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32580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示范户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示范户建设 发展现代畜牧业 乌审旗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家庭牧场示范户建设纪实 199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被国家列为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实施旗。通过近20年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有效投入,该旗在家庭牧场示范户建设、养殖小区建设、天然草牧场改良、农字号产业化多中经营项目、林区生态示范项目等建设已走向蓬勃发展之路。特别是在推进家庭牧场示范户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特色路子,家庭牧场示范户的逐年增加,为完善农牧户的农牧业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恢复农牧区生态植被、提高牲畜饲草料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2、益、生态效益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助推下,突显出显著的效益,值得牧区在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借鉴。一、 乌审旗基本情况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1下苏木,59个嘎查村,总人口1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占30%,有2万多蒙古族牧民分散居住在全旗大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上。该旗拥有天然草场1060万亩,林地542万亩,水浇地60万亩,毛乌素沙地基本復盖全旗,属于沙地草原特征地貌,对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极易适于畜牧业发展。地下水埋藏浅,易开采。年可开采3.7亿立方米。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穿境而过,形成了总库容量1亿立方米的自治区西部最大水库

3、巴图弯水库。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探明储量1.2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3.6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县级地区之首,被益为“中国天然气之乡”。煤层气探明储量1.38万亿立方米,煤炭预测储量1000亿吨以上,天然碱、陶土、泥碳、石英砂、白恶土、“乌审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可观,极具开发价值。2010年,该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116元和8755元,位列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旗县第27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第21位。二、 乌审旗在推进家庭牧场示范户建设上的主要做法。所谓的家庭牧场示范户,是

4、以一家一户为独立的经营单位位,以恢复草场植为重要前提,以草畜平衡为基础,以围栏封育、草场改良及人工种草为主要措施,以舍饲、半舍饲养畜的形式把畜牧业的各项技术组织配套,从而实现科学养畜和建设养畜的一种发展畜牧业独特模式。他们的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以水为中心的“两个基地六个配套”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两下基地”是指人工饲草基地和饲料基地。“六个配套”是指配套牛羊暖棚和活动场所、配套青贮窖、配套贮草棚、配套饲草料加工厂房和加工机具、配套饮水饲喂曹、配套人工受精点。在“两个基地”建设上,围绕“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经营模式,按照牲畜营养需求和青饲料轮供的要求,全面推行优良牧草、饲料作物、青贮作物、多汁

5、饲料“四元立草”的种植结构,为牲畜优化饲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在饲草和饲料的种植面积上,要求每个示范户最少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亩,乌审旗家庭牧场示范户水地种植饲草料面积一般在100300亩之间,以水地种植饲草料100亩的示范户为例,他们的种植结构和草料比例是:优质牧草(一般为紫花苜蓿和沙打汪)种植40亩,饲料玉米种植40亩,青贮玉米种植20亩,即优质牧草、饲料玉米、青贮饲料的种植结构比例一般为4:4:2。在饲草料基地建设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主要安排在水利措施、草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四个方面。水利措施建设内容有:新打机电井,原有机电井修复配套,输变电线路配套套,灌排渠系工程等。在灌排渠

6、系工程中,乌审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安装节水管道,个别地块采用小型喷灌等节水措施。草业措施的建设内容有:平整土地,发放优质牧草草籽和高产玉米种子,进行饲草料精细化种值。林业措施建设内容有:营造防护林,防护林树种选用上,按照实地适树的原则,主要以适合当地生长的旱柳和杨树为主要树种,裁植在饲草料基地的四周,柳树株行距为4x6米,杨树株行距为2x3米,品字型栽植,防护林种植面积一般占饲草基地的10%左右。科技措施内容有:对当地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主要培训饲草料作物的科学种植及施肥技术,饲草料青贮、氨化技术和牛羊冷配技术。要求通过培训,每一个示范户至少有一名董得实用技术的人员。在此基础上,对每个示范户进行

7、有针对性的示范推广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的主要内容有饲草料青贮氨化、牧草模式化栽培,青贮玉米饲料玉米新品种引进及种植等实用技术。在畜牧设施六配套建设上,坚持“四统一”。即所有示范户都采用用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施工的形式。在标准化棚卷建设上,采用砖砌墙体、采钢板封顶,建设面积按冬季适龄母畜一个羊单位占有0.8平方米,但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配套活动场面积按单位3平方米计算,但不少于600平方米。要求每户饲养羊不少于150只。青贮窖采用砖混结构,坚固耐用,内壁光滑,防冻不透气。青贮窖羊单位0.5立方米,但不少于30立方米。储草棚采用砖砌墙体、采钢板封顶,按每个单位1立方米计算,但

8、不少于250立方米。饲草料加工房和库房每户建设面积20平方米,一般建在暖棚的一侧,与暖棚留一小门相通,便于饲喂时取送草料。加工机具每个户示范要求配备铡草机和粉碎机等加工机具,每个示范户基本达到了饲草料就地自行加工的目的。饮水饲喂槽一般建在活动场内,规格大小根据饲养牲畜的数量不等而不同,总的原则是便于牲畜饮水和饲喂。人工爱精点一般建在懂兽医技术和兽医人员的示范户中,一个人工爱精点承担对附近20户左右农牧户的配种服务。在牲畜疫情防治上,坚持按常规要求搞好“三防治一清洁”。“三防治”就是依照有关技术规程,要求按时进行畜体内外寄生虫驱治,注射羊三联、绵羊痘等疫苗,及时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清洁”就是

