎么做?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画面,再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说出画面所表达的意思,使原本相对信息容量大的主题图,转化成相对信息量单一利于学生理解的“分解内容”,从引到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到图中搜取数学信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而体现主

11、题图应有的价值。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主题图的内容大多以鲜艳的画面配合简洁的文字出现,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提示,发现主题图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1页“表内乘法”主题图的素材是校园场景图,学生观察主题图后,着力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有3组同学在赛跑,每组有8人生:有3组同学在拔河,每组有4人。生:师又问:“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有关数学的信息上,学生会主动观察图中的文字提示,找出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观察主题图内容。师再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

12、共有多少人赛跑?生:一共有多少人拔河?生:一共有多少人玩吊环?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思维过程也不同,所提的问题也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从相对信息容量大的主题图,更多地关注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三、合理运用主题图的功能,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主题图是作为情境来导入新课的,在教学时,我们要理解它的实质,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利用主题图的开放性,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主

13、题图,编者有意识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着学生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后,有道习题的主题图反映学生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景。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观察图意,明确提出数学问题后,独立解决,看谁的方法多。结果学生不但积极参与而且问题全面。生: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两个班一共有几人?36+30=66(人),没有超过70人。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生:二(1)班38人,二(4)班34人,两个班一共有几人?36+34=70(人),刚好是70人。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生:学生在相互启发和交流中,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了。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开阔,他们提的问题不仅涵盖了主题图中所涉及的问题,而且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按照“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用“一分为二”的辨证眼光去理性看待主题图,并深入地钻研其中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主题图进行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功能,更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