9、每天及时清理棚圈内牲畜粪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证牲畜健康生长发育。在饲养方式上,坚持“五改一化”。即改常规放牧型的粗放饲养为舍饲或轮牧饲养,改天然退化草场为人工半人工草场,改长草整喂为加工调制饲喂,改配春糕为配冬糕或早春糕,改少出栏为多出栏,实现饲养牲畜良种化。做到“三强制一扩大”。即强制饲草混合饲喂,强制开展以青贮为主的饲料调制饲喂,强制精饲料加工配方混合饲料饲喂,扩大牲畜活动场所。三、 乌审旗家庭牧场示范户建设取得的成效。1992年以来,乌审旗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强有力的扶持下,累计建成家庭牧场示范户380户,在示范户中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2280多万元。建成饲草料基地3.8万亩,营造

10、防护3000亩,新打及修复配套机电井570眼,配套输变电线路72公里,埋设节水管道228公里,建成标准化棚圈4.5万平方米,贮草棚3万平方米,青贮窖1.3万立方米。加工房及饲料库1.5万平方米。项目涉及全旗6个苏木镇的36个嘎查村,示范户直接受益人口1520人,间接受益人口22000余人。2010年项目区示范户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000多元,高出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00多元,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对周边的农牧户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未列入示范户的农牧民也纷纷自筹资金,开展种养殖业“两基地六配套建设”,通过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农牧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11、面:(一)、会效益显著社。通过家庭牧场示范户的建设,使项目区示范户的“两个基地,六配套”建设明显完善,饲草料基地由于采取了管道节水灌溉措施,年节约种植业用水每亩达到100立方米,年节水率提高20%左右,新增和改善了灌溉面积,100%的新增了节水面积,改善了农牧业生产环境,项目区土地得到平整,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灌溉能力得到提高,牲畜的饲草料供应得到保障,防寒防冻的设施得到了完善,饲草料加工存贮设施进一步健全,为提高牲畜成活、率降低牲畜死记亡率,提高牛羊肉毛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强力推进作用。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行,加速了示范户及周边农牧户对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运用,有力地提升了农牧民劳动力

12、的价值。特别是在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增加了周边农牧民自觉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成度,未列入示范户建设的农牧民要求加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呼声很高,给今后更好地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项目库建设、竞争立项等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续力量。(二)、经济效益明显。家庭牧场示范户的建设,使农牧民在家庭经济收入明显增加,这得益于项目建设使农牧业基础设施完善,农牧业增产的结果。项目区示范户人均纯收入普遍提高3000多元左右。在体现示范户家庭收放增加时,示范户巴格那说:“我家是乌审旗农业综合开发办2010年建设的一个示范户,项目上给我投入了资金9万余元,我自已筹集了3万余元,给我新建了暖棚

13、、贮草棚、青贮窖、饲料库和加工房,在我的100亩水浇地上安上了节水管道和小型喷灌。在这100亩的水浇地上我种了40亩优质牧草(柴花苜蓿和沙打旺),种了60亩的饲料玉米和青贮玉米。在种值业上,目前我家每年能产饲料玉米24000公斤,产青贮玉米10万公斤,产优质牧草8万公斤,产玉米干草4万公斤。仅种植业,每年收入达到10.2万元。在养殖业上,目前我饲养了400只绵羊,21头牛,每年产羊毛2200公斤,每年出栏羊200只,养殖业方面每年总收入达到了16.6万元。种植业上产出的饲草料全部用于自家饲养的牛羊养殖上,种养殖业每年的总收入达到了26.8万元,按照种养殖业投入成本占总收入的60%计算,我家去年

14、农牧业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我家有四口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较项目实施前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000元。在项目实施前,我家的畜牧设施很不健全,特别羊暖棚的建成,使我家的绵羊冬糕死亡率由过去的8%降低到目前的1%,种植业上由于上了节水措施和防护林,产出较以前有了明显增加,为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再加上旗农综办还给我提供了优质牧草和饲料玉米优良品种和技术指导,我家的饲草料的产量和质量较项目实施前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示范户项目是我们牧民最得实惠、最受欢迎的项目。”(三)、生态效益提高。家庭牧场示范由于“两个基地、六配套”的建设,为牲畜舍饲圈养和草场轮牧休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15、,牧户由传统的天然放牧改为以舍饲圈养为主的轮牧和休牧饲养方式,这样大大减轻了草场载畜压力,为恢复天然草场植被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效益收到良好的效益方面,示范户巴图道尔吉说:“我家有200多只羊,15头牛,有天然草场2000亩,水浇地70亩,项目实施前,因饲草料严重短缺,我家的牛羊主要靠天然放牧进行饲养,项目实施后,我家的饲草料基本上能自已自足,牲畜的饲养方式也由原来的天然放牧改为以舍饲喂养为主,这样,我的2000亩天然草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草场上草也长高了,沙化草场上的植被有70%的地块得到了恢复,天然草场干草产量由过去的10公斤/亩提高到了目前的25公斤/亩,为我家的养殖业发展提供着稳定的饲草料,形成了草畜平衡的良性循环局面,牲畜舍饲圈养是保护草场的最好办法”。农庭牧场示范户在乌审旗逐年建设,使示范户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这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农牧民带来很多实惠,使当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显现,更重要的是示范户对周边农牧民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更为明显,乌审旗农业综合开发家庭牧场示范户建设项目已成为引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示范项目。 2011年4月20日作者: 石应聪 白国峰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财政局电话:04777218513(